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着写人叙事不具体的毛病。主要原因有:一是小学生接触事物少,观察能力差;二是作文尚未入门,不懂文章表现手法。因此,要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首先,就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其次,是结合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适当地教给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下面就写作方法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得具体一些。  相似文献   

2.
低年级儿童年纪小,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因而观察事物粗校大叶,捕捉不到具体事物和素材,作文只是笼笼统统几句话,内容十分空泛。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语文教学和班队活动中,设法让儿童留心周围各式各样的事物,养成细致分析事物的习惯,为作文提供丰富的内容。周围许多事物本身很有趣,但儿童不会观察,不会分析,不会表达。教学中我注意两方面的结合:一把写话与观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指导儿童写好观察日记。让儿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作如实地表达出来。例如,农村小孩常见到公鸡打架,但很难表达好,我就布置他们仔细观察  相似文献   

3.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往往通过彼此之间相关联的地方,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变平淡为生动,使无形为有形,给人以生动、具体之感。《大纲》中对小学生作文要求明确指出:在作文训练中,要求学生逐步做到“要有具体内容”。为了使学生作文写具体,平时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按不同类型对学生进行序列性的片断训练。即按如何把景写具体,如何把物写具体,如何把人写具体,如何把事写具体的序列训练。在把景和物写具体的序列训练中,我们注意指导学生用“联想法”把景和物写具体,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4.
作文只有写得具体生动,才能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那么,如何把作文写具体呢?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借鉴。一、事物分解法把一个事物按一定顺序分成若干部分,然后对每一部分作出具体描写,最后用概括的话把各个部分连接起来,这样,就能把事物写细致,写具体了。一般地说,写人的文章要抓住这个人在做事过程中的连续动作分解描写;写事的文章要抓  相似文献   

5.
一、教观察,使学生言之有物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常遇到学生怕作文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腹中空空,没啥可写。儿童对事物的观察常常是无意的,头脑中事物的表象模糊,写起作文来自然说不清,道不明。根据这一实际,教学中我运用了“写生作文”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面对实在的、具体的形象作文,这样就在主客体之间架起了桥梁。例如:带领学生观察日环食,然后写观察日记。有的学生写道:“一个月饼似的红太阳,不知被谁在右上边咬了一口。”“只剩下四分之一的太阳,像一只细细的小红船。”写得生动具体,形象有趣。实践证明:由于学生变无意观…  相似文献   

6.
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在作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此。第一要培养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指导学生随时记写;第二要进行专项片断练习,化整为零;第三要学习例文中写具体的方法,进行必要的模仿练习和有目的有重点的训练;第四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不具体是常见病。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写真实、写具体呢?我结合第八册语文课本第四组课文的教学,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求学生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观察时做到:一要有明确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写具体”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在观察、思维、语言表达能力诸方面比较薄弱,他们对要写的事物常常是“看而不细”、“识而不准”,写出来的作文对事物只有笼统的记叙,而缺乏具体的描写或叙述,因此,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是作文训练的头等大事。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的方法——抓常规训练。常规训练的内容是“每日一摘抄,每日一记录,每日一说写”;所  相似文献   

9.
写具体既是小学生在写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但学生在作文时往往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因此,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应着力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较快的提高。我的做法如下:一、先"看"再写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往往不大关心,教师必须组织学生投入到广阔的生活领域中去,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如:春天,引导学生观察田野各种花草树木发青吐芽的情景;夏天,引导学生观察田野那葱郁的庄稼、看雨前的乌云变化、闻雨后的泥土芳  相似文献   

10.
小学四、五年级,要求语文教学把重点放在有步骤地加速培养读写能力上。四、五年级第一学期的教材各列出了四个重点训练项目,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并使学生能从观察所得中选择最能体现作文要求的材料,把文章写得具体、真实。为了帮助教师完成上述教学任务,我们结合教材对四、五年级上期作文内容的安排,提出以下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纲指出:“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为此,要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得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由于受年龄特点限制,尽管学生们在生活中随时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但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不懂得如何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积累素材。因此他们平时接触到的许多事物在脑海中不能留下深刻的表象,作文时就无话可写或写不具体。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投影或电视录像辅助学生作文,就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事物,使他们做到观之有法、察之有序,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和情感。最后,学…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作文训练中 ,“把内容写具体”是一项基本要求 ,而大部分学生习作中最困难的就是不知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特别三年级学生。因此 ,在作文指导课中启发学生怎样把内容写具体便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作了几点有效的尝试。一、“看一看”再写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往往不大关心 ,熟视无睹 ,教师必须组织学生投入到生活中去 ,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在第一单元的作文教学中 ,我就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插图《悄悄话》 ,先从图的名字或人物的表情等几方面来观察 ,然后再把观察…  相似文献   

13.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会写写人、记事、状物、绘景的作文了。但在作文中对于“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还不太熟练,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这也是作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所谓特点,就是—事物所独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地方。教师指导学生抓事物的特点需结合课文来进行。比如《爬山虎的脚》一课,作者准确抓住了爬山虎的特点,详细地对其进行了描写,使我们读后仿佛看到了那满墙的爬山虎。作者在文章产先后写了爬山虎的外形、颜色、内部构造、生长环境、生长规律等。数师在讲解后可让学生仿写。我们在教学中就结合下地实际出题《黑松林》让学生仿…  相似文献   

14.
小语《大纲》中把“内容具体”作为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之一。写具体既是小学生在写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但学生在作文时往往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着力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较快的提高。一、充分发挥教材中文章示范性作用,为写具体打下扎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可供学生学习的地方很多。为了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研究范文在叙事写人和写景状物等方面,是怎佯写具体的。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第二段,写了五位壮士痛歼敌人的壮烈场面。教师在  相似文献   

15.
有些学生做作文感到困难大或写出来的文章空洞,言之无物,其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平时不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和动脑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把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因为观察不仅可以提供写作的材料,而且观察更能具体、准确和生动地叙述事物,因此,教师在作文  相似文献   

16.
联想,就是由一件事物而想到另一件事物的思维过程。联想到的事物就是储存在记忆里的事物。它把所见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与所想到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文章里写进了联想,就可以使文章化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熟悉,使思想感情得到充分表达,使文章更形象、生动,中心明确。大纲对小学生的作文要求指出:逐步做到要有“具体内容”和“真情实感”。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重视了如何用联想法描写事物的序列性片断训练。一、相似联想观察时找出两种事物在形态或性质上的相似点,用比喻手法写。如第十一册《草原》一文写草原上的河时有句话:“…  相似文献   

17.
以往我一直埋怨学生的作文内容贫乏、枯燥干瘪、言之无物。在指导写作时我强调文章要写得生动具体;在批改作文时我也指出写文章要多想,内容要充实。但始终不能解决问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反复学习《实践论》,逐渐地懂得了人的认识来之于实践,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这样一个道理。我想儿童写作文是反映他们的思想认识,他们只有对事物有了认识才能有所反映。可是我过去忽视了让儿童在实际活动中认识事物,提高思想;而是单纯考虑如何把书本中的思想内容、词语章法塞到儿童的作文中去。比如要儿童写《我的家乡——仪征》一篇作文,不引导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可是有不少老师认为儿童到三年级才开始作文,作文挨不着一年级儿童的边,因而把时间、精力集中在单纯的识字教学上,与作文脱节。有的虽让一年级儿童进行作文训练,但又出现刚开始兴致高涨,一段时间后兴趣全无的现象。我们发现,一年级儿童对直观形象的图画特别感兴趣,一幅画似乎就是一个故事,就是表达他们内部情感的文字。能否将“图画——说话——写话”三者结合起来,加强低年级儿童作文起步训练呢?为此,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进行了儿童写“图画日记”的尝试,仅半年,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试验大致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图画与说话结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画,有意识地“写”。一年级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直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年级要“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在指导学生把一件事的过程写完整、写具体的片断练习时,我努力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解除其心理上的种种束缚,让学生克服作文难的心理障碍,激发作文的兴趣,树立学生作文的信心,从而为到高年级写整篇作文奠定“我能写”的心理基  相似文献   

20.
纵观五、六两册教材中作文训练的要求,不难发现:尽管各次训练的内容不一,但在要求上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内容要具体。怎样才能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呢?一、观察积累,丰富“写具体”的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周围事物及观察分析能力,通过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