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就业前培训。中国全面实施劳动预备制度。普遍建立和实行新生劳动力的就业前培训制度,形成了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网络,使城镇绝大多数新生劳动力能够接受劳动预备制培训,并逐步将农村新生劳动力特别是从事非农业产业和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纳入劳动预备制培训范畴。2003年,有126万城镇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了劳动预备制培训。  相似文献   

2.
劳动预备培训是指对城乡新生劳动力进行一定时间的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能力,为其实现就业准备条件。同时,通过延长这部分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缓解就业压力。我国已经开始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今年劳动预备工作首先将把城镇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部纳入就业前劳动预备制培训;沿海地区及其他经济较发达城市从今年起,其他地区从明年起,将进一步把农村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纳入劳动预备制培训。开展农村劳动预备培训,要重点和初、高中分流教育结合起来。在实施初、高中分流教育中,要打好学生的“三个…  相似文献   

3.
一、协调、推进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全面加强各项职业培训事业 一是通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大力开展就业前培训工作。明年,在政策制定上,部里将联合六部门就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工作提出政策措施。在操作上,侧重于通过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劳动预备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基本普及对青年劳动者就业前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并将劳动预备制培训向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延伸。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联合用人单位,全面开展对新录用人员的职业培训,努力推动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实现先培训后上岗。 二是继续组…  相似文献   

4.
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劳动预备制度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行劳动预备制度既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办法,又是提高新生劳动力素质和改善人力资源整体结构的重要措施。劳动预备制度的贯彻落实,需要发达的职业教育来支撑。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具有承担劳动预备制培训的巨大潜力和明显优势,因此,政府应尽快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使职业教育在劳动预备制培训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六部委意见,要求从1999年起在全国城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这项制度的主要对象是城镇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农村未能升学并准备从事非农业工作,想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劳动预备制度具体讲,就是要对所有新生劳动力进行1至3年的就业前培训和职业教育,没有经过培训的不得就业。其中,技术职业(工种)的培训时间应在一年以上,非技术职业(工种)的培训应在两年以上。参加劳动预备制的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原则上实行免试入学,所需经费原则上由个人和用人单位承担,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家…  相似文献   

6.
余祖光在《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25期撰文认为,实行劳动预备制度既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办法,又是提高新生劳动力素质和改善人力资源整体结构的重要措施。劳动预备制度的贯彻落实,需要发达的职业教育来支撑。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具有承担劳动预备制培训的巨大潜力和明显优势,因此,政府应尽快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使职业教育在劳动预备制培训中充分发挥作用。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劳动预备制度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天津武清县日前出台就业准入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以确保新增社会劳动力素质逐年提高。这两项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依据职业技能标准,负责对社会用工情况实施监督,严禁未受完九年义务教育者成为新增劳动力,杜绝未成年人经商、务工、务农等现象。对未能升入高一学校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中有求职要求的青年,在就业前要进行1至3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经考核、鉴定合格后,发给劳动预备制结业证和技术等级证书,通过劳动力市场就业。对未经劳动预备制培训学习,或虽经劳动预备制培训学习,但未取得相应证书的人员,县劳动力市场和…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戴圆晨在4年前的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实行劳动预备制的建议,经过2年的酝酿和2年的试行,终于从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了。这是我国就业培训制度改革的新举措,也是“关乎国运”的重大抉择。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劳动保障部等6部委《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意见》,要求从今年起,在全国城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对所有新生劳动力普遍进行l—3年的就业前培训和职业教育,严格实行就业准人控制,未经必要的培训不得就业。1999年7月23日,劳动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劳动预备制度?劳动预备制度是国家为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培养劳动后备军,促进青年劳动者就业而建立和推行的一项新型培训就业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1999年起,在全国城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组织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接受1—3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后,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二、实行劳动预备制度的重要意义是什么?首先,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是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  相似文献   

10.
劳动预备制度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一项基本建设,要求对城镇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的初高中毕业生等就业劳动力进行1~3年的就业前培训和职业教育,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后再进入就业岗位,并提出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控制,必须做到“先培训,后就业”。劳动预备制度的推行,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二者的接轨,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也必将进一步推动劳动预备制度的实施。一、职业教育同劳动预备制度接轨的措施1…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劳动厅按照劳动力市场建设要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总目标和总要求,为加快全省的劳动力市场建设,促进市场就业机制的形成,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于10月17至19日在西安召开了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工作会议。会上,劳动厅宁长珊厅长指出: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既是做好当前就业工作的需要,更是建立和完善市场就业机制的需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今年的目标要做到将城镇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部纳入就业前劳动预备制培训,实现城镇劳动预备制度对象的全覆盖。陕西省加强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周景芝  相似文献   

12.
劳动预备制度是国家为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培养劳动后备军而建立和推行的一项新型培训就业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1999年起,在全国城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组织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接受1—3年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后,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1999年4月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制定了《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意见》,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各地、各部门执行。稍后,劳动保障部、教育部联合…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转发劳动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国家工商局《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意见》,要求从1999年起在全国城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组织对所有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接受1—3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控制,未经必要的培训不得就业。这是新时期我国培训就业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是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科…  相似文献   

14.
职教动态     
记者从劳动部获悉,1997年3月至1998年3月,在确定试点单位,拟定试点方案的基础上,我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具体实施建立劳动预备制度,对城乡新生劳动力实行追加一至三年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改变目前新生劳动力不经培训直接就业的情况,使劳动者素质得以提高的试点工作。 劳动预备制度的主要任务是:将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发出通知,转发了劳动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国家工商局《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意见》,要求从今年起在全国城镇全面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对所有新生劳动力普遍进行1—3年的就业前培训和职业教育,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控制,未经必要的培训不得就业。这是新时期我国培训就业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要提高认识,抓紧行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推动这项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湖北是国家老工业基地 ,也是人口大省。近年来 ,我们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一部署 ,紧密结合本省实际 ,以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实施劳动预备制度为突破口 ,积极探索培训和就业相结合的新路子 ,狠抓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劳动预备制度得到顺利实施 ,所有市、州均已全面实行劳动预备制度 ,有24.5万人接受了劳动预备制度培训 ,占应培训人数的60 %。我省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和实施劳动预备制度的主要作法是 :一、抓机遇 ,稳步推进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一是…  相似文献   

17.
本刊特约记者裴萱报道:最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局《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60号)。通知指出,从1999年起,在全国城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组织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接受1-3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后,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实行劳动预备制度的主要对象是城镇未能继续升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以及农村未能…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今年将进一步实施特别培训计划,以企业吸纳农民工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创业培训为工作重点。对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鼓励其参加6至12个月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并对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后取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培训费补贴,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对登记失业人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存在相当多的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较低的状况,难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就业前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环节。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对新生劳动力进行就业前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对于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调节劳动力供求、缓解就业压力具有积极作用。为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  相似文献   

20.
浅谈劳动预备制度文/单喜春吴海军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新成长的劳动力素质,国家决定开始实施劳动预备制度,所谓劳动预备制度就是对城乡新生劳动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追加一至三年的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为其实现就业准备条件,同时通过延长这部分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