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朝豪族家庭规模,在三长制下比在宗主督护制下要小些,原因是三长制括出了大量荫附人口。北朝豪族家庭结构,在宗主督护制下和在三长制下都表现为累世同居,包括直系亲属累世同居与旁系亲属累世同居两种情况。三长制旨在将宗主督护下的荫附人口括出,它改变的仅仅是豪族家庭规模,而没有改变其结构。也就是说,三长制并没有触动豪族家庭成员与登记在册的奴婢。而且。荫附人口括出的成效随政治清明与否而变动。  相似文献   

2.
魏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是一位有才干的女政治家。她在平城时期所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严惩污吏,实行均田制和三长制,改革户调制等,为“孝文改制”奠定了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3.
“土断”与“却籍”是东晋南朝推行的两项经济政策。对于南方政权来讲,它们的重要性与北朝的均田制、三长制约略相当。但从目前发表的有关论著来看,对它们的研究,无论就其深度与广度来讲,都远较均田制、三长制逊色。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两项政策都是从局部调正封建生产关系入手,以增加封建国家的赋役收入,但却成败各异,对社会经济发  相似文献   

4.
北魏于太和十年(486年)采纳李冲建议,在基层成立“邻、里、党”三级组织,分设邻长、里长和党长,又称“三长制”,并将原先按户分等的“九品混通”的课役制度改为按丁(一夫一妇为标准)抽收。《魏书》中的《高祖纪》、《食货志》对此都有明确的记载。《食货志》尚收录有北北魏立三长和实行新课役制度的诏令,它是一份十分值得重视的史料。但仍有同志不断对“立三长”之年代提出怀疑。近又读吕一飞同志《北魏立三长年代质疑》  相似文献   

5.
宇文融是唐朝开元年间的名臣。他在开元七年至开元十七年仅十一年的政治生涯中,曾拜御史中丞,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的主要政绩,就是主持了全国的检查籍外占田和搜括逃户的运动,第一次就括得“客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象这样大规模的、有成效的检田括户,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对于他的检田括户,历代封建史家多持贬词,给他戴上了一顶敛臣的“桂冠”,甚至认为“可杀”。  相似文献   

6.
关于北魏行均田、立三长的时间顺序历来众说纷纭,本文认为混乱的症结在于未能将均田令的颁布与均田制的推行区分考察,指出:北魏颁布均田令在前(太和九年十月),设置三长制在后(太和十年二月),而均田制的普遍推行则稍晚于三长制确立的时间。所以,如果说均田令颁布与三长制设置的时间顺序,一定是均田令在前,三长制在后,若论均田制推行和三长制创置的时间顺序,则是三长制先于均田制。  相似文献   

7.
“四三三三”工程是在我校“四三”工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四三”工程的深化与拓展,它是我校育人工作的系统工程。包括“四育人”、“三联系”、“三自”活动,“三长制”。四育人指教育育人,管理有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三联系指校领导联系一个系,中层领导联系一个班,一般干部联系一个寝室。深入学生,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使学生教育与管理形成齐抓共管局面,三自活动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三长制指文建部长、班长、寝室长负责制。文建部长对校(系)文明建设负责,班长对本班的文明,卫生,纪律负责,寝室长对寝室的文明,卫生,纪律负责。  相似文献   

8.
宋人改编诗为歌辞,采用了“以诗度曲”、“檃括”等方式。“以诗为词”是“檃括”的方法之一,最直接的目的是使“诗”合于歌唱。陈师道评论苏轼“以诗为词”,即着眼于其“檃括”创作歌曲。李清照“句读不葺之诗”,当谓声诗。单纯从案头文学表现手法的角度阐释“以诗为词”有失全面。  相似文献   

9.
1936年对中华民族是极为不幸的一年,这一年中,至少有两位中华英杰如长空巨星骤然陨落。他们中的一位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鲁迅,另一位则是旧民主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先驱章太炎。“盖棺”却未能“论定”,关于章太炎,近代史学论者对其学问、为人及功过是非多有歧见,但这并不影响章太炎作为革命家和政治宣传家而彪炳史册。本文择其一个侧面,仅对其报人生涯作一概括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在魏源经济思想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的概括。学者们对魏源“缓本急标”和“货先于食”的论述中是否有明确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思想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 ;在货币思想方面 ,对魏源反对发行纸币、主张兼行“古时之玉币及贝币”和“仿铸西洋之银钱”的思想的真实含义和历史作用作了不同的探讨 ;对其“开采银矿”思想的历史影响的评价 ,也有很大的差异 ,而对“师夷长技”思想的争议最大 ,先后提出了五种不同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抓专业户和重点户这“两户”,不忘千家万户,这是推动农村商品生产持续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关键一环,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当前,要适应农村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大力发展农村的商品生产,把充满活力的农村经济推向前进,就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发展“两户”与发展千家万户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抓“两户”与不忘  相似文献   

12.
叶燮的“胸襟以为基”与曹丕的“文以气为主”有着精神上的高度一致。曹氏所言之“气”的内涵不可能仅是对作者某几个方面素质的片面强调,而是对其综合心智结构的高度概括。叶燮与曹丕虽有一论纯粹之诗一论广义之文的区别,但在强调作者主观因素这一点上却如出一辙,他所推重的“胸襟”也正是一个兼括了“才、胆、识、力”与道德品性、世界观等因素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3.
“文体”.即文章的体裁、体式或表现形式。“文体感”,则是对文章表现形式的一种敏锐的感觉、一种其体的印象、一种慨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学术界研究宇文融括户者颇多,累积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很少有学者对宇文融的任职情况进行深入、动态的研究,更没有注意其对唐朝中央财政体制的影响。本文认为,在括户期间,宇文融曾广领诸使,后来又陆续并入劝农使,最后以封禅为契机,总领国家财政,成为唐朝中央财政体制演变的起点。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我们到荔浦县农村对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的发展情况作了一些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两户一体”是随着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分户承包的家庭经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两户一体”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农村发展商品生产最活跃的因素,在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括注是词典中重要的辅助性释义方式,有助于词典读者全面了解词目词的信息,对括注认识和了解的不足会妨碍读者有效发挥词典的释义功能。文章梳理论析了英汉学习词典中括注的类别划分并探讨了其在帮助读者解码词目词的语义,语法,百科,语用以及文化信息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户一宅”制度为农村村民享有宅基地使用权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分析“一户一宅”制度的概念和特征,详细探讨了“一户一宅”制度的法律约束意义以及当前面临的法律困境,最后从全面推动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及时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构建宅基地的退出机制以及建立健全宅基地使用权监督保护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一户一宅”制度的实施路径,以期能够更好的发挥“一户一宅”制度的法律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中的杰出人物。他的“怪”,要而括之可分二方面:一是在生活思想作风方面。他一生贫困,中进士后虽做过几任县令,但仅“七品官耳”,一生大都在扬州靠卖画而过清寒生活。他有奇才而潦倒不得志,加上看不惯封建社会的腐败丑恶和官场的污浊,满肚牢骚,愤世疾俗。但对人民深为同情。郑方坤《郑  相似文献   

19.
台湾地区自从1987年7月16日“解严”以来,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开放,面对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台湾“立法院”于1994年2月7日颁布了“师资培育法”,从此师资培育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改变了传统师资培育由师范校院负责的方式。本文谨就1987年之后台湾地区在师资培育方面的改革情况、由此产生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作一概括分析,并略述浅见。 一、台湾地区师资培育的改革 (一)政策与法规方面 1994年以前,台湾师资培育皆采用一元化、公费、分发、中小学教育分流培养政策,自1994年“师资培育法”通过后,政策有了很大的转变。“师资培育法”全文共计20条,其重点包括:  相似文献   

20.
对《木兰诗》中的“当户理红妆”这一细节描写的解释,长期以来是有争议的。部编中学语文注释者将“当户”注为“对着门”,为此,有的同志写过文章,从古典诗文中引出大量的佐证材料,回答了为什么“户”作“门”解的问题。而这样解释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却没有涉笔。更多的同志对此注释是持有异议的,认为“户”只能作“窗”解,否则,“木兰当户织”于出入有碍,而阿姐“当户理红妆”有失闺秀的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