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上春树在其短篇小说《去中国的小船》中充分展示了他的中国现。他对中国充满了向往,但是这种向往之情是建立在自己的主观想象之上,作者本人并不是真正了解中国,所以在文章中又渗透着对中国的距离感。  相似文献   

2.
“自古兵者为不祥,放下你手中的枪!”该文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表现了人们对和平的殷切向往。与其他战争题材的文章不同,这篇文章通篇嗅不到硝烟的气息,却渗透着作者无限的愤懑。文章取材于生活,由生活中的片段引发对战争的思考,语言朴实生动。“凭君莫话封候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即使是大丈夫建功立业,也是建立在黎民生灵涂炭的基础之上,从“战争所带来的必然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结果”一句,不难看出作者有着对生命的深沉思考和掩饰不住的对战争的厌恶及难以抑制的内心酸楚!正如作者文中提到的:“对于别人来说,她只是一个数字。对于我…  相似文献   

3.
《乡下人家》是人教小语实验版教材第八册中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章的语言处处流露出作者陈醉云对乡下人家宁静、质朴、悠闲、舒缓的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留恋。而这份向往和留恋通过文本呈现在我们面前,读过之后,令人思绪遐想万千。在设计本文的教学时,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在读课文和课外书的时候,我们经常发现作者运用了联想和想象这一表达方法,在文中浮想联翩,使文章读来更生动有趣了。  相似文献   

5.
《故都的秋》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也是郁达夫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通过对北平清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都秋天的热爱、向往和赞美、眷恋之情,字里行间流露着深沉的落寞和悲凉的情感。那么怎样让学生体会作者深沉的感情,以及这种情感的由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更好地欣赏文中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叙议结合,情理相融;对比衬托,烘云托月的写作技巧;怎样品味文章清新自然、酣畅淋漓、错落有致的语言,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一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我与地坛》一文,作者用恳切优美的语言,将自己过去十五年生活中的那些最复杂最难言的感受和自己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最宝贵的东西传达给了读者。文中虽有大量的景物描写,但它又不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中作者写作的重点不是地坛中的景物描写,而是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但因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生活的意义的感受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古园博大精深、荒凉而又充满生机的历史和现状感悟的过程,所以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我们就不能不重视文中的景物描写。  相似文献   

7.
【创作感言】又是一年植树节,不由得想起我们当年亲手植下的钻天杨,如今树已长得参天蔽日,成了栋梁之材。植下小树苗,看着它一天天长大,生活就充满了希冀,植树其实就是植下了对生活的向往。于是,提笔写文,写给孩子们,也写给自己。【我话我师】陈老师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他用笔勾勒的画,画中有文;他用笔写就的文,文中有画。——学生郝丽杰陈老师写得一手好文章,其文经常是我们的范文。多才多艺,热爱生活,是他给我们最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母爱     
李念慈 《新读写》2008,(2):57-58
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向我们勾画了一幅亲情浓浓的画面。 文中对刚出生小猫的外形描述比较细致,对大猫和小猫的亲情描写温馨感人,对母爱的总结又将文章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9.
师:《养花》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 :主要写养花的乐趣。师 :你说得很对。你是怎么知道课文主要写养花的乐趣的 ?能从文中找出根据吗 ?生 :从第1自然段“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可以看出。生 :从文章最后一节也可以看出。师 :同学们找得很对。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告诉我们 :“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最后又告诉我们 ,他从养花中得到了哪些乐趣。同学们 ,请你们再读课文 ,看看作者究竟从养花中感受到哪些乐趣呢 ?生 :把花养活是一种乐趣 ;通过养花得到知识是一种乐趣 ;养花锻炼了身体是一种乐趣 ;与别人分享劳动成…  相似文献   

10.
周俊根 《教学随笔》2013,(17):7-11,27
【答题点拨】记叙文的主题,即它的主要用意、意义或者目的所在,也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各种描写想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文章主题包括多个层面:一是文中想要说明的道理;二是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三是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四是作者对某种社会现实的看法。阅读一篇记叙文须把握其主题,才算真正读懂文章。归纳文章的主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既包括理解分析文章内涵的能力,又包括概括、提炼、表达的能力。归纳记叙类文章的主  相似文献   

11.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刊发文章的时候,一般都不会公布作者的邮箱等,而又总有不少读者写信过来,说喜欢谁谁谁的文章,想与之交流,并向我们打听联系方式。他们很想知道,那些漂亮的文字,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所写;他们也很想知道,那些能写出漂亮文字的人,又与文字有着怎样的故事。也许一切原本并不神秘,只是因为彼此相隔,才愈加向往。而我们开设《读到》的初衷,既是想给中学生写作爱好者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舞台,同时也试图为大学创建一个与"90后"代表作家以及一些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作者进行交流互动的平台。于是,很自然就有了这期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我们与文字的"关系学"》。但愿几位作者与文字的故事、对文字的感触,  相似文献   

12.
词语是文章中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文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精挑细选的,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蕴含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与丰富的思想,在文章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词语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文中的词语,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感受词语在文中的作用,提高对文章的感悟能力,体验语文学习的生命力。本文以《风筝》这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发挥词语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以散文化的笔法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山明水净,远离世俗的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庄——庵赵庄以及在这片水乡发生的故事,作者在文章结尾写道"一九八零年八月十二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既有时间的记载,又有作者在此文中所蕴含的一些情感寄托,又使得读者在文章中似乎看到另一个不为人知汪曾祺。  相似文献   

14.
《林海》是老舍先生的文章。文中对大兴安岭的描写采用了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值得我们写景时学习运用。一是运用比喻写景。作者把连绵起伏的群峰比做林海的波浪,把俏丽的白桦比做林海的浪花,把青松比做“岭”的裙,把野花比做“岭”的绣花鞋。——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既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又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以散文化的笔法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山明水净,远离世俗的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庄——庵赵庄以及在这片水乡发生的故事,作者在文章结尾写道"一九八零年八月十二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既有时间的记载,又有作者在此文中所蕴含的一些情感寄托,又使得读者在文章中似乎看到另一个不为人知汪曾祺。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将来我们传递和吸纳信息的一个重要方式。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提高学生“四会”能力的同时,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现在的NMET阅读理解部分的信息量不断拓宽,要求考生在阅读中“既理解字面意思,也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领悟文章的内在含义。一、抓文章的主旨和大意主旨和大意就是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核心内容,也是作者自始至终要说明的问题。能否抓住主旨和大意体现了学生总结、归纳、概括的能力,只有把握了主题思想,才能加深对文中具体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托物言志、辞意双美的优秀散文,作者通过对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小屋)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寄寓了对独立、安静生活的向往之情,也寄寓了其积极乐观的人生追求。作者在文中以其优美的情思和清新的文笔,为读者精心营造了一方现代桃源之胜境——心灵的净土、精神的天堂。文章的起笔、整体意境的营造这两个方面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8.
情景创意和语感教学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对孪生姊妹。在进行情景创意的同时 ,往往辅以语感教学 ,在进行语感教学的同时 ,我们又配以情景创意 ,二者不可分割、相辅相成 ,在教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情景创意 ,就是指通过文章描写的意境 ,把文章进行解剖 ,让学生融入到课文中 ,感受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就是作者的作品现场 ,目击文章中发生的一切事情。所谓语感教学 ,即是指教师在讲述文章时 ,用抑扬顿挫的语言表现作者当时的心态 ,使学生从教师的语气中感受课文的内涵。课文的讲述中要运用情景创意和语感教学 ,…  相似文献   

19.
女性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被描述的极具负面情绪,几乎成了自私、肤浅的代名词,更毫无责任感可言。文章针对整篇小说和作者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做了详细的了解,挖掘其时代背景,通过小说中对女性主义特点的描述,发现文中对女性主义有偏见是受当时社会的影响,父权制社会不允许新女性主义的出现,才导致黛西这个角色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说明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也会有小小的烦恼。这个单元的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感情,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一、案例简介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本单元的所有课文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