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电视庭审节目是电视法制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电视节目体系中引人瞩目、影响甚巨的节目样式之一。中国电视庭审节目出现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猛,如何看待电视庭审节目的发生、发展与现状,如何看待电视庭审节目的现实困境,如何看待电视庭审节目的未来发展趋向,是摆在电视法制节目从业者面前重要而紧迫的命题。本文意在通过对电视庭审节目的探讨,引发业内外人士广泛的关注,从而推动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一、电视庭审节目的生存背景和现状电视庭审节目是电视法制节目的一种特殊节目样式,是一种非常直观的“现场…  相似文献   

2.
肖叶飞 《青年记者》2007,31(20):69-70
近年来,庭审转播节目成为法制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电视台、电台开办如《法庭传真》、《现在开庭》、《庭审直播》等庭审类节目,并成为收视的亮点。庭审过程的电视直播或录像,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普及了法律知识,提升了庭审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同时对于遏制司法腐败和暗箱操作,加强舆论监督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庭审转播又是一把"双刃剑",操作不当则会妨碍司法独立,影响司法公正,形成"媒体审判",导致对当事人的不公判决。  相似文献   

3.
王泉水 《中国广播》2006,(12):64-65
法制节目以其异军突起的姿态和别具一格的风采赢得了受众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各家电台、电视台的一个重要栏目。但是综观近些年来的法制节目,有不少不但没有涵盖所应涉及的范围,而且常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偏离法制节目所应坚守的底线。比如:报道内容停留在对案件一事一议的描述和庭审纪实上,公安破案是抓获加案例,移送检察院是起诉加案例,法院开庭是一审加案例或二审加案例。又如:把工作简报或领导讲话加上工作措施做成了法制节目;某法院推出了一条针对内部  相似文献   

4.
许行明 《视听界》2006,(3):74-75
法制类节目目前在各个电视台的节目中已经成为主流,从过去单一的栏目到现在的频道,法制节目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与其他节目类型相比,法制类节目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这种转换,是目前电视节目中成长比较快的一个节目类型。是什么原因使得法制类节目有如此快的成长速度呢?我认为这个原因就是法制类节目本身的叙事载体——案例与电视叙事元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鲜活的故事法制节目或栏目中的叙事载体——案例,对电视栏目来说是相对具有故事感的,因为在一个案例里,其先天就具备了叙事所需有的基本元素,对于电…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之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相继作出依法治省、依法治市的决定。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电视直播(录播)法院庭审的节目应运而生。这种把生动有效的受众兴趣(普法效果)与企盼司法公正的群体效应(社会监督)融为一体的电视节目新表现,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欢迎。一些学者认为,庭审直播节目揭开了中国新闻史和司法史新的一页。下面就我们创办庭审直播节目《现在开庭》半年多来的实践,谈谈一  相似文献   

6.
1998年7月11日是中国电视发展史上值得记述的一天,中央电视台在当天用4个多小时的时间现场直播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案件的全部审理过程。作为国家电视台,进行这样的现场直播尚属首次,因此吸引了众多观众,同时也受到海内外媒体的关注。其实,电视台播出庭审节目,国外早已有之,国内一些地方电视台甚至还开辟了固定的庭审栏目。据最高人民法院提供的数字,截止1998年9月中旬,全国已有110家高、中级人民法院与电视台合作推出了定期或不定期的庭审节目,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这个统计数字到年底肯定会有较大突破。法制节目…  相似文献   

7.
做好电视庭审节目,并使之成为电视节目中的精品,就要研究庭审节目的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利用电视语言以及摄影艺术。那么,应该如何利用摄影艺术及电视语言使电视庭审节目更加精彩呢?1电视庭审节目中摄影的主要特点在于它能对法庭审判做真实纪录。在这个纪录过程中,摄影艺术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摄影艺术需要创作者构思、艺术概括、集中提炼,并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从客观事物中体验到的意境表达出来。在电视庭审节目中,摄像师要根据节目的需要不断变换角度,利用摄像机镜头推、拉、摇、移多方位进行拍摄。如:在表现法律的尊严时,往往…  相似文献   

8.
自从十几年前电视屏幕上出现法制节目至今,它已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法制类节目能有今天的影响力和规模是来之不易的,但同时,它也面临着今后如何发展的严峻问题。   电视法制类节目有着焦点类节目不可替代的优势。焦点类节目一般是通过对某一事件的深入调查,从而达到舆论监督的目的,但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做到对众多社会问题较全面的分析。焦点类节目有时也在向法制类节目靠拢,这一现象充分说明法制节目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节目形式。   1999年对于电视法制节目来说是一个丰收年。全国各级电视台相继推出了许多电视法…  相似文献   

9.
2014年11月19日上午,重庆市垫江县人民法院对一宗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进行了微博庭审,通过其官方微博进行了1小时8分钟的直播,微博直播庭审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从2011年山东莱阳法院买卖合同案的微博直播,到2013年济南中级人民法院利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和长微博还原薄熙来案的庭审现场……诸多的庭审案例表明,微博直播庭审开始作为全新的司法监督载体,越来越频繁地运用到司法审判之中。  相似文献   

10.
如今,“包装”已经成为一种很流行的行为。纵观我国电视庭审节目的现状,我们认为,有必要研究一下强化“包装”的问题,这并不是为追逐流行。庭审节目自出现以来,无论在电视界还是法律界,一直未能对这种节目形式达成共识。今年5月对日,中央电视台在一套节目中首次用现场直播的方式播出了一起知识产权案的庭审全过程,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从而也使得对庭审节目的争论再~次趋向热烈。法律界和社会学者对庭审节目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这样做是否会影响审判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等问题上,我们在此暂且不议;而电视人对于庭审节目的思…  相似文献   

11.
穆晶 《记者摇篮》2009,(11):64-64
电视法制节目是以普及法律知识、分析案件前后的法律意义,为电视观众提供法律服务为宗旨的社教类节目。法制节目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案例向人们反映出案例背后的本质,给观众提供借鉴和思考,观众在了解案件事实的情况之后,希望获得通俗易懂的解疑释惑,因此,承载着教育和人文关怀目的。  相似文献   

12.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三百家省级、市级电视台开设了法制节目,二十多家电视台的法制节目为日播节目。法制节目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拓展,主要突出节目的现场化、故事化与人物化,可看性较强。当前法制节目主要分举案说法类节目和纪实警务类节目两大类。  相似文献   

13.
王春 《视听纵横》2005,(4):101-102
法制类节目的基本内核是由法制新闻事件为主干,以新、奇、特的法制案件为形式,以传播法律知识和培育群众法律意识为目的的法制新闻专题节目。法制类节目的本质决定了其具有严肃性、推理性和不可变性,其内在的逻辑性是相当严密的,给人以庄重理性的感觉。法制节目如何才能地深入人心、更容易被观众接受?我认为,加强互动性是一条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业内人士都知道电视媒体法制类节目不好做,做出来的节目很难吸引观众。究其原因在于不少法制类节目过于严肃、拘谨。笔者认为,增强法制类节目的故事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法制类节目的宗旨是普法,这一特殊的属性,要求广播法制节目从内容到语言,音乐每个细节必须准确,如出现半点偏差,就可能招惹新闻官司。那么,广播法制类节目如何才能远离新闻官司呢?  相似文献   

16.
电视法制新闻节目的可看性和高收视率引起了不少电视台的青睐,目前电视台对法制节目的编播主要有2种方式,一种是自采类节目,一种是编辑类节目。由于一些单位对法制节目的期待,对法制节目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节目的出发点由原来的普及法律常识、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朝高收视率、高创收的方向发展。这样必然会带来节目的媚俗化倾向,即媒体为获得最大的收视率所采取的降低新闻格调,迎合受众低级趣味的一种新闻价值取向。如何避免产生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一些看法和大家共同探讨。一、节目案情纪实保持细节的生动鲜活与节目格调…  相似文献   

17.
在广电总局今年的抵制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中,法制节目成为整治的重点,涉案类节目更成为低俗之风的“重灾区”。但实践证明,涉案类节目是稳固和提高收视率的“法宝”之一。怎样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又不丢弃已经占有的市场资源?本文试图从涉案类电视法制节目的特性、功能、操作方法等方面作具体的辨证的分析,来探讨涉案类电视法制节目如何避免低俗化。  相似文献   

18.
在电视激烈竞争的今天,节目的形态创新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电视法制节目基本可分为四种形态:一是以案说法节目,如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二是专题性法制节目,如长沙电视台"方圆之间";三是谈话法制类节目,如重庆卫视的"拍案说法"、浙江卫视的"人生AB剧".四是现场法制新闻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法治在线"、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等.与国外法制频道相比,我国法制节目类型相对较少,表现形式单一,在形态的开掘和创新上需要有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电视庭审节目就是把法庭审理案件的过程以直播或录播的形式搬上电视屏幕。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南京电视台共同创办的“法庭传真”电视栏目,于1994年4月1日开播,尝试把法院审判工作实况展示在广大观众面前。实践证明这个栏目促进了法制宣传和依法治市工作的顺利  相似文献   

20.
地方电视台法制类节目如何做到真正贴近群众?笔者结合温州电视台的《法治第一线》栏目,就目前地方台法制节目的实践,谈些自己的认识。《法治第一线》由“法治现场”、“律师在线”、“维权行为”等多个版块组成,这也是目前法制类节目大致存在的几种形态。“法治现场”,强调突出现场,陈述案情的来龙去脉,犹如纪实片;“律师在线”则是先讲案例,再通过主持人与律师连线,对案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剖析;“维权行动”,主要是由律师和记者一起到纠纷现场调解法律纠纷。目前,这些形式在各电视台都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