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传播"时代,微博、微信等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人际沟通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分析"微传播"对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行为产生的正负效应,并提出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大学生们如何认识"传播学"、如何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本文通过对话,探讨了传播学就在我们身边,教育传播的意义;大学生提高传媒接受能力与传播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扬 《中国传媒科技》2012,(10):113-114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传播迅猛发展,在其带动下图像信息、多媒体信息及其生产和消费,对当代大学生的感官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对视觉的影响居于显赫位置。笔者将简要分析网络传播对当代大学生视觉信息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微传播时代的“公民新闻”谫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公民新闻"在微传播时代迅速上位,对公共领域的现代性重构与民主社会的推进影响重大。对其传播诉求、实践障碍进行观照,于传媒信息生态的重建有显在意义。  相似文献   

5.
郑琪 《今传媒》2016,(10):20-21
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着信息的繁荣,繁荣的背后是传媒对信息的传播,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传播途径的多样性正逐渐改变传媒曾经的中介、工具作用,助推传媒发挥主导、建构的力量。信息与传媒关系的日益复杂,使得双方建立了一种主客体似的关系。传播方式作为两者的中介,不仅在传媒的指挥棒下点燃、放大、建构信息,同时也因外部力量的参与,对传媒自身进行着反噬,对抗着传媒的本意,对信息本身进行着消解。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传播方式变化的影响,连结传媒与信息两者割裂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媒领域也有着极大的发展。由旧社会的传统媒介:电视,广播,报刊等逐渐地发展成为网络性质的新闻传播,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接收信息以及查阅信息。但是在进行跨文化新闻传播的时候,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文化传播受到一定的阻碍和影响。在当代背景下,要想让新闻传播迈上新的台阶,能够立足于社会,就要采取一系列改进的措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本土化的信息在世界领域内的领先位置。本文通过对跨文化新闻传播的集中阐释,提出了新闻传播对于文化跨越式发展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叶元元 《今传媒》2014,(5):16-16
正主持人语: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传媒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种环境下,组织传播环境也相应地发生新的变化。在组织传播形式不断创新、传播渠道不断多样化的今天,信息传播者和发布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媒介素养,增强对信息的选择、理解、判断及评估的能力,扮演好"把关人"角色,以承担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实现传媒的社会价值。本期"组  相似文献   

8.
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传媒歧视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樊葵 《当代传播》2003,(5):51-53
在当代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对受众决非一视同仁,他们总是偏爱某些阶层的受众而忽视甚至歧视另一些阶层的受众。本指出这种不平等现象的实质是一种传媒歧视,并着重分析了它的基本形态、深层成因和严重后果。从长远来看,传媒歧视将日益加剧现代社会的知识信息鸿沟,破坏社会的平等公正原则。不仅可能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和扭曲大众传媒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班牙的新闻传播经过漫长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真正迎来实在的新闻自由环境。目前多家跨行业的多元化传媒集团掌控着西班牙当代传媒的三大支柱: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广播电视。本文先对西班牙新闻传播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然后论述当代传媒的布局,并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微传播的兴起改变了高校信息环境,也为公共领域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本文基于公共领域的理论视角、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微传播环境下公共领域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依据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探讨了高校的微传播的发展方向和措施、分析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为提高校园微传播效果、建设校园公共领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分析了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静 《青年记者》2007,(6):75-76
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D.L.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性,来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在网络传播中,受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力,具备了在网络中制造和传播信息能力和条件的受众还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完全有可能和能力赋予某些事件“显性”,使事件逐步显化、重要化而成为公众的“思考对象”,将公众注意力引导到某些事件和问题上,将事件演变为“议题”提到公众的“议事日程”上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在网络传播中被强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电视媒体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方式。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能力具有内部性、能动性、运动性、互动性和系统性的特点。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能力的发挥和提升受到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外因包括:传媒环境、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国外媒体与国外受众,内因则包括媒体的公信力、媒体传者素质、媒体信息传播艺术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播已经高度发达,但在媒体巨头的缝隙间,微传播正在渐渐发展,"贾君鹏""犀利哥"等一系列话题的炒热跟微传播有密切关系。本文对微传播的涵义进行了探索,并分析了微传播的7个特征:传播结构规模小、传播效果强、极化与磁化、信息门槛降低、信息有腿、传受轮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其主体主要是90后,他们是互联网中的原居民,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视频传播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了新形态的变化,那么这种新形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什么形式表现出来;当代大学生在获取视频过程中又表现出哪些偏好,视频信息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本文以合肥大学城学生群为研究对象,对这些问题展开调研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品牌是电视传媒整体形象高度集中的反映,是电视传媒在传播信息、与受众之间进行交流的核心价值,对电视传媒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电视媒体从业人员,要时刻关注电视传媒品牌的传播策略问题。本文以凤凰卫视为例,对电视传媒品牌传播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中国的传媒业态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逐渐融合,使传播平台、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都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播节目主持人必须拓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以适应变化。本文阐述了主持人传播能力的拓展方向,即拓展信息管理能力和互动传播能力,同时也分析了拓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农传播歧视现象的解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信息传播的不对称现象引起了诸多关于对农传播歧视的言说.本文在阐述这一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歧义,认为它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归责于传媒.文章认为,建立社区传媒等方式是弥补大众传媒农村信息传播不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数字媒体拓展了图书馆的信息容纳空间,已成为当代图书馆信息传播的强势媒体。文章阐述了数字媒体的概念和传播特点,探讨了数字媒体对图书馆信息传播活动的影响,对于提升图书馆信息传播活动的质量、推动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如今,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技术革命,正在引发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方式和传媒格局的重大变革。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各种形态的新媒体终端和信息平台争相问世,新的媒体形态层出不穷。各种新的服务、新的技术产品也越来越多的普及到消费者手中。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谁的文化产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20.
当代文化传播走势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看待当代传媒文化走势,理性审视并实践它的运行规律,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我们媒体从业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 当代传媒文化的局面,是由新媒体技术革命引起的。卫星电视、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带来了全球化传播新时代。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它首先实现了西方发达国家传媒文化的世界性扩张。正如美国学者德利克所说:“美国在世界上生产、处理、储存、输出的信息最多……控制着世界上的电影和电视,并且将美国文化和思想深深地渗透到全世界人的意识之中。”大量的西方意识形态涌入世界各地,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宗教、艺术、军事、教育等各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