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强 《新闻知识》2012,(9):50-51,42
公共关系、文化消费、媒介传播的碎片化,构成了现代社会"碎片化"的显性表征;在诵读传播中,"碎片化"的指向则是必须有一个能满足相对狭窄传播的媒体碎片微观承接,从而具有不可再分性、具体指向性、自由选择性等特征的"诵读传播载具"。传统诵读创作具有了"碎片化"基本元素,进而使阅听人接收诵读传播更具"碎片化"导向性。同时,以阅听人为导向,进而对碎片化受众进行微观承接、对应传播,则需有效地对阅听人诵读体验心理进行研究,有效建立"诵读文化体验中心"。  相似文献   

2.
"公共档案馆"的身影在当代社会已不罕见,它们在一些国家还加入都市公共文化景观的行列.这些现象既非一现的昙花,也不是源于少数人的突发奇想,反而更像是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现象,与现代都市发展亦步同趋.要了解这一趋势的由来不妨简要回顾一下近代以来档案馆和档案管理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一、现象呈现:两类“媒体场域”同构两类“阅听思维” 随着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曾经滞留于传统媒体场域中的受众尤其是年轻人开始大批量离开传统媒体场域,开始习惯生存于新媒体场域中,并在新媒体场域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圈子、生活样态,构建了自己的生存世界与生存方式,不再习惯于跳出新媒体场域去传统媒体场域中进行新闻消费.  相似文献   

4.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说:"媒介即人的延伸,任何一种延伸对整个心理的、社会的复合体都产生了影响。"今天,传统媒体的地位在受到威胁,很多纸媒已经纷纷歇业。然而,新媒体不仅仅对广播电视电影产生改变,带来传播途径的变化,它更是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换句话说,今天新媒体的产生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环境,影响着人的感官系统,重建了人的感觉方式和对待世界的态度,也改变了人类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5.
"土味"一词大概从2017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最开始的含义是"俗气的"、"不时髦的",经过两年的演变后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符号,所包含的意义也发生了改变。盛行于网络的"土味"视频及其衍生物,通常带给人廉价、简单、过时甚至低级的感官体验,而"土味"却带着这些与现代流行文化格格不入的标签一路势如破竹,席卷了整个网络。"土味"盛行的背后,体现的是新一代受众心理和需求的改变。"土味"视频不只是看起来那样的粗制滥造的草根短视频,而是已经成为了一种网络亚文化,这不只是一小撮网民无聊的狂欢,也不只是乡镇青年的低级趣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从城乡对立的二元世界的夹缝里生长出来的独特文化现象,也体现着当代网民对消费主义和流行文化的反抗。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使用者获得和输出信息的主要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读写方式,同时也逐渐在改变着人的认知习惯、思维模式。本世纪初已有学者指出:"文化变得越来越不以印刷物为导向了。"由互联网发展引发的数字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体成为消费主义的主要推行者,指导并引领着大众的消费行为。同时,新媒体环境赋予了大众媒介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去塑造和影响消费文化,90后作为新媒体的原生民更是深受影响。本文主要针对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消费的发展进行阐述,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和一些新媒体产品来对年轻人展开问卷调查,并结合问卷结果来对当代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在新媒体环境下呈现出的新态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当代博物馆正在从"以藏品为重心"转变为"以人为重心",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当代博物馆在性能、功能、职能、效能等方面都实现了最大的包容性,这意味着一个"泛博物馆"观念的确立。"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呈现出数字化、虚拟性、交互式、可移动的新特点和趋势,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当代博物馆在数位典藏、虚拟体验、智识教育、娱乐休闲及社交、IP开发及衍生服务等方面借势"互联网+"的东风,大大提升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技术理性日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新媒介的出现也给话语的生成带来颠覆性变化。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社会属性,他们集聚了多重的目光,网络社会给明星带去更为复杂的表演"舞台"。近年来,明星人设崩塌的现象比比皆是,并且通过网络传播形成了恶劣社会影响,这进一步让我们思考明星形象在构建时面临的困境。文章通过探讨明星主体自我塑造的方式来证明其商品化的本质,指出网络环境已然对其形成了"全景监狱"式的监控;明星游荡在"自我"和"他者"间的焦虑引发了畸形的社会认知模式,文章由此强调了当下明星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从上世纪40年代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踏入文坛伊始,在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政治风雨和文化演进之后,两岸三地的相对宽松的意识形态和频繁深入的文化交流,使张爱玲传奇身世和旷世奇才在当代观众心目中产生了一种"熟悉而又陌生""未知而又欲知"的吸引力,因此,从纸面文字到影视荧屏,不断演绎着当代都市人心中的"张氏光影神话".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传播方式和新传播介质的出现,不仅仅是多了一个传播通路或传播平台,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凡是大面积传播必须依赖“大媒介”的格局。(1)新媒体改变了外部世界图景在人们心目中的认知比例。(2)新媒体所造成的“圈子化”、“部落化”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联方式。(3)新媒体丰富和拓展了人们的生活体验,使人们的社会判断和社会决策更感性化。  相似文献   

12.
王淼 《云南档案》2011,(1):14-16
<正>一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无疑是一个特殊的时段,它给当代中国人烙下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而在这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中,不时浮现上来的,除了那些对个体生命而言的噩梦般的人生体验之外,也许还有不止是"娱乐"的文化生活经验。被视为"最高群众性"的电影,在其时的文化生活中又堪称一大"奇观"。这种"奇观",我们称其为"文革电影现象"。  相似文献   

13.
岭南古琴文化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遗产中具有重要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宝贵遗产。在高度都市化的珠三角地区,岭南古琴文化空间具有与当代社会生活异质而又并置存在的独特性,体现出当代古琴传承人和爱好者们个人和团体的经济能力、政治地位、社会号召力,是当代都市的"异质空间",体现了岭南琴人的行为、经验、心理状况、集体记忆。这种作为文化记忆场所的"异质空间"具有特定的生成条件。根据古琴文化与文化生态条件的相关程度进行区分,具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生态条件的整合即构成了古琴的"文化生态壁龛",它超越了实体空间的范畴,具有多方面的审美心理内涵:岭南琴人关于艺术与人生的洞见;士人的审美品位、风度与道德情操;相关的古琴文化知识。对古琴文化进行活态传承保护的空间基础就是建设岭南古琴文化生态壁龛,使文化形态、审美内涵、空间整合、社会生活条件和群体关系等文化要素得以有机地组织起来,这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琴艺术在当代保护、传承的生态依据,是传统文化在当代获得生存、发展生命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都市图书馆活动的评价研究需要关注城市发展环境的重要影响。与欧美现代都市相比,当代中国都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有更多的人为干预色彩,这种因素固然能加速城市的发展进程,但也使城市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城市文化生态等与西方都市社会有重大差异。因此,当代中国都市图书馆评价不能简单照搬欧美现代图书馆的一般标准,而需要深入研究自身的城市发展环境特点,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都市图书馆评价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刘璐 《传媒观察》2014,(6):45-46
都市期刊在平面媒体整体经营效益下滑的大环境下,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文章探讨的是都市期刊如何在传统的"内容——广告——发行"盈利模式基础上寻求突破,将盈利模式升级为"内容——用户——体验——盈利"这样的"云模式",以更适应现代社会对于都市期刊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社科期刊出版业是我国文化知识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担负着传播我国文化思想的重任,为当代科技创新与文化思想发展提供先进的科学理念、人文精神与创新方式.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文化传播方式改变人们对传播媒体的认知,社科期刊发展也面临挑战.改革与创新社科期刊出版业发展模式是时代发展要求,因此我们要结合当代新媒体技术发展特点,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社科期刊出版业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7.
孙璐 《新闻世界》2014,(8):354-356
"甘肃校车事故"、"复旦投毒案"、"海南校长开房事件"……近年来,媒体的报道呈现出一种现象:一起负面事件一经曝光引起轰动后,紧接着一段时间内,同类性质的类似事件的报道在各媒体上不断出现。此报道现象可称为负面新闻的"井喷报道"。新媒体环境下的"围观文化"助推了这种报道现象的产生,带来了媒介恐慌、阅听污染等负面影响。走出此种报道困境,需要媒体在报道时注重平衡原则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8.
"网络红人"现象是当代信息技术促成的一个典型的大众文化景观,对社会成员心理世界影响极大。客观分析,网络红人现象是商业策划、"网络红人"炒作、网民视觉巨量点击以及社会宣传等多方面促成的文化虚假繁荣炒作行为。从文化社会学分析,网络红人消极意义不可忽视。当下信息技术时代,客观反思网络红人现象,健全民族文化理性精神,建立健康的网络审美价值观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21,(12):95-104
以智能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媒介技术正在全面"侵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现象在乐于接受新技术并沉浸其中的都市青年身上尤为凸显。本研究基于技术现象学的理论视角,以智能可穿戴设备在都市青年生活场景的应用为切入点,提出媒介技术在当代日常生活中的"双重中介"作用:既中介自我与身体,也中介主体与社会。在自我-身体层面,媒介借助物的形态框定人的动作和轨迹,并介入知觉系统中介人的主观感知,使身体成为媒介系统的生物终端;在主体-社会层面,媒介是连通主体与虚拟网络的数字接口,其搭建的"关系平台"促使人以"化身"的形式参与交往。媒介既规定了生活场景的断裂与融合,也改变着生存在媒介之间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在强调媒介的"自主性"及其作为"自然环境"的现状之余,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于媒介的"主体性"所在。理解"人/技联合体"的存在方式是维持人与媒介技术之间动态平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化与现实中的人生处境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甚至成为现实生活的世俗表现形式和感性经验形式,也丰富了当代文化景观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对当代文化的参与愿望和体验热情,本文试就网络媒介使用与消费所带来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