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际平 《上海教育》2013,(21):14-14
从认识上讲,未来课堂似乎与信息技术、环境创设、装备配置、条件改善等方面有关,但从本质上讲,它是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作为出发点。 未来,正来、已来,这就是当前“未来课堂”的写照!未来课堂顾名思义是指“将来”的课堂,而“将来”一股是泛指“现在以后的时间”,所以“未来”一词从时间跨度上并不意味着遥远,它已经到来、正在到来或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2.
“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定律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对其意义的理解及灵活应用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碰到诸如课堂上学生既观察、比较,又积极思考发现规律,可在练习中,学生依然频频出错的现象.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我们在实际教学时,只重视乘法分配律的“形”,而忽视了乘法分配律的“魂”.事实上,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是乘法意义的拓展和应用.那么,教师应如何揭示这一“灵魂”,促进学生主动建构?  相似文献   

3.
变式教学是被教学实践所证实的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中国式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中恰当地运用变式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变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一些具体运用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1运用变式展现概念形成过程,突出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在数学课堂中我们经常要进行概念的教学,如果仅仅把概念看作是一个既定的结果,认为书上就是这么“规定”的,而我们的学生只要“接受”它,把“节省”的时间用来“操练”就可以了,那么我们的学生所看到的就只剩下概念…  相似文献   

4.
“以学定教”是语文课教学本质的必然要求,它的本质是要求确立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情况来确定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而一切客体都应该服务于主体的需求,因此要处理好主客体的辩证关系,最后达到主体的自主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要打造“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因材施教,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用以学定教理念实现培养学生大语文观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风格各异、流派纷呈的课堂,使小学数学教学出现了蓬勃生机,但当前一些课堂教学有些“失范”。教改根本精神、本质规律最应坚守。从“情感型课堂研讨”到近两届“演绎激情与本色课堂观摩”,我们一直在求索新课改背  相似文献   

6.
“唯美”与“游戏”是两种不同的课堂风格类型,我们可通过成功的“游戏”风格来诠释“诗意语文”,以此昭示:“唯美”中洋溢“诗意”,“游戏”中同样可以充盈“诗意”,“诗意”是一个超越“唯美”、超越“游戏”、超越一切风格的存在。当然,我们不应当一味地关注游戏形式和规则,却置游戏本质于不顾。从本质上讲,“游戏”一词乃是“自由”的同义语,“游戏精神”乃是一种心灵舒展的自由精神,它本身超越了一切世俗的功利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四川教育》2009,(12):27-28
当新理论、新概念、新术语自由流淌在课堂和文章中的时候。也许。我们已尘封了那个朴素的词语:课堂实践智慧。然而。“课堂实践智慧”的张力却能真正叩开教育教学本质规律的大门。它不声不晌稳坐在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部位。在我们采用了多样新式方法.还是没能根本改变课堂沉闷气氛的困境下,它不经意间唤醒了课堂。  相似文献   

8.
今天在窦桂梅的课堂上,我最大的发现是,好的课堂一定会让所有人感受到教育朴素而真挚的力量,这种力量直抵每个人生命的灵府,在我们获得提醒、点拨和敞亮之间,某种内在的,确实是由我们生命自身萌发的精神需要被唤醒了,与其说被唤醒,不如说它一直是“等待被唤醒”的,因为对任何一个成长中的儿童而言,真善美就是生命本身最重要的元素,它天然地寄寓于生命之中,现在它需要的就是一个“相信者”的相信,一个“肯定者”的肯定,一个“塑型者”的塑型。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相似文献   

9.
邓炜 《辽宁教育》2007,(9):45-47
实施新课程以来,“生成”已经成了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不仅专家学者在讲它,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一线教师也常常会说到这个词。就我个人理解,生成从本质上讲,其实是体现了一种和谐,这种和谐可以通过三对关系来把握。  相似文献   

10.
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本质是什么?这是近一二个世纪来国内外教育理论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教育本质仍存在多位论说,概括起来,是三大教育本质论,即“社会本位”教育本质论、“个人本位”教育本质论和“文化本位”教育本质论。所谓教育本质多位论说,都是受教育目的的影响,只要我们从各类教育的共同属性去分析,就可以得出教育本质只有一个本位论说。否定教育本质多位论,提出教育本质只能是一个本位的新观点,对遵循教育的规律,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亚芬 《教师》2010,(23):36-36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新型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进课堂,它结合了传统黑板和传统的计算机多媒体两大教学技术的优点,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更为强大的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尤其它的“交互”功能优势不仅改变了我们的课堂上的教学模式,而且改变了课堂中的学习氛围,这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非常有利,为教师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工具。我们的数学课堂因“互动”焕然一新,从而走入一个崭新的天地,步人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成语谐音广告的认知阐释-图形-背景理论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图形-背景分离原则是空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揭示了人们对周围事物进行识解的规律,文章从图形一背景论的基本思想出发,对成语谐音广告从认知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它的这种人为性“变身”符合人们对空间组织的认知规律,即它在无形中利用了图形-背景论,其中对“普雷格郎茨原则”的遵循使广告轻易达到一种“突显”效果,为广告注意价值的实现从本质上给予了更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教育本质是什么?这是近一二个世纪来国内外教育理论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教育本质仍存在多位论说,概括起来,是三大教育本质论,即“社会本位”教育本质论、“个人本位”教育本质论和“文化本位”教育本质论。所谓教育本质多位论说,都是受教育目的的影响,只要我们从各类教育的共同属性去分析,就可以得出教育本质只有一个本位论说。否定教育本质多位论,提出教育本质只能是一个本位的新观点,对遵循教育的规律,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摘要:“以学定教”的数学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它与传统数学教学本质上并不矛盾,关键是如何在教与学的时间分配指导上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本文从学什么,教什么,怎么学,培养能力四个方面探索了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构建.关键词:数学课堂;以学定教;双赢  相似文献   

15.
“课堂管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课堂管理”偏重于对课堂纪律的管理,强调对学生学习纪律的约束和调控。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入,我们有必要重新定位与审视“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本质上不仅是一种实现教学目标的结果,更是一种合理运用各种策略的过程。“关乎细节,运用策略”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与保障。  相似文献   

16.
从“生成式的AI”或“生成式的人工智能”(AIGC)的角度看,需要关注“自然生成”“人工智能生成”“社会生成”或“伦理生成”之间的关联和区分。人工智能具有确定性与生成性,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being与becoming的沟通和统一。从传统意义上的人禽之辨到人机之辨,体现了重要的转换,但二者在本质上都关乎何为人的追问。人工智能所体现的理性具有非原创的意义,人所具有的理性推论能力作为人的本质,则具有原创性。相对于人而言,AI作为一种机器,归根到底还是属于“器”,只具有工具意义,不具有独立的人格,也难以获得伦理主体的地位。此外,人工智能主要表现为人的创造的一种结果,真正的原创意义上的智能只有人才具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只有人才是原始的创造者,把人工智能看作比人更高级的动物,并不合乎事实。人工智能发展可以取代很多人的工作,这在本质上如同在近代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机器不断取代手工操作,二者情形相近,原理也一致。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这也是人不断地走向人性化的社会、达到真正自由存在形态的一个环节或前提。科技的发展可以使我们对世界的细节、对某些方面越来越深化,但是总体上对世界的把握离不开哲学。另一方面,科学...  相似文献   

17.
刘丽宁 《学周刊C版》2014,(7):157-157
创新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它应该是引爆剂,点燃学生激情;它应该是供氧剂,让学生的思维持续燃烧;它应该是催化剂.让课堂更丰满、有意义。只有创新.我们的课堂才能像焰色反应一样五彩缤纷: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具创造性。笔者分别以有效的情境创设、独特的课堂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作为课堂的“引爆剂”“供氧剂”和“催化剂”.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乐园.激情、思维持续燃婚的阵抽.  相似文献   

18.
远程教育的教学重点在于“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口多而且受教育水平低,目前要使每个劳动者都接受普通高等教育还很困难。但电子教学手段的普及应用和知识经济对人才发展的要求,为远程教育在我国发展提供了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现行的“远程教育”尤其在教学方面还没有体现远程教育的本质内涵。从本质上说,远程教育具有大系统。远距离。多媒体、开放性的总体特征。“大系统”表明远程教育不是一所学校。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所能完成的事业,它是相关教育资源的有机结合。“远距离”是相对于近距离的课堂面授而言的,表现为知识信息传递的空间化。“多媒…  相似文献   

19.
张奠宙教授在《数学教育中的创新工程大纲》中提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让我们从课堂上做起;创新的课堂气氛必需是鼓励创造;创新的课堂要为学生发表意见、提出问题留下空间;创新的课堂要让学生勇于设疑、编数学题。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我们进行了“自主学习,让位创新”课堂改革实验。下面以“圆锥的体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十二册第49-50页例1)教学为例,具体谈一谈“让教于学生”、“让学于学生”、“让权于学生”的课堂教学体会。一、目标,让学生明确。每学习一个新内容,教师巧设导人,进行思维启迪,让学生说出学…  相似文献   

20.
课改以来,一些数学课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去数学化”倾向及“数学味”缺失的现象。如教学过于注重形式创新,淡化了数学本质;过于追求课堂热闹,忽略了教学效果。显然,这是不符合课改精神的,也是严重违背数学教育规律的。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何在?笔者以为,根本的对策在于增加数学课的“数学味”,即数学教学要回归“数学”本位,一切从数学出发,以数学内容为核心,凸现数学本质和数学思考。具体落实到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以“数学内容”为核心,以“数学思考”为灵魂。一、设计——以“数学内容”为核心透析众多教学病案,我们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