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我国是农业大国,据2008年的教育统计资料,全国约有百分之八十的小学分布在农村。显然,抓好农村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我国又是人口大国,实现从“人口资源大国”到“人口资源强国”的转化,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是关键。因此,扎实抓好农村小学科学教育,提高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农村社会的进步、中华民族的振兴。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拥有9亿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对农村人口的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当前,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正确看待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已成为我国义务教育政策顺利落实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未来,教育问题是一个关乎未来的课题。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只有农村教育发展了,才谈的上全民族教育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了近70%,  相似文献   

4.
<正>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县校结合的基础李铁映同志在199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指出:“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八五’期间,要在全国人口80%左右的地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争取在全国人口40%左右的地区普及初中阶段义务教育”。我国是一个十一亿人口的大国,有八亿在农村。因此,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这是  相似文献   

5.
山西是内陆农业省,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0%以上。因此,山西教育发展的难点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如何搞好农村基础教育,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是整个山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山西省农村青少年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全省乃至国家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那么,如何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呢?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居民中绝大多数都是农村人口,而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而,对广大的农村人口开展教育十分重要。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其中,教育资源短缺是主要问题之一,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转变教育思想,提高对深化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的再认识深化农村初中教育改革,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基础教育工作重点在农村,农村教育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现阶段农村初中是义务教育的终端,是直接为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大批...  相似文献   

8.
关于当前农村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云良 《福建教育》2005,(4A):12-1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村教育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决定着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农村教育能不能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农村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主体,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主战场之一。我国目前85%的中小学校在农村,75%的中小学生在农村就读。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村教育面广量大,河南农村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整个河南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的学科之一,然而在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的重要性长期受到忽视。随机抽取河南省农村地区136所农村初级中学作为调查对象(“农村初级中学”是指地处农村乡镇,归口县教育局管理的初中)。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基础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化与教育之间存在着良好的互动,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发展也不容忽视。农村教育不仅关系到农民素质的提高,相反也制约着城市化的进程。分析了河南省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着文盲人口较多、教育设施落后、师资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河南省城市化与农村教育同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主体,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主战场之一。我国目前85%的中小学校在农村,75%的中小学生在农村就读[1]。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村教育面广量大,河南农村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整个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2亿多人口,有9亿多在农村。因此,基础教育的重点在农村。而农村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民的整体素质。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的“两基”验收工作虽已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普九”工作没有问题,无后顾之忧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又有所反弹,直接影响到“两基”工作的成效和 的素质。对此,广大教育工作绝不能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而必须有历史的责任感,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基础教育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大历史任务.但基础教育的不平衡问题仍普遍存在.我国是农业大国且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今仍有3/4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而当前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发展不均衡现象普遍存在,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把“三农”问题解决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关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问题,可以从三句话中找到答案,一句话是邓小平同志说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第二句话是江泽民同志说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第三句话是温家宝总理说的“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所以我们说:着力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试论当前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当前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肖第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农村教育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决定着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当前看,农村教育总的形势是好的...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主要手段。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和科学技术的发达水平,而教育又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提高国民素质的主要手段C由于我国是一个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只有提高了农村人口的素质,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标才有可能成为现实。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素质普遍低下,据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全国2.38亿文盲半文盲人口中有2.19亿在农村。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许多愚昧落后的东西不但没有扫除,而且还有蔓延之势。农村文化现代…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及理论依据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0%。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兴旺发达,而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二者都必须依靠教育,农村幼教作为造就人才的系统工程的奠基工程,既要为幼儿入学作好准  相似文献   

18.
王仁堂 《教师》2010,(20):32-32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近70%的人口是农民,近些年来,国家在对待“三农”的问题上实施了许多重大的举措,也让农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而农村中学的基础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实施教育强国的战略中,则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我们追求教育公平的今天,农村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一直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硬件设施、教育经费、师资队伍、生源分配等各种问题成为农村中学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参考书──评张厚安主编《中国农村基层政权》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农民。农民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然而十分明显的是,农村政治体制又决定和制约着中国农民问题的解决。正是在改...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八亿人口在农村,农村中学生的数量是众多的。分析他们所受的心理影响,加强教育,是关系到民族兴旺,国家强盛的大问题。要做好农村中学生的教育工作,只有重视各种因素对农村中学生心理的影响,才能使对农村中学生的教育工作更加切合实际,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