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明清时期的情理之辨主要表现为情感美学观与理性美学观的歧异,两分别标示了以情为本、抒情求美和情理融合(以理为主)、美善相兼的不同美取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情感美学观发展到宋代,以严羽的理论为时代新标帜。严羽提出的兴趣说坚持以情为本而强调抒情的本色当行;其所标举的情、理、辞一体化的观点则把对情理关系的认识推进到一个美学新维度  相似文献   

3.
钢琴演奏是传达音乐作品美感和艺术品质的重要手段,钢琴演奏是情感和音乐内容的完美统一,所以对钢琴美学观的认知和理解是很重要的,本文通过介绍钢琴演奏中的美学思想、美学问题、美学内涵以及钢琴演奏的美学特点来介绍钢琴演奏的美学观审视。  相似文献   

4.
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绣活"是伴随着生产活动和民族习俗而存在的,其蕴藏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内涵,细腻温馨的人文色彩,质朴自然的楚风楚韵气息,以及独有的气质和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共生美学观"和"原生态美学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魏尔伦作为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先驱,其诗歌美学观对中国诗人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本文将从戴望舒早期诗歌创作特点开始,通过分析《雨巷》,从魏尔伦与戴望舒诗歌美学观相似性的四个方面(语言的音乐美、意象的平淡美、意境的朦胧美、情感的忧郁美)探讨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并从时代背景等三方面分析魏尔伦是如何影戴望舒的。  相似文献   

6.
一.谁之罪 美学的历史是一个充满真理与谬误的历史。美学最初是哲学的一个部门。“美”的本质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美”的本质的探求中有两种主要的美学观点,即唯心主义美学观和唯物主义美学观。在西方美学史上,唯心主义美学观的主要代表有柏拉图、康德、克罗齐等,他们在哲学根本问题上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从精神世界出发去探求“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最终归结为精神的产物。柏拉图就认为“美”的本质是  相似文献   

7.
十八世纪,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理性高度的追求,音乐的"趣味"也受到了影响,对理性不断的追求,这一点在音乐家的作品中已经有所展现.音乐家们开始思考,站在哲学的视角下如何看待音乐.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音乐的现象,亚里士多德的箴言"艺术模仿自然"得到普遍的认同.从音乐美学观出发,音乐强调的是情感论,即,类型化的情感,要求情感的表达自然、真实.本文暨读《古典音乐: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第一部分三章节的读书笔记,简要叙述华丽风格与情感风格的特点以及其在音乐作品中的体现,从而更全面的了解十八世纪的音乐风格演变.  相似文献   

8.
每一种创作方法的质的规定性,即其特质,都是可以界定的。其具体因素是多方面的,现在一般都从社会基础、哲学基础、历史观、美学观、手法技巧等方面去界定。其中美学观的核心是真实观,也就是处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关系的原则,也就是处理文艺与现实、理想与事实、主观与客观关系的原则。换而言之,在界定  相似文献   

9.
结合托马斯·哈代及其在《还乡》中自然描写所体现的美学特色,从翻译美学观所涉及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的角度分析张谷若先生的翻译风格,探讨张谷若先生对《还乡》中美学意蕴的艺术再现。  相似文献   

10.
生命美学观是基于生命的神圣、平等、独特和至高无上的哲学观.在此视阈下师生关系的特点应是生命的平等性和生命互为主体性等.要构建生命美学视阈下的师生关系应着眼于认识新型生命观和超越主客体的对立关系等.  相似文献   

11.
伤感情调的词与感伤情调的词因作者的性格特点而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倾向,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伤感之词重在“伤”,是现实情感的直接感性的流露,率直真切、往而不复的情感宣泄形式使这类词作具有“痴语”动人之美;感伤之词重在“感”,是现实情事经过作者理性的思索后的巧妙安排,因而这类词在圆融而节制的情感表述中透露出深悟人生的含蓄明净之美。  相似文献   

12.
情绪是艺术语言产生美感的实质性要素,情绪特征也正是艺术语言的审美特征,从汉字的创造初始到词语的动态使用再到语段的超常组合都渗透着主体的审美情绪,艺术语言是情绪化的语言。情绪与艺术语言联系的确立,是艺术语言边缘性研究的基础,必将促使艺术语言审美层次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黄昏是感伤的 ,也是审美的 ,《诗经·君子于役》一诗的作者巧妙地选取黄昏意象入诗 ,使之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自此以后 ,中国许多文人士大夫藉黄昏意象表达他们失意哀怨、凄婉的情感。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君子于役》黄昏意象的美学意蕴以窥其对中国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美不自美 因人而彰——谈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美学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个方面探析柳宗元山水游记中审美主体的渗入 :一、审美视角 :表现为空间营构的平视、俯视及色彩的涂抹 ;二、审美心境 :表现为感士不遇的山水情绪 ;三、审美实践 :表现为对美的发现和创造。在历史选择中对美的生成得出了感想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在张爱玲小说创作中 ,“苍凉”的意蕴表现在人的生存境况的尴尬 ,人在命运前的无奈以及人性的虚伪丑恶 ,集中体现在爱情与亲情的消解。面对人生的缺失 ,作家笔下常见的不是惨淡的决裂而是审美的、诗意的哀感和牵念 ,苍凉之中蕴含无限的眷恋 ,表现出独特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6.
南朝敕诏文数量颇多,题材内容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从内容上来看,诸作或倡导兴复儒学,或劝农立本,或禁奢求贤,或希企隐逸,或颂扬先贤,或抒发伤悼之情等,观点鲜明,见解精深,抒情真挚而深刻。从形式上来看,诸文句式灵活,或散或骈,以骈为主,讲究藻采、用典、声律、对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作家中,莫言以语言风格独特和创作理念个性化而著称。他的语言狂乱驳杂又大气磅礴,婉约清丽又深情款款,既保留了民间话语粗野淳朴的原始风貌,又满足了艺术语言的审美需求。莫言小说中的语言不但是了解莫言文学历程的可靠凭证,也是接近莫言内心世界,把握莫言创作心理转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著名儿童文学家刘御和同时代被誉为“日本童谣诗人中的巨星”的女诗人金子美铃可以说是东方国度里儿童文学创作艺术领域内的两朵奇葩。刘御的儿歌创作艺术主要体现在其作品中成人的思想文化意识和儿童叙事话语有着审美特质与自然的结合,在形式与内容、情感与思维、审美与功利的矛盾对立中,他将儿歌的独特艺术魅力发展到了极致。他的儿童诗歌是自然之歌,是乡土之诗。金子美铃作为女诗人,独特的经历和她对人生的独特感悟,用个性率真的文字、思考人生的独特方式来做个性意识的写真,同时也是自身情感的寄托,意境优美,感情细腻,想象独特,于清澈透明中渗透着淡淡的寂寞、孤独和忧郁。  相似文献   

19.
鸳鸯蝴蝶派的言情小说是对当时功利文学的反叛突围和对狭邪小说的批判继承后发展起来的.它以“衷情”为感情取向,通过才子佳人的人物模式、普遍的悲剧结局体现出浓厚的感伤氛围,为随后到来的五四新小说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20.
姜夔的词作悲伤凄婉,形成独具特色的感伤词风。这与其早年宦游时的情感经历、布衣终身却清雅脱俗的个性气质、风雨飘摇时代引发的忧国情怀三个方面密不可分。文章结合这三方面对其词作进行分析,剖析其词风的感伤性,了解一代词人的创作经历和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