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黄玲红  顾泳 《山东教育》2005,(30):31-31
1.在玩的过程中积累对水的认识,直观地感知水的毛细作用,发现水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 “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使大班幼儿领会“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我尝试让幼儿参与各种操作活动、游戏活动,去感受、探索、发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可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积极情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杜玉娟 《山东教育》2003,(12):33-34
设计思路口袋到处都有,天天使用,孩子们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可在一次散步观察活动时,孩子们对被人扔掉的一只麻袋却表现得非常好奇,并发出了许多疑问,我从进一步询问中发现,孩子们对口袋的有关知识还了解甚少。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原有的东西如麻袋、布袋、网袋等都已不多见,有的甚至已被淘汰,广泛使用的替代品“塑料口袋”,又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了污染。因此,我由麻袋引发了“各种各样的口袋”这一主题活动。幼儿通过认识、感知、分类、操作、讨论、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了解了口袋是多种多样的,是由各种材料做成的……从而让幼儿对口袋…  相似文献   

5.
6.
设计思路冰雹是夏天里时常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但相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生疏的,单纯用图片来解释它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危害,很难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有关课件,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以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同  相似文献   

7.
科学区域活动是科学集体活动的一种延伸,是幼儿自主探索的领域,也是对幼儿科学教育实施个别化指导的好机会。因此,重视幼儿在科学区域活动的表现,使每一个幼儿在愉快、自由、合作的环境中进行区域化科学探索是至关重要的。大班的孩子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希望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到,为此,本文从环境创设、材料投放等多方面入手,对幼儿园大班如何开展科学区活动展开了探究,希望能够对幼儿教学工作起到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姜美芬 《山东教育》2002,(33):36-36
设计思路动物的食物链是自然界保持生态平衡的自然现象,只有保持了生态平衡,才能使我们生活在美好舒适的环境中。现在人为破坏大自然的现象已日益严重,从小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将有利于他们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再者,幼儿对动物的食物十分感兴趣。因此,设计本活动,旨在让幼儿学习通过各种途径和活动掌握知识的方法,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目标1.对探索活动感兴趣,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动物的食物链现象。2.初步了解食物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活动准备录像带两盒:动物的食物、环境保…  相似文献   

9.
大班幼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常常会发生偶发性的科学活动。对于这类现象,教师应正确对待。提出了教师应随时关心、观察,发现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教师应积极热情地支持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等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设计意图 孩子们对玩水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会看到他们把一粒石子、一片树叶等投进水里,百玩不厌。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我设计了此活动——《沉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马昕  张韵怡 《教育导刊》2004,(18):44-47
影子包括人的影子,树木、水、楼房等的影子,是幼儿即熟悉又有神秘感的现象。周围的自然影子或通过人为造成的影子都能吸引幼儿的目光。  相似文献   

12.
顾兰芳 《山东教育》2004,(23):58-59
黄豆是怎样变成豆浆的呢?稻谷外面毛毛的壳是怎样去掉的呢?孩子们每天在品尝豆浆或吃饭时,总会窃窃地讨论着。然而,现代科技产品——豆浆机、碾米机那飞块的速度,导致我们只能向孩子们说教其中的原理,孩子们也只能似懂非懂地眨巴着小眼睛。没有了探索、发现的过程,以致老师的说白显得那么无力和飘渺。于是,我组织了本次活动,旨在利用较“原始”的工具,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带孩子们外出活动时随处可见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鲜花,他们对色彩很感兴趣,同时对大自然中美丽的花朵也是情有独钟。自春晚过后,刘谦表演的魔术便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孩子们也经常讨论着神奇的魔术表演,有的甚至跃跃欲试尝试着表演简单的魔术。为了将以上两点有机结合,根据大班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水平,我设计了本活动。  相似文献   

14.
张琪 《山东教育》2005,(30):30-30
1.在操作过程中比较发现泡沫材料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刘彦芝 《今日教育》2006,(8):28-28,3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生活中有多种不同材料的垃圾,垃圾、废旧物的乱扔乱丢现象也屡见不鲜,严重污染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但是,只要我们动用自己的智慧,发挥我们的创意,我们身边看似废弃的物品经过巧手加工,就可以得到合理的再生,变成宝贝。为让幼儿从小学会节约,对废旧物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特生成了本次活动《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6.
邹颖 《福建教育》2011,(7):86-87
在开展本活动之前,我们已经组织过“找一找小铁珠”和“认识小铁珠”两次科学活动,幼儿对小铁珠的基本特性已经有所了解。为了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我们组织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17.
本活动是建立在幼儿初步认识了伞的种类、结构、功能的基础上的,意在从幼儿的生活角度入手,创设符合其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艺术情境,创造发散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然流露出对伞的喜爱。通过小实验让幼儿明晰伞的不同面料与防雨性能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发展其观察、比较、判断的能力,并以此为突破口让幼儿在实验、研究、总结中提升对伞的认识,对伞的其他秘密产生更强烈的探究意愿。  相似文献   

18.
王蕾 《山东教育》2003,(12):34-35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或接触铅笔、蜡笔、水彩笔、毛笔等,他们对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许多孩子喜欢拆卸、摆弄、尝试使用各种笔。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设计了此活动。通过实践探索、看投影、互相交流等形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笔的用途、特性及来历,比较、分析其演变,感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从而深刻体会“笔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笔”。活动目标1.认识几种常见的笔,探索它们的不同特性。2.了解笔的演变,感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3.感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笔,并学会正确使用笔,知道爱惜笔。活动准备1.…  相似文献   

19.
本主题系列活动旨在从孩子自己和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入手,逐步引导孩子们喜欢观察和善于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变化,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相似文献   

20.
郑瑜 《山东教育》2008,(6):37-38
“三脚架”在人们的生活中运用得比较广泛,但是孩子们可能关注得比较少,有时候就算见到了也不一定会注意它、探究它。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孩子们在玩彩棒的时候无意中把很多根彩棒直立着靠在一起竞没有倒下,孩子们对此很惊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