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试题总体评价试题没有科学性错误;考查以各科基础知识为主;整个试卷注重能力考查;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答案比较准确,评分标准易于阅卷操作;试题编排顺序较科学;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生物学科:整个试卷注重能力考查,注重基础知识的综合,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试题区分度较大。26题中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要求太专业,与中学生物教学实际有一定的差距。27题是一道经典的脊蛙反射实验题,现行教材已取消了此实验,平时中学生物教学中对此类问题重视不够,因此,造成了此题的区分度不高。化学学科:…  相似文献   

2.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从整体上看 ,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仍然保持了近几年的特点 ,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同时也强调能力的考查。主要特点如下 :1.紧扣考试说明 ,各科都注重了本学科的主干知识考查 ,全卷仍然采取“拼盘式”结构 ,突出了学科内综合。2.试卷题量与2002年试卷比较有明显变化。卷Ⅰ选择题共22题 ,分值占44 % ,比去年增加了两道物理选择题 ;卷Ⅱ非选择题共12题 ,分值占56 % ,从学生反馈与阅卷情况来看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做完。3.试题题序较去年也有明显变化。卷Ⅰ的题序仍然保持往年的生物、化学、物理的顺序 ,但卷Ⅱ有…  相似文献   

3.
2007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仍是浙江省自主命题.与往年相比基本稳定。总体来说,题量及难度与去年持平.个别考点有所调整,没有过偏题、过难题和怪题。全卷除作文外,较难题目分值占1/3左右。整个考卷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积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注重基础,回归课本;注重生活。关注文化;注重能力,体现思辨。这套试题,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上海和全国高考卷相继出现物理开放性试题。体现了高考试题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设计开放性题.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设计开放性题.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也能促进教学相长,本文试对如何设汁物理开放题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高考数学单独命题将进入第3年,通过对2004,2005两年的浙江高考数学试卷的阅读和分析,笔者的感觉是两个字:平凡.试题平和传统,非常贴近学生,贴近高中数学教学,比较注重以学生熟悉的常见的问题作背景来设计试题,没有偏题、怪题.但在平凡中也不乏立意新颖的试题:如2004年第12、15题;2005年第7,9,12,18,20题;有关对试题的评析文章早见报端,恕不赘述.就命题而言,笔者觉得至少有这样几个特点:(1)不刻意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如04年理科试卷没有考到简易逻辑、反函数、极限、数学归纳法等知识点。  相似文献   

6.
2003年高考为选考生物单科的考生准备了两份试卷,即新课程卷和旧课程卷。新课程卷是为学习新课程的考生准备的,使用这份试卷的有江苏、河南和辽宁三个省;旧课程卷是为学习旧课程的考生准备的,使用这份试卷的有广东和广西两个省、区。一、总体评价 (一)2003年高考生物单科试卷从命题指导思想到试卷试题的设计与2002年的基本相同命题坚持了有利于中学教学、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指导思想。试卷在题量、题型、题型比例、难度等方面与2002年相比,没有什么变化,基本保持稳定。题目在考查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实践能力的考查。考查内容直接呈现和考查内容相对隐蔽,以及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实验能力的试题设计思想和设  相似文献   

7.
周常林 《物理教师》2007,28(2):59-59,61
纵观2006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发现试题更加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注重应用,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现试析该卷中第8题,以求对我们以后教学和竞赛辅导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2004年高考试卷的基本结构大致上将与2003年高考保持一致,试题总量估计会有一些微调,减少1~2题的可能性较大,增加题量的可能性较小。但对学生的测试总量不会减少。例如,在某一小题中增加一个题目。这有两种变动的可能:一种是第Ⅰ卷中言阅读客观题,有可能减少1题,3分放到第Ⅱ卷中的言翻译题中,增加1小题。另一种是第Ⅱ卷的现代阅读,只设计  相似文献   

9.
高考数学卷的最后一题义称为压卷题(或压轴题),因为这道题是为极少部分的数学科成绩优秀的同学准备的,所以历来都很难,这也使不少同学对压卷题是望而生畏,谈题色变.其实,不少的压卷题只要能发现破题的要害,继续求解下去并没有实质性的困难.近年来的压卷题为了降低压卷试题的总体难度,多数设置了几小问,但也有两种情况:(1)试题的难点在最后一问;(2)试题的难点在第一问,尤其是后者,同时考查考生的应试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0.
<正>2023年高考数学命题,精选命题情境,突出“基础性”考查要求,出现了许多文字表达明快简洁、思想方法蕴含丰富的经典试题,2023年高考甲卷理科第4题就是其中的一道典型试题.下面对试题解法从多个视角进行探究.一、试题呈现(2023年高考甲卷理科第4题)  相似文献   

11.
林起汛 《中学文科》2006,(12):70-71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图片型试题频频出现在高考历史试卷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上。如全国卷Ⅰ历史试题,涉及图片的有2幅。在这方面,上海试题的步子迈得更大。以上海2005年历史卷为例。选择第2题有图片1幅、第9题有图片2幅、第13题有图片1幅、第25和32题各有图片4幅、33题有图片2幅。如果说文字型试题带给学生的是平面的感觉,那么图片题则充分地展现了历史学科本身特有的丰富广博、色彩绚丽的特征,使学生在答题中体味空间运转变迁的美妙意境。这不仅丰富了试题的表现形式,使卷面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更能较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处理信息能力、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试题评析 辽宁省2007年高考选用的是全国通用卷第Ⅰ套试题。试题较好地反映了高考大纲和文综测试的要求,总体结构、题型与去年保持一致。题量略有增加,但分值没变。整体难度也与2006年基本相当。从地理整个试题看,没有太大的创新试题,无偏、繁、怪、难和超纲题。选择题中除第6-8题难度较大外,其余都相对比较容易;综合题总体难度不大,但考生在答题时难以保证答案的完整性,实际的得分可能没有考生想象的乐观,分数上还是能拉开差距。  相似文献   

13.
今年历史学科高考试题的特点是,稳中有变,难度降低,着重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的新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整个试卷在仍保持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三大类题型的前提下,对试题的结构、分值和难度作了调整。取消了沿用多年的多项选择题,从而降低了试卷的难度。第Ⅰ卷选择题的分值由1998年的81分,调整为74分;第Ⅱ卷非选择题的分值由1998年69分,调整为76分。问答题由去年的2道题33分,调整为3道题40分。第Ⅰ、Ⅱ卷的总题量由去年的49道题减为43道题。在试题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一、总体评价:稳中求变 2013年福建省九地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为毕业、升学两考合一卷,全卷100分,采取开卷考试(莆田卷50分选择题闭卷,50分非选择题开卷)的形式,试题稳中求变,没有出现繁、偏、怪题。与2013年省考纲试题示例相比,出现了不同题型,像泉州卷第27题为辨析题。但从总体上看,各地试卷都突出了基础性、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5.
1高考展望 1.1考点回顾 综观近几年浙江省数学高考文科卷与理科卷,三角函数都是重要的考查内容,大多数试卷出现l道选择题、1道填空题、1道解答题或者是1个小题、1个大题,分值为20分左右.其难度较小,但也有少部分题目较难,譬如2009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8题就有一定的难度.在解答题中,这类试题一般比较容易,只要考生基础比较扎实,得分率一般也就比较高,  相似文献   

16.
韩琦 《理科爱好者》2004,(21):71-72
纵观各种资料,对“大众化”的含义理解有所不同;而本文所指的大众化试题是指解题时所应用的数学知识要求不高,有些甚至只需要小学的数学水平就可以了.但在近年来,这种类型的试题却频频出现在各地的高考及高考模拟试卷上,如2004年上海卷的第16题,2001年全国卷第12题,2002年北京卷的第20题等;虽然这类大众化试题所涉及的知识不深,但考生对此类问题却颇感头痛,所得的分数也不多,究其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因为考生解题时对此类问题的题意不甚了解.本文就这一问题作分类赏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试题特点。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对知识要求基础、题型传统、难度稳中有降。2003年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难度值为0.52,2004年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难度值在0.52—0.60之间。试题形式稳中有变,不再出现无机框图推断无机化合物的试题形式,考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同分异构、有机反应类型的知识内容,不再以有机框图题形式出现,虽然试题形式有变,但考查的有机化学知识内容变化不大,试题难度也有所下降。重视考查化学计算问题,以及从定量的角度思考判断化学问题,如:第9、10、12、13、29题。在理化生学科综合方面有所体现,如:第6题、第31题(1)小题是生物与化学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第16、19题是物理试题中渗透化学知识。但理化生学科间的综合程度依然很小,可见对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依然遵行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学科间综合为辅的试题设计原则。对化学知识内容的考查覆盖面不大,常见热点知识依然出现。试卷对学生的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化学实验技能、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测难以有所体现,如何对这些方面展开测评也是化学学科教学考评中的难点。总之试卷依然较好地体现了“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利于中学教学”,对中学化学教学起到“扎实基础、体验过程、减轻负担、培养能力”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陆正军 《广东教育》2014,(12):43-44
推断类选择题是近年来各地高考政治试卷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比如,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第13题、北京卷第32题、天津卷第3题、福建卷第24题和第30题、山东卷第27题、海南卷第3题和第21题、江苏卷第32题等,都属于这类试题。根据不同的背景材料该类试题可以分为三类,本文拟结合高考典型试题分类探究该类试题的解题窍门。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理综卷物理试题,整卷在注重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突出了学科能力考查,每一题中都含有多种能力的考查。考试内容与要求不超纲,没有偏题和怪题。形式上更为灵活,问题的设置很有创新性,还具有很高的区分度,可以说是一套较好的考查学生能力的试题。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获取和解读信息,是学生解答问题的起点。高考命题从注重能力考查的角度出发,不断地引入新材料和构建新情境,使试题形成在内容上具有信息量大、在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推断类选择题就是着重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能力的题型,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13题、北京卷第32题、天津卷第3题、福建卷第24题和第30题、山东卷第27题、海南卷第3题和第21题、江苏卷第32题等都属于该类题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