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艳 《山东教育》2002,(16):43-44
一、放手教学,鼓励创新在教学中,我们重视“学”、“思”、“乐”、“创”的结合,重点突出“学”,实现“学”的三个转变,即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把教师的“教案”转变为“学案”,突现一个“创”字,把教室变为学生创新的场地,让教室的墙壁成为学生创新成果的展示墙。如在教学《月亮湾》这篇课文之后,我让学生盖上书中的图,自己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学生根据“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这句话,在本上画了一个小村子,村子的前面画了一条小河。在学生画时,教师要求学生专心、认真…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改革新理念之一———“做中学”的落实,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让学生“动手做”的重要性。然而,笔者在听课调研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落实这一理念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结合课堂教学实例予以说明。在新课改达标课验收中,笔者分别听了3位数学教师所授的“菱形”一课。这3位教师都是让学生先“剪纸”(让学生将一张矩形纸对折再对折,然后将一个直角剪下,剪出来的图形是一个菱形),然后请学生观察“菱形有什么特征”,接着组织学生“识别菱形”,最后进行有关的习题训练。这3位教师的“大体套路”是相同的,然而,3堂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张富君 《河北教育》2002,(12):34-3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冀教版小学思想品德第四册第四课。[教学目标]团结友爱是一种抽象的品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能教条式地罗列、陈述某些具体的行为规则来要求学生,我们要化抽象为形象,应在快乐和谐的气氛中使学生明白“团结起来力量大”这一道理,并为之而产生一种好的愿望。[教学过程]一、讲故事、贴图片师: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个可爱的小动物,大家愿意和它们做朋友吗?生:愿意。(高兴地拍手)(师出示画有小象、长颈鹿、小白兔、小花猫等动物的图片并介绍给学生。)师:下面,老师还想为大家讲一个发生在这些动…  相似文献   

4.
让儿童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儿童自己动手做实验,在教学中,这叫“放”。“放”不是漫无边际的不管,儿童的思维仍活跃在必须感知的知识圈内。在实际教学中,只有让儿童的思维在一个圈内活动,才能有效地集中儿童的注意力,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教学《电路》这一课时是如何“放”的。1 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器材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电路》这一课时,我打破旧框框,采取学生自己先准备,教师“填空”配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前以小组形式自己搜集器材(导线、小灯泡、开关、电池),在上课…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学的客体指教学内容(知识)、教师、教学媒介、学生。教学媒介是指教学的“语言”、“动作”、“表情”。于是,我们可以得出教师教学的实质:教师教学是通过构成教学活动四个客体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活动。进一步说就是:教师教学是通过学生和教师的能动与媒介的中介作用,使知识产生飞跃,由客观知识转化为学生主观知识的一种认知活动。教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教学动作、教学表情的作用让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6.
笔在对小学寓言教学的调查中,发现了以下问题:一、“重”义“轻”。1.忽视寓言的故事性寓言是寄托着深刻含义的简短故事。它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形象地反映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以启示和教训。教师在教学寓言时能让学生掌握寓意,却淡化了故事情节,这显然是不科学的。这两的重轻不在于教学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教师的教学意识。  相似文献   

7.
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能接受某一方面的一个小要求,也往往容易接受这一方面的更大的要求。在教学中,“门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我们面对为数不少的成绩差,学习动机不明确,对学习无兴趣的弱势学生时,让他们和班级的其它学生一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好相应的课程,完成统一的教学要求是有很大难度的。但是作为教育教学对象的一部分,我们又必须教育好这部分学生。这也是我们教师需要研究的。那么,如何利用“门坎效应”对他们实施有效的教学呢?一、降低起点,渐进要求,引导学生进入门坎心理学研究表明,明确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8.
李丽霞 《湖南教育》2002,(22):54-54
在过去的目标教学中,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偏重知识传授,重在填鸭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这样教学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极为不利。教学应该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在课堂上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为此,可采取下面的办法。第一、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发挥教与学的整体效应。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利用电教器材如TV、VCD、电脑、录像等,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发出声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快乐英语》第一册Lesson7这一课时,利用抽拉式投影片制成“小电影”,教师进行配音,这样既让课堂变…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积极调动各种手段,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将学生的种种活动纳入语言文字训练的轨道。在“训”字上作文章,也是解决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良方”。“训”的本义是教导、教诲,但对于“练”来说,凡属于教师的一切施教行为(包括观念)都可以说是“训”。基于这一点,教师在教学实施“训”时,应从三个方面去考虑:一是确定“训”的内容。训练内容可以依据大纲有关年级训练的规定与单元重点训练要求来确定,通过分析课文的语言表达特点(包括字、词、句、段、标点等),择取最为精彩的部分作为训练的“范例”。以《朱德…  相似文献   

10.
一、因地制宜,创造学生“玩”的条件 “减负”后,学生的空闲时间多了,让孩子们玩什么、怎么玩,是学校面临的一个新问题,针对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这一问题,我们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为让学生“玩”得快乐,“玩”出成效,以贴近教学实际、贴近学生的实际为原则,用变废为宝等方法,因地制宜,自制了一批体育器材。如,用自行车旧外胎当呼拉圈,自制沙包,体育教师还设计自制了50多付木头高跷,学生也自制自买了一些简易体育话动器材。近些年,随着政府资金投入的增加,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我们充分利用场地充裕的优势,建起了两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一个器械场、三个乒乓球台(桌),有跳远沙坑、跳高沙坑,有200米环行跑道的标准田径场,凡教学大纲要求、孩子们喜欢的器材,学校基本上能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11.
小品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在品生(社)课中,为避免“说教”式教学。我让学生把一些知识点用“小品”的形式在课堂上表演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小品”让教学知识点变得形象、具体品德课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把知识点形象化与具体化。使学生们从具体、生动的事例中得到启示,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我们可以作这样一个比喻:教学过程好比是一个食品烹饪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设计的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设计(含评价设计)是一个专业概念,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教学研究者加涅(Robert Gagne,1965)。加涅在1965年出版的《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教学是对学生在教师设置的刺激环境中适当反应的强化”的思路。对加涅的这一思路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学生学会了,那么他们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就能表现出期待的行为。基于上述思路,加涅提出了“Instructional Design(ID)”的概念。自从加涅提出“ID”概念之后,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围绕着“教学设计”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讨,并形成一门教师的专修课程。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具有积极主动参与竞争的人才,我们的美术教学必须改掉“依葫芦画瓢”式的盲从教学模式,通过参与性教学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心理,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习惯。一、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主体”1.完善教师形象,转变教学观念。在美术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焦急地向老师询问自己的美术作品好不好。学生焦灼的眼神,充分反映出教师的权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围着教师转,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消极地学习。但从现代教育观念看,学习过程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教师的“教”应该始…  相似文献   

14.
刘秋月 《职教论坛》2002,(18):39-40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当前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针对“点、线、面的投影”这一章内容作了创新教育的尝试。主要是简化理论,侧重应用。一、从简单形体入手,抽象出点、线的投影规律(一)形体上点的投影规律1.教师拿出长方体的模型,让学生画出长方体的三视图(如上图所示)。2.教师指着模型上的一个顶点(如点A),让学生在三视图上找到对应的三点投影。3.教师顺便讲解有关点的标记的规律。4.教师要求学生找出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5.引导学生回答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否适合于点?“长对正,高平齐”是很…  相似文献   

15.
课型:数学实践活动(三年级)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师:孩子们,老师这儿有一个好消息,你们想知道吗?(学生齐答:想)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发了一个春游活动的通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投影出示)师:小朋友,你们高兴吗?为了配合搞好这次春游活动,请每一小组的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收集到的各类信息。生:我们这一组收集的是小食品类的信息。(学生报食品名和单价,并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学生汇报时,教师贴出:“小食品”图画及字样。生:我们这一组收集到的是水果类的信息。(学生报水果名和单价,并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  相似文献   

16.
亮相作为一种无声但有效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组织的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教学亮相艺术中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起立”。从教师宜布上课(或下课),学生起立,教师环顾一周再请学生坐下,整个过程不过七八秒钟的时间,然而就是这再普通不过的几秒钟里面,却蕴涵着教学组织艺术的很多学问,我们绝不能轻视这几秒钟的教学意义。 第一,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与规范性。 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在有限和固定的时间内进行的,所以“起立”这个环节就成了一堂课始终的标志。成了对教师和学生同样有约束力的有始有终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7.
情境教学作为目标教学的一种方式,使教师能将教学目标外化为一个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把握直观的形象,感受浓厚的氛围,体验求知的乐趣,使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我需求的活动。在开展课堂探究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如何让学生动起来,从而进行有效的探究呢?笔者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第四单元的“帝国新政”—课中作了一次课堂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18.
叶刚(浙江省绍兴县钱清江市小学)、沈海军(江苏省扬州市八里中心小学)、高学雷(安徽省阜阳市颖州区鼓楼小学)、徐开星(福安市溪柄中心小学):何谓“有效的课堂教学”? 薛法根(以下简称薛):“有效的课堂教学”即“有效教学”,是教师进行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这里的“一段时间”可以是一堂课,也可以是一个阶段(如一个单元、一个星期等),现在我们特指“一堂课”或者“教学一篇课文的几堂课”。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实验等,这都叫“放”。只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恰如其分地“放”,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教学《电路》这一课时是如何“放”的。一、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器材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电路》这一课时,我打破旧框框,实验器材采取学生自己先准备,教师“填空”配给的方法。课堂上展示每小组搜集的器材时,我发现有的小组器材不仅齐全,而且种类多,如:导线、开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好在只是一种“怪现象”,还未形成“流行病”)——课前,教师力求将自己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灌进”某种“权威”的教学模式(不如说是“模具”)中,教师本着这种“做工”精细的课堂教学模式,预设好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甚至是每一句话,由此整合而成的教案已经是臻于完美、“天衣无缝”;课上,教师努力营造自己“想象”无比美好的教学情境,在启发学生时或是旁敲侧击,或是单刀直入,这样“软硬兼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上,回答出教师想要的问题,而唯恐教学环节和学生有任何的“节外生枝”现象。对于公开课、观摩课、评比课更是如此。而这恰恰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动态的、不确定的。一堂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动态性和不确定性表现得很明显,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水平恰恰应该表现在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作出及时判断与处理。学生的困惑、疑问与需要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生成点。教师和学生在相互激发、相互交流中,消除困惑、解决疑问、满足需要的过程,就是学生获得进步和成长的过程,电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