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军神》是一篇震撼儿童心灵的美文。选编的意图是:①训练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②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刘伯承将军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教学时可采用“课题学习法”,引导学生扣住题目速读《军神》,理解课文描写人物时对话、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2.
陈忠杰 《山东教育》2002,(25):43-44
教材简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材中的一篇新选课文,作者为美国作家巴德·舒而伯格。文中,作者深情地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对他写的第一首诗,母亲认为“精彩极了”,父亲认为“糟糕透了”。由自己的人生经历,作者逐渐感悟出这两种极端的断言所包含的爱以及对自己成长的作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感情;难点是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爱的两种表现形式。教学目标设计1.读懂课文,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含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 《军神》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战争年代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和老一辈革命家坚强的革命意志,并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军神》这篇文章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军神>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战争年代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和老一辈革命家坚强的革命意志,并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蒯读的速度.……  相似文献   

5.
范秀霞 《宁夏教育》2000,(10):32-32
《小珊迪》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注·提”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反映19世纪英国儿童生活的短篇小说。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一步步展开故事情节 ,叙述了一个既悲惨又感人的故事 ,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小珊迪的形象 ,深刻地揭示了这一形象所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其深广的社会意义。教师教学时应依据本课的文体特点 ,指导学生充分感受人物形象 ,随机渗透思想教育 ,让小珊迪的形象永远活在学生心中。本课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这是三年级教学的训练重点 ,也是提高学生分段能力的…  相似文献   

6.
《小英雄雨来》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根据本组训练重点、教材特点以及课后“思考·练习”,本课的教学目标可制定为:①重点训练:引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读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小英雄雨...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五年级阅读速度的具体要求是:“能按要求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速度。”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不仅能够使他们快速获取信息,拓宽知识视野,而且可以增强阅读能力,发展智力。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第二组课文中安排了一项新的阅读训练项目──“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即速读训练,通过“导读”、课后的“思考,练习”.“读写例话”对训练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下面就这一组课文的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一、要使学生明确速读训练的意义和本组课文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8.
一、解读教材人教版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是一个完整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材料,我们可从这个角度来解读教材。1.解读单元“导读”。本组课文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这是人类思考的一个永恒主题。这段导读是全组内容的总括,提示了本组的主题,提示了需要重点展开的教学活动:学课文感受生命,体会含义较深的词句,有条件的还可以搜集、了解热爱生命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寓言二则》是六年制第六册第八组的首篇课文。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把一段话写清楚”。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本课的体裁是寓言,教学的重点是  相似文献   

10.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回忆了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的事,以及这件事对“我”的教育和启发,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堪称楷模的人品和作品。第三组的训练重点是“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本组的训练重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确立: 一、语文训练方面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受益非浅”、“身临其境”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叶圣陶先生给我的深刻教育和影响。 3.从叶圣陶先生对卜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4.了…  相似文献   

11.
《狱中联欢》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组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本组第一篇课文《开国大典》已调整为阅读课文,因此,《狱中联欢》就成了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的惟一讲读课文。《狱中联欢》节选自长篇小说《红岩》。借助教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对学生进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指导与训练是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现就在本课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教给阅读方法,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谈几点建议。一、明确学习目标,教给“速读”方法单元导读是学生预习的重要内容。教师要通过单元导读使学生明确“学习革命前辈坚强不屈的革命精…  相似文献   

12.
教学《最后一头战象》可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本文较长的特点,将本课教学定位为一堂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等形式,自主赏析的阅读课。整体教学过程分为三个课时,即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对课文内容质疑,并解决部分问题,学习“英雄垂暮”部分;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品读课文后三个精彩片段,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时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的高尚情怀,并初步感受作者的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第三课时完成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复述课文和“小练笔”的教学任务。下面重点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及意图。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的前三部分。   教学目的要求:   1.理清课文大致脉络,给课文加小标题。   2.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时代背景”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深受人们的爱戴及鲁迅先生爱憎分明、关心青少年成长的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默读“导读”,了解本组教材的特点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组课文。请同学们默读“导读”,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以谈本训练组有哪些课文组成,写的是哪方面的内容,也可以谈训练重点有…  相似文献   

14.
《少年闰土》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本课,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学习四件事,感受少年闰土的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5.
刘漫凝 《山东教育》2004,(28):28-29
本组教材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积累,运用”。这些课文有的赞美了北大荒草塘美丽的风光,有的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有的介绍了国外为一条大瀑布举行葬礼的情景。这几篇课文告诉人们要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保护生态平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本组训练重点是继续提高阅读速度,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习一些基本的,常用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十一册教材第4课《狱中联欢》是一篇新选入的课文。这篇课文的训练重点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难点是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并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特点是小说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的速度是阅读能力一种体现,为了把握训练重点和课文的特点,完成教学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学环节中可注意:抓速读,理清顺序;抓重点,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并体会感情;抓联系,深化认识,以达到长文短教,提高阅读效率之目的。具体教学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三年级课文识字量急剧增加,学生表现出较强的阅读兴趣。如果教师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缺少科学的方法引领,学生势必会渐渐丧失阅读热情。在三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让课堂成为阅读兴趣培养的主阵地呢?一、质疑课题,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有这样的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课题质疑来让学生感受课文的主要内容。例如,苏教版语文第五册《军神》一文的教学,教师通过对课题的质疑,让学生回答三个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军神是什么?军神与军人的区别是什么?沃克先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这样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通过对文章朗读、揣摩语意、把握语气,从伤势严重、不用麻药、汗如雨下、脸色苍白等角度,体会军神的形象——刘伯承不仅是  相似文献   

18.
《生命生命》是人教实验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9课的内容。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热爱生命”,单元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随着课文的学习,感受生命的美好,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生命生命》一课的教学是通过有效整合学习环境与教学内容来实现上述课教学目标的。  相似文献   

19.
杨海英 《青海教育》2001,(12):28-29
《月光曲》是“九义”教材第十二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贝 多 芬 的《月光曲》是一首著名的钢琴奏鸣曲。这篇课文生动记述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表现了贝多芬是一位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按教学要求及特点,本课教材简析如下: 一、渗透学法及时训练 《月光曲》这一课虽然是用故事形式介绍了《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但是事件的背后含义深刻,情感极浓,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感情,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把体会人物感情作为重点,主要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重点词语,从而明确人物语言所包含的…  相似文献   

20.
第四单元 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从内容体会思想”,是侧重于读的训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指文章记叙的具体的人或事,景或物。课文的思想是通过文章内容反映出来的基本观点,也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教学,可以训练学生对问题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同时受到思想教育。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训练,要使学生初步形成透过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能力。这是理解课文内容的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