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文成 《现代语文》2009,(11):19-20
蒋干作为曹操手下一个谋士,出使江东说服周瑜归降,可为何"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甚至还中了别人的圈套呢?一般人都将此因归为蒋干的愚蠢。但笔者通过通读《三国演义》一书后发现,蒋干的失败除了少一点机智之外,他与邓芝、李肃、诸葛亮等说客相比,还缺"勇",缺"谋",缺"援"。正因为如此,他不但没有说动对方,反而被对方将计就计,从而害苦了曹操,成就了周瑜,其教训是深刻的,很令后人警醒。  相似文献   

2.
《群英会蒋干中计》是《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四单元十四课的标题,众所周知,《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著名片段,周瑜反间计能否成功,主要看蒋干是否盗取书信,而他只有盗取书信,曹操才能看到,才能上当杀掉蔡瑁、张允,周瑜才能除去心头之患。那么蒋干是如何上当的,请看以下我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3.
《群英会蒋干中计》是《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四单元十四课的标题,众所周知,《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著名片段,周瑜反间计能否成功,主要看蒋干是否盗取书信,而他只有盗取书信,曹操才能看到,才能上当杀掉蔡瑁、张允,周瑜才能除去心头之患。那么蒋干是如何上当的,请看以下我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4.
赤壁之战前,曹操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顺江而下,打算一举消灭刘表、刘备、孙权,以便统一全国。不料三江口一役就吃了败仗,曹操令“谙习水战”的蔡瑁、张允操练水军,周瑜暗察曹军水寨之后,“大惊”说“此深得水军之妙也!”于是决定设计除此二人。同窗蒋干意外来访,周瑜机敏地抓住了机会,巧施反间计,使蒋干中计,曹操也跟着中计,从而借曹操之手除了蔡张二人,破解了对方的有利条件,取得了这场智斗的成功,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群英会蒋干中计》开头两节文字:扯书斩使,三江口之战,在全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与以下情节或显露在外的、或隐伏其间的铺垫照应,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精密细致的构思技巧。有了这两节文字,以下的故事就有依托了,少了这两节文字,以下的故事便显得突兀。 周瑜准备用计。曹操派蒋干劝降等情节与三江口一战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呢?扯书斩使点燃了三江口之战的导火线,周瑜虽然获胜,可他深知曹军不仅人多势众,而且军营中还有通晓水战的蔡瑁张允二人,要想凭靠自己  相似文献   

6.
《群英会蒋干中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它是赤壁之战的前奏。文章以传神之笔,生动地描绘了蒋干这个跳梁小丑在群英会上的拙劣表演,初步展示了曹败孙胜的必然性。节选部分从周瑜毁书斩使写起,以曹操斩杀蔡瑁、张允作结,情节曲折,跌宕多姿,其中的精彩之笔乃是周瑜大宴群英,巧妙设  相似文献   

7.
新课文《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的精彩故事之一。它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和交错的情节发展,把周瑜、蒋干和曹操三个主要人物描绘得形神毕肖,显示出鲜明的性格特征,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三国演义》所描写的有名的赤壁之战的一个序幕,它写了周瑜利用蒋干前来劝降的机会,离间曹操跟蔡张三将关系的故事,反映了东吴和曹操之间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赞扬了周瑜的卓越才能.一、作者在叙述复杂事件中紧紧把握住中心以组织材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小说叙述的事件比较复杂:周瑜毁书,喝斩来使;两军交锋,曹营练兵;周瑜窥寨,谋除蔡张;曹操征计,蒋干来说;周瑜定计,会宴群英;周瑜用计,蒋干偷书;蔡张被杀,周瑜大喜.课文的中心事件是周瑜用计,而用计的核心则是一封“密  相似文献   

9.
姚炳辉 《学语文》2006,(2):48-48
《群英会蒋干中计》(高四册《读本》)中,周瑜在惊悉蔡瑁、张允操练“深得水军之妙”时,暗下决断,“思曰:‘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第五册《群英会蒋干中计》的[预习提示]中说:“周瑜巧施反间计,使曹操错斩了蔡、张二将。”有的资料却认为“周瑜是要破坏曹操和蔡、张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而蒋干又并非间谍,所以该是离间计”。(见《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第9期)为此,笔者觉得有一辩之必要。周瑜到底施的什么“计”?我们先看文章题目:《群英会蒋干中计》。周瑜所设之“计”当是指他在“群英会”上所设的“计”,中“计”的是蒋干。蒋干到底是不是间谍,实际上是两说焦点之所在。因为,只有本身是间谍,中的那计才可谓之“反间计”。《孙子兵法·计篇》有“亲而离之”之说。曹操注曰:“以间离之。”王皙注曰:“敌相亲则以计谋离间之。”也就是说,当对方“君臣”或“交援”等相亲时,我们要破坏他们之间的相亲,就派间谍去离散。从课本中得知,曹操三江口败北之后,有“吾当作何计破之”之想。在这种情形下,蒋干盲目自荐,想利用他“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的  相似文献   

11.
《赤壁之战》是小语第九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九、五十回的有关情节改写。文章讲述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黄盖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巧借东风     
航航 《初中生学习》2014,(10):18-18
三国时期,曹操统一北方后,声威大振,便亲率80万大军南下,屯扎于长江北岸乌林地区,准备和东吴一决高低。当时周瑜统领5万吴军,驻扎在长江南岸的赤壁地区,两军隔江对峙,大战一触即发。由于兵力悬殊,难于抗衡,周瑜决定用火攻对付曹军。为此,他先诱蒋干盗书,借刀杀人,又命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再令黄盖诈降施"苦肉计"。  相似文献   

13.
《群英会蒋干中计》的“预习提示”中说:“同瑜巧施反间计,使曹操错斩了蔡、张二将。”而有的资料却别有异义,认为“周瑜是要破坏曹操和蔡、张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而蒋干又并非间谍,所以该是离间计”(《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第9期)。  相似文献   

14.
董筱苑  付元清 《辅导员》2014,(17):58-59
时间:三国时期 地点:军营、曹军水寨 人物: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 【一天,周瑜和诸葛亮在军营中共同商议军事。】  相似文献   

15.
《赤壁之战》(小学语文第十册)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针对曹军的弱点,选择有东南风的一天,采取火攻大败曹军于赤壁的事。教学要求是让学生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  相似文献   

16.
话说曹操率百万雄兵与孙权、刘备的军队对峙赤壁。曹操站在船头,看着自己浩浩荡荡的大军得意洋洋:“这次出来一是锻炼队伍,二是考察形势,顺便再把孙权、刘备这两个小子干掉!他们超越自己也就算了,还敢想超越前辈?太不像话了!”蒋干一旁献计:“老大,我跟东吴的周瑜有交情,让我试试去劝降他,不成的话,也顺道偷点儿什么机密文件回来。”曹操赞许地点了点头。次日,蒋干便出发了。蒋干进了东吴大营,周瑜管吃管喝好招待,可就是只字不提军机大事。这晚,蒋干正躺在床上心急如焚,却听见有人进来小声递给周瑜一封密信:“都督,蔡瑁、张允两位将军说了,…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诗人杜牧在《赤壁》诗中写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如果周瑜不借助东风发动火攻打败曹操,东吴很可能为曹操所灭,孙策的妻子大乔、周瑜的妻子小乔,两位著名的江东美女就要被掠到铜雀台做曹操的玩物了。  相似文献   

18.
马谡是《三国演义》中刻画的一个可悲可叹而又可怜可爱的人物。我觉得,在《失街亭》这个精彩章节中,他的心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战前的显然自负街亭之战打响前,马谡即尽显其骄狂自负的心态,主要体现在“大言请命”和“山上屯兵”两个场景中。孔明“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话尚未完,马谡急不可耐地说:“某愿往。”如果说,《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的蒋干迫不及待站出来,请求去江东说周瑜来降曹操,是贪图功名,邀功心切;那么,马谡主动请命,则显然是自命不凡,急于逞能。所以,孔明提醒他街亭重要、守之极难,他自负地说:“某……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相似文献   

19.
火烧赤壁     
宋明明 《小朋友》2004,(4):2004
赤壁之战是曹操和孙权、刘备之间的一场大决战。当时,曹操的二十万兵马,号称八十万,驻守在赤壁。而孙权只给了周瑜三万水军。曹军都是北方人,为了使军士们不晕船,曹操下令把船用铁索连在一起,这样船就平稳多了。这一秘密被周瑜的部将黄盖知道了,就向周瑜献计,说:“敌人兵多,我们兵少,拖延时间对我们不利。现在曹军把战船连接在一起,我看可以用火攻打败敌人。”周瑜用了黄盖的计谋,并指使黄盖派人送一封信给曹操,表示要投降曹操,曹操看完信后,一点也没有起疑心。黄盖叫士兵偷偷准备好十艘大船,每艘船上都装满枯枝,浇足鱼油,外面盖着厚布,插上…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长篇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内容改编的《赤壁之战》,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它主要写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采用火攻,大败曹军的经过。当时周瑜为什么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呢?这是由于周瑜善于用“计”,也就是说周瑜在曹操大军压境的危急时刻,能精心分析敌我情况,然后针对对方的弱点,采用正确的策略出奇制胜。教学时,如果能在学生理清课文思路的同时,帮助学生深入剖析文章的内在联系,突出周瑜是怎样根据敌我形势而正确“定计”、“用计”,从而大败曹军的,这对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好处的。下面想就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