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超越自我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授予“特权”,允许他们超越教师,允许他们自由提问,自主探究新知识,自由表达见解,允许他们自选学习方式,允许他们自行设计作业,自我完善知识。例如,在学习English names时,学生提出英语语言国家的人不再用Peter一词给人命名,因其有“终止”“消失  相似文献   

2.
教师决不能以“知识权威”自居,要有胸怀容纳学生的质疑,允许学生自由探索,鼓励他们自主地学习。唯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教育民主。这种拳型师生关系1内涵就是强调教师这个“导演”有爱学生的权力,更要有尊重学生的义务。它要求“导演”放下“架子”交流,要时时处处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以“演员”的身价与学生处理好搭挡关系,有时以组织者的身价出现在课堂上,有时又是一个参与者,或协调者。做好“导演”必须明确学生这些“小演员”们的主体作用,用自已的人格魅力,去感受染和影响他们,引导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要做一位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诗""梦"别解     
余军 《教育艺术》2001,(8):52-53
当今时代是产生“诗”和“梦”的时代 ,我很赞同这种说法。我的理解 ,所谓“诗” ,就是体验认识“空白”。诗与文的不同 ,在于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 ,给读者留下巨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填得满满者不可叫诗。所谓“梦” ,就是允许和尊重个人的价值选择 ,它是人的一种精神家园。“梦” ,还宽容错误 ,一切的压抑、一切与现实的冲突或不可表达的都可入梦。梦是彻底的自由 ,它会是错乱的、无序的、欲望的 ,所以大释梦家弗洛伊德称 :梦是真我!我们不妨将这样的理解和诠释运用于教育之中 ,让学生成为诗人 ,给他们留下发展的空间 ,让学生大胆做梦 ,成…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处理好两种关系:“多与少”的关系以及“精与泛”的关系。首先就是“多与少”的关系。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怎么才能学好英语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是对我而言,学生要想学好英语,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解决好“多与少”的关系。在我们国家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一些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尽管已经学了许多年英语,却仍然不能自如地应用英语。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他们在学了这么长时间的英语,学了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  相似文献   

5.
一节开放、气氛活跃的英语课,会让学生有新鲜、有趣之感,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采取了“两营造”、“一培养”的方法,对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帮助很大。一、营造开放的英语课堂英语课堂的开放性是相对于“灌输式”呆板教学而言的。开放的英语课堂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自由的环境,强调师生间的互动,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英语表达等。英语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要融入到学生当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与学生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如…  相似文献   

6.
知识的意义性与"知识获得"的新标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个体精神自由是教育及其课程应该给予学习者的承诺,课程知识对学生个体精神自由的生硬压制必须予以清除。知识的“意义性”为人与知识建立超功利的“意义关系”提供了可能,也为人在课程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个体精神自由提供了重要基础。但近代以来人们对待知识的“力量化”倾向使知识的学习遵循纯功利的标准,仅仅满足于对知识的“占有”,从而失去了对人的精神成长的关照。现在的关键是要改变人们对待知识的态度,特别是建立起评判“知识获得”的新标准——关注知识与人的意义世界的整体关联的“意义标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知识与人交往的恰当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形成具有核心指导作用。传统英语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往往注重听、读、写的训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表达激情和英语运用能力。关注学生英语表达需求,优化学习资源,活化教学策略,能在体现学生英语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语言知识技能的内化生成。一、多给学生搭建自由表达的平台,鼓励学生主动言说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就是要为他们搭建  相似文献   

8.
“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相似文献   

9.
王瑞英 《河北教育》2007,(12):41-42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埃德加富尔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要使现在的学生不做将来的“文盲”,教师除了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从事英语教学多年,发现一些学生开始学英语兴趣很浓,但学着学着,记的单词多了,句型复杂了,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有问题,渐渐跟不上了,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0.
1.诱导:变“苦学”为“乐学”诱导,就是诱导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变探究新知识的认知活动为学习的心理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目前学校的学生,有一部分人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动机不纯,没有求知的欲望。兴趣在思维之中,思维在活动之中,没有活动就没有思维,没有思维就没有兴趣,没有兴趣就不会产生“乐学”的动力。我们应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2.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疏导,就是当学生思维受阻或思…  相似文献   

11.
由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观能动需求探寻适宜的教学策略方法,能在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前提下,促使他们发现英语学习的乐趣,关注学生的自我学习认知体验,注重营造富有情境和趣味的学习环境氛围,鼓励他们自我表达和主动探究,自由快乐地享受语言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能在培养学生正确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的基础上,促进英语知识技能有效内化生成。  相似文献   

12.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成为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新课程充分关注学生生命的自由和个性的张扬,这样,如何有效地开展个性化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下面结合我近年来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实践,谈一点体会。一、给孩子自由,让他们的思想驰骋当学生对数学活动的感觉是自由的时候,他们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的自由,教师必须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胡思乱想”与“异想天开”,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引出“高矮”这个课题之后,老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允许…  相似文献   

13.
海如何可以任鱼跃?天怎样才能任鸟飞?因其有一个“阔”与“高”的空间。 在自然课教学中,每节课结束前,我都留出几分钟给学生,给他们一个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充分享受自由学习的快乐。 一、科学讨论会 首先把学过的内容,要求学生闭眼过一遍“电影”。这样,不但可系统归纳在课堂中“零敲碎打”所得到的零散知识,使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是很“认真”地备课了,但他们仅仅是各“课”,而不是各“人”。教材是他们惟一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把教材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们做的是仅限于知识传授这层意义上的备课,严重地忽略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学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解放,让学生“随心所欲”。  相似文献   

15.
数学知识是“死”的,学习的人是“活”的,“活”人学习“死”知识,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把“死”知识赋予其“生命”,使其“活”起来,让“活人”学习的是“活”知识。这正是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主体参与实践,并在实践中自主获取知识的活动;体现学生感知、体验、运用知识的思维发展过程;同步实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正英语交际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主动表达和积极交流,为他们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氛围,让他们的主动探究有更为丰富的载体。针对课程知识重点和难点来创设具有层次性的合作学习任务,能在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基础上,优化教学资源和过程,培养他们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围绕学生学习差异来鼓励自由合作、主动探究,不仅体现课程的教学价值理念,更能够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增强认知体验,提高英语表达运用的灵活性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曾经因为能够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课堂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和问题,让学生在我的牵引下,达到了符合要求的答案而沾沾自喜;也曾经在教育中能够让学生言听计从而欢欣鼓舞,并自以为这就是所谓的“循循善诱”。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有许多认真负责的老师在备课时,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早予以详尽的准备,定出“标准”来,步步相接,环环相扣,力求“讲深讲透”。老师十分注重有条不紊地诱导推理、演算和精确的解答,“越俎代庖”地为学生将知识“咀嚼”好,像喂饭一样地喂给他们,学生惟一要做的就是顺着老师的思路“吞下”知识。学生跟着…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大批具有一定知识与技能的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开设的文化课。且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英语实质上仍属基础英语的范畴,即英语课主要是学习英语而不是通过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因而更应突出基础性,强调实用性,注重专业性。专业英语应力求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语言基础技能,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英语进行计算机实际操作的能力。在计算机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新”、“美”、“精”、“实”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要想让学生用英语开口说话,就要培养学生英语朗读能力。因此教师应做到:①注重“朗读”的实用性,做到有的放矢.②给予学生充足的机会,运用他们已习得的语言知识。③需讲究方式方法,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20.
高1101班是我2011年开始教的当时高中一年级的班级,这个班是学校为了学生更全面发展和教师更好地教学,重新编的班之一。虽说是重新编的平行班,但是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英语更是学得毫无头绪。我第一次给他们上课时就了解到,全班的英语最高分只有80分,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成绩只有三四十分。要知道,英语总分是150分的。面对这样一个现状,我清楚地认识到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已经不适合他们,因为这只会使他们更加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本来就精疲力竭的心理会更加感觉无所适从。基于新课改提出的方针,我决定在这个班继续推行和改进“差异性”英语劫堂椭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