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孩子的话     
到一个朋友家里去,说到各自的孩子,朋友说:我这孩子特别不听话!”我笑着问:那你听孩子的话了吗?”他一愣,问:“我还用得着听他的话?”我点点头说:“你如果认为自己跟孩子是平等的,那就得听他的话——是听他说话。如果你能做到主动抽出时间听他说话,如果你总能做到把他的话听完了再发表意见,如果你发现他的话说得有道理,哪怕是偶尔有道理,你也能虚心地接受,我相信,他就会好好地听你的话,你就不会抱怨他是个特别不听话的孩子了。”我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当然,也经历了一个摸索的过程。开始时,我也认为所谓家教,就是对孩子…  相似文献   

2.
笑话     
有所区别孩子问父亲:吝啬和节俭有什么区别?父亲答:当然有啦!比如我买了一双降价的鞋子,这就是节俭;而要是给你妈妈买一双降价的鞋子,那就是吝啬了。逃学理由有一天,比克的祖母来到学校,对校长说:“我想看一看比克上课时的样子,他一定很可爱吧?”校长说:“很抱歉,今天不行,他请假参加您的葬礼去了。”去了。一天长大爷爷说:“今天是我的生日。”孙子问:“‘生日’是什么意思?”“生日嘛,就是说爷爷是今天出生的。”爷爷答。孙子听了,瞪大眼睛说:“嗬,今天生的就长这么大了呀!”笑话  相似文献   

3.
破案天才     
今天一大早,我就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弟弟打来的,说上午要来我家玩。 我的弟弟刚上小学一年级,十分可爱。他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目光炯炯有神;一对小耳朵,让人见了就想拧一拧;一张小嘴巴,能说会道,但有时口齿不清楚。别看他人小,小脑袋瓜可机灵了,坏主意多着呢!上午,我去上英语课,弟弟在家里开始了“杂物清理”。  相似文献   

4.
“不好了!马老师!”我刚一进校门,就有几个孩子围了上来,神色紧张地对我喊着。我的心马上悬了起来,听那语气好像有什么不祥的大事发生,难道……我不敢想下去,急忙问:“怎么了?”“连鹏飞的耳朵被刺扎破了,流了很多血。”我一听,心中更加着急:“我们快去看看!”“鹿校长已经给他处理好了。”听到这里,我悬着的心才稍微放下了些。从孩子们唧唧喳喳的话语中我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午休的时候,连鹏飞和小伙伴们在玩游戏,突然发现铁防盗门里面有一顶帽子,为了能把帽子取出来归还失主,他把耳朵贴在了防盗门上,防盗门上面有很多铁刺,结果就把耳朵弄伤…  相似文献   

5.
渴望理解     
每当电话铃响的时候,我便停下手中的作业,竖起耳朵听,如果是女孩打来的还好,也许妈妈还会让我接一接,如果是男孩,她则一脸严肃,法官似的问:“你叫什么,家住哪儿,找她干什么……”电话挂了,妈妈便把矛头指向了我:“哪家的男孩?这么大胆,电话都打到女孩家里来了,你们是干什么的啊?”“妈妈,我们现在可生活在21世纪里耶!”以我的性格当然不会沉默,否则妈妈会认为我默认了,这怎么可能呢。因此我每次都奋力反击,每次我们都要进行一场不欢而散的口水战。最终我还是在妈妈那里博得了接电话的权力。第二天,电话铃又响了,我毫不犹豫地跑去接。电话是…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家庭是孩子做家务,父母付报酬。他们从小就把一些家务分给孩子,并与孩子一起讨价还价,定好价钱,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当然,家务干不好,也要扣钱。比如,阿莱西欧博士的小儿子科迪,前年元月刚满六岁,他承担了把家里的垃圾收集后放到垃圾桶的工作。每周的“工钱”是一美元。他家大大小小十几个房间,十几个废纸篓,要一个一个地清理一遍,工作量不小,这一美元也赚得不容易。有一次,我故意神秘兮兮地问他:“你一共有多少钱?”他很自豪又神秘地悄声告诉我:“43美元!”连藏在哪儿也告诉了我。我问阿莱西欧博士:“为什么不让他存到银行里?”她说:…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想来想去,平时大人们、小伙伴们都说我是个“杠头”。一说到这儿,妈妈就会摇着头唉声叹气地说:“这孩子的拧劲什么时候才能改改呀!。”前两天我就又和妈妈拧了一回。“豆豆,快点过来,再练一遍琴!”只  相似文献   

8.
近段时间,不止一位家长向我反映:“我这孩子真喜欢幼儿园,非要我最后一个来接他不可。”起初,我听了很高兴!孩子如此喜欢幼儿园,做老师的当然高兴!但渐渐地,我发现幼儿要求晚接另有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
陈佩 《早期教育》2004,(2):24-24
今天的语言活动我并没有要求孩子们表演,可活动结束时,孩子们却主动请缨要求表演“小红帽”。这点小小的要求,我当然应该满足啦。刚想分配角色,谢逸顺就大声说:“陈老师,我要演‘小红帽’!”听了他的话,其他孩子都笑了起来:“‘小红帽’是个女孩。”“你是男孩,不能演!”谁知谢逸顺仍倔强地说:“我就  相似文献   

10.
我长大了     
小卓佳爱爸爸,也爱妈妈,在父母关系出现危机关头,出色地当了一回调解员。一个美好的星期天,爸爸打来了电话,是妈妈接的。奇怪的是妈妈听着听着,脸色突然变得十分苍白,眼泪也像断了线的珠子,不住地往下落。我慌了,忙问:“妈妈,怎么啦?是不是爸爸出事了?”“你爸爸,他……他要和我离婚!”妈妈缓缓地挂了电话,说:“但要你跟他!”“你骗人,我不信,你骗我!”我像头受了伤的小狮子,冲着妈妈喊道。妈妈哭得更厉害了:“妈没骗人!”  相似文献   

11.
黄鼠狼教子     
黄鼠狼博士正在专心致志地写一篇关于如何教子的论文。忽然,厨子匆匆跑来说:“博士先生,您留着的那只鸡被小崽子偷了。”博士一听大怒,道:“是哪家的小混蛋干的?把他父母找来,我要向他们宣讲我的论文,绝不能让孩子当小偷。”厨子看了看左右,凑近博士轻声说:“鸡是您儿子偷去的。”“这  相似文献   

12.
温暖的胡子     
孩子问爷爷:“您有花皮球吗?”爷爷说:“没有。”不料孩子并不满足,而是一口气把这个问题重复问了四遍。爷爷挺纳闷儿,反问了一句:“你为什么总问这个问题?”孩子说:“我喜欢听您说‘没有’。”“为什么?”“因为胡子一翘一翘的,特好看!”于是爷爷笑了,胡子笑成了花,不为别的,就为了小孙子的这个“希望”。这就叫温暖。还有个真人真事。在美国,曾有个小女孩儿给林肯写信,希望他留起胡子。林肯极其认真地读了这封信,不仅立刻给孩子回信,还真地留起了胡子。  相似文献   

13.
上课了,邱老师在黑板上挂出一张图,图上是一只大耳朵。小朋友都摸摸自己的耳朵,齐声喊道:“耳朵!耳朵!”邱老师微笑着点点头,问道:“我要问小朋友,耳朵有什么用?”小明抢着举手说:“听广播电台唱歌。”邱老师又问大家:“还有呢?”小华说:“听老师讲故事。”小新说:“小朋友做了好事,听  相似文献   

14.
轻松一刻     
白字老师:木木,你作文中的白字真不少啊!木木:老师,我是用圆珠笔写的蓝字,你写在黑板上的才是白字呢!(陈先进)(请作者告之地址,以便寄酬)父:咱们家你最喜欢谁?子:爸爸。父:咱们家谁最疼你?子:爸爸。父:你跟咱们家谁最好?子:爸爸。父:你怎么总是说我好?子:怕你打我。怕挨打妈妈:儿子,上学半年啦,你觉得语文和算术哪门课好学?儿子:当然是算术。妈妈:为啥?儿子:语文课生字多,算术只有十个数字。算术好学妻子:孩子不听话,可你不能总拧他的耳朵呀!丈夫:那该拧哪儿?妻子:拧屁股。丈夫:你真糊涂,屁股能听话吗?教育孩子儿子:爸爸,开心”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5.
开心频道     
考试靠耳朵小芳:“小芹,你每次考试考完了总不马上交卷,非要挨到最后一个不可,是什么原因?”小芹:“你不知道,这是取得好成绩的一个窍门。有些同学交了答卷后总爱在教室门口议论几句。如果仔细听,常常可以得到启发…”小芹:“啊,你考试是靠耳朵听的呀!”  相似文献   

16.
爷孙侃成语     
孙子6岁时,一个晚上,我给他在浴缸里洗澡。我用肥皂给他擦脖子、耳后,我说:“耳朵背后是‘藏污纳垢’的地方,要多擦洗。”孙儿听了这个成语,很感兴趣地说:“爷爷,你再往下说。”我便指着他的眼睛和耳朵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左顾右盼’‘高瞻远瞩’。”孙儿俏皮地指着脊背、胸部和腹部说:“这儿呢?”我说:“比如说某人学问高,一般人只能‘望其项背’;比喻做事之前先有全盘打算,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严师出高徒”的说法。然而,高徒并不是严的必然结果,严、可能出高徒;也可能出不了高徒。因为有不同的严。前不久,曾看到一则报道:一位老师因为学生不注意听课,就拧学生耳朵。结果,用力过猛,把学生的耳朵拧坏了。当然,这位老师受到了处理。然而,这位老师却说他拧学生的耳朵,是出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这里,我们且不分析这个老师的“严”所包含的心理成分,单就“严”的后果来看,就叫人有点害怕。我想,如此之“严”,非但出不了高徒,恐拍会出几个身心不全的人。因此,如此之“严”万万提倡不得!怎样的“严”才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呢?首先,我们提倡的严,应当以爱为前提。自  相似文献   

18.
懒博士开了一家“超级发明公司”,不管你有什么稀奇古怪的设计,他都能发明出来。一位先生走进来。“懒博士,我每天上班好远哦。能不能发明一种方法,不用走路就能……”话还没说完,嗵的一声,懒博士将这位先生踢出公司。“汽车早就有人发明了,”懒博士大吼,“你这是侮辱我的智商!”刚进来的阿姨吓了一跳。“哎哟,你不会也把我踢出去吧?”“那要看你想发明什么,”懒蛋博士矜持道。阿姨想了想,问:“你玩过电脑游戏吗?”懒博士一听来劲了。“那当然,我是游戏高手!难道,你想让我发明新的电脑游戏?”他的脚已经向后翘起,准备踢出了!“不不,”阿姨连…  相似文献   

19.
一天,我发现扫床的小笤帚光秃秃的就剩下一个把儿,不用问,准是我那四岁的孙子干的。于是,我把孙子叫到面前很严肃地对他说:“你把好好的一把笤帚祸害成这种模样,我得罚你!”“奶奶,你怎么罚我?”孙子急切地问。我说:“有两个罚法,你选择一个。一个是罚站,一个是罚写字。”“我选择罚站!”孙子毫不犹豫地说。 孙子的选择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的本意是让他选择写字,罚站只是吓唬吓唬他。可孙子宁愿被罚站,我该怎么办?如果尊重孙子的选择,违背了我的本意;如果我说“罚站不行,得罚你写字”,那岂不  相似文献   

20.
爷爷与 孙孙     
有幅漫画,叫《后生可畏》。画面上的爷爷正得意之极做鼻子朝天状。为什么?因为他觉得与他下棋的小孙子很好对付。不料下着下着就陷入了困境,只好不断地擦汗,等到弈毕一拧毛巾,也就立刻拧出了一大盆汗。然后抱起小孙孙亲了又亲! 难忘这个“一大盆汗”,这的确是一个极漂亮的夸张!自然,这位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