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作家在融合宗教文化与现实人生的思考中有一个比较集中、突出的命题———对苦难的认同与超越。林语堂的人生观与他对宗教文化思想的体认有直接的重要关联,他认同苦难,将苦难视为不可避免,并努力寻求超越苦难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路遥是一位善于书写苦难的作家,苦难作为一种精神特征贯穿了路遥的大部分作品。但路遥并没有被苦难异化而沉沦于苦难之中,他一直寻求着对于苦难的超越之路,在路遥对苦难的书写中,从承受苦难、淡化苦难到反抗苦难、超越苦难,他为他小说中的人物选择了一条反抗苦难异化的抗争之路。  相似文献   

3.
提起底层叙事,有人说,那空间太狭窄了,写写苦难而已,粗制滥造,缺乏文学性。其实,只要认真读一读近年来底层叙事的文学作品就会发现,从底层叙事的作品内容来看,不仅有苦难叙事,还有超苦难叙事、非苦难叙事;从底层叙事的作品形式来看,运用多种新的叙事方式,并以丰富多彩的民族化磁石予以磁化:底层叙事有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中有这样一句:“苦难的浪涛/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在这个世间,苦难是难免的。国家有国家的苦难,民族有民族的苦难.  相似文献   

5.
现代作家在融合宗教文化与现实人生的思考中有一个比较集中、突出的命题——对苦难的认同与超越。林语堂的人生观与他对宗教文化思想的体认有直接的重要关联,他认同苦难,将苦难视为不可避免,并努力寻求超越苦难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曹文轩在《青铜葵花》一书的后记中写道:追求快乐,是无可非议的,更是无罪的。问题是:这种忘却苦难的快乐,在苦难突然降临之际,究竟有多大的对抗力量?……由于我们忽视了苦难的必然性,忽视了苦难对于我们生命的价值,忽视了我们在面对苦难时的风度,忽视了我们对苦难的哲理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在鬼子的笔下,苦难与困境是人类生存的底色,但苦难不是他写作的真正目的,而表现在荒诞与困顿中人类的行走姿态,探讨苦难的根源,追问和寻求苦难生存中有意义的生命存在形式才是他的本意。  相似文献   

8.
苦难问题是人的大问题。由于对待苦难的态度的不同,苦难也处于完全不同的地位。受理性主义的影响,旧有的神义论只从理性出发为上帝的辩护,从而有根本的缺陷。神义论应当从苦难问题出发讨论,这种基于苦难的神义论可以称之为“新神义论”。在新神义论的基础上,苦难的意义才得以揭示,基督神学作为“苦难神学”也有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民族的历史,都是一部苦难的史诗。关于苦难的文学书写,也因而所在多有。在俄罗斯,有《战争与和平》、《古拉格群岛》;在拉美有《百年孤独》;在美国有《根》;在欧洲有《悲惨世界》和《变形记》。可是,在中国,面对民族的苦难,我们却没有充满作家个人伤痛的深刻思考和更为疼痛的个人化写作,没有写出与这些苦难相匹配的作品来。这是我们中国作家的局限,也是中国作家和当代中国文学面对民族苦难历史的伤痛和内疚。  相似文献   

10.
小说《命若琴弦》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有关人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直面苦难、超越苦难、感恩苦难,以永恒的生命之舞来书写抗争与超越的寓言,这就是史铁生彻悟后精心构筑的救赎之路。本文力图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分析,展示这条救赎之路的形成过程,并反思这种救赎方式本身固有的局限。  相似文献   

11.
人是无法避免苦难的,苦难是对生命极限的挑战。多一份苦难,多一份磨练,多一种体验,使人生更丰富,更坚定,更有意义。所以磨练生命要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无法选择的,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才会有生机。那么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呢?笔者根据语文学科注重心灵体验的特点,与学生一起以《解读磨难铸造成功》为题同时作文,一起评讲,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笔者的下水作文如下:  相似文献   

12.
苦难是巴金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本文试从巴金小说中的苦难意识的来源、苦难意识的内涵以及对苦难进行反思后的出路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一命题。归结出巴全不仅是苦难生活的体验者、表现者,更是苦难现实的批判者,旨在让读者在经历苦难之后去埋藏过去,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李煜与佛教也有深厚的渊源,他身上具有鲜明的儒释道文化融合的痕迹,佛教的基本理论"四谛"说深刻影响了他的思想观念。李煜诗词作品体现出对苦难的体验与思考,也有对苦难根源的反思与对脱离苦难的追求,并且他努力践行着自己的修行方法,这恰恰暗合了"苦"、"集"、"灭"、"道"四谛。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不仅有一帆风顺,同时也有逆境,遭遇苦难。生病是苦难,挫折是苦难,遇险是苦难,失败是苦难!苏秦遭到冷遇后,才决心谋取功名;下岗工人面对挫折后,才找到就业门路;爱迪生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失败后,才发明出电灯。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的孩子,他们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苦难,他们缺少一笔财富,失去了许多宝贵的经历。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自幼双目失明,两耳失聪。但她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出版了大量著作。1959年,联合国发起了学习海伦精神的运动!海伦成功了,她的成功是与苦难坚强斗争的结果。有人说…  相似文献   

15.
苦难教育是通过让受教育者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得到挫折感,来促进以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代表的综合素质提高的一种教育方式。当前,我国苦难教育存在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苦难教育不断缺失以及苦难教育在社会中得不到正确引导等问题。对此,当前应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纠正家庭教育观念以及丰富社会苦难教育活动来加强苦难教育,使苦难教育回归。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就针对新时期小说中的苦难书写的评论进行再评论,指出其因视点过高而偏爱精神性探索的精英化倾向;并主张穿越苦难,以冷静而不乏温度的姿态从苦难的废墟中攫取人得以有尊严地站立的养料,因为我们既有用心灵思考的品质,也有以身体感受的权力。  相似文献   

17.
苦难的意义     
生命如东逝的流水,若流淌在平坦的河床,水势必定平直,只有迎向暗礁,生命之水才会激起灿烂的浪花。人们都希望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但通向强者的路上永远有苦难在那里等待。苦难使人经受考验,苦难使人奋勇搏击。苦难是福。顺境中人们看到的  相似文献   

18.
余华从先锋时的暴力苦难到后来的现实苦难,从对苦难的对抗态度到对苦难的消解,从残酷到温情。这其中的变化值得思考,本文从探索余华作品苦难意识的来源开始,逐步分析作品中苦难意识的变化及原因,从而揭示苦难的实质和产物。  相似文献   

19.
人类母亲偶像通常有三种使命:生命的赋予者、对生命的呵护(母爱)以及对人间苦难的拯救。观世音菩萨就是如此,这位东亚母亲是拯救苦难和鼓励生殖的首席救星。  相似文献   

20.
郭玉 《教书育人》2007,(10):66-66
教育要创造一定的逆境,磨练学生的意志,引导学生认识痛苦和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才会有生机.这样能够使学生们更加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