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天,教室里早到的学生或无所事事地走来走去,或一脸茫然地注视远方,活跃的学生旁若无人地谈笑,俨然把教室当成了茶馆。自习课上,随着一声“老师来了”,热火朝天的教室顿时变得鸦雀无声。这是自习课上经常出现的一幕画面。 班主任老师在时,学生们都能“规规矩矩”。可是,一旦离开老师的视线,学  相似文献   

2.
《茶馆》写于1957年,是老舍的话剧代表作之一。它被公认“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话剧舞台上出现的第一流作品”,西方评论界称它是“带着中国民族风味的艺术,是东方话剧的奇迹”。全剧共有三幕,课文所选的是第二幕。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用下列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欣赏。一、你们读过完整的《茶馆》剧本,或者看过《茶馆》电影吗?请说说全剧的主要内容。(学生说不全,由老师作简要介绍。) I 参考答案《茶馆》通过写北京裕泰茶馆的盛衰,刻画了茶馆老板王利发、民族资本  相似文献   

3.
张人利 《现代教学》2011,(12):33-35
后“茶馆式”教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在“茶馆式”教学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学,提高了教学效能,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2010年荣获了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一等奖。本期刊载的是关于后“茶馆式”教学的一些自我剖析:后“茶馆式”教学研究了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后“茶馆式”教学与其他优秀教学方法相比优势何在?困难又在哪里?还应该做哪些探索?本刊希望通过这样的反思,能够引发大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考和新探索。本刊关于后“茶馆式”教学的连载至此已有12期,暂告结束。感谢读者对后“茶馆式”教学经验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新春之际,本茶馆迎来了一群“回头客”———江苏昆山的老师们,而且几位老茶客还带来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语文教学也要“可持续发展”。真是让掌柜我笑得合不拢嘴!“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人类对发展的认识深化的重要标志。可持续发展按国际通行的解释,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今天本茶馆聊“可持续发展”,就是借这个术语来表达我们对语文教学的期待:语文教学既要满足学生眼前的需求,又不损害他们将来发展的能力———非但不损害,还应该增强他们继续发展的能力。的确有这种现象:有的初中老师教学时,考虑的只是如何把学生“送出去”,为满足中考的分数要求而“不择手段”。结果,学生考上了高中后,其语文发展能力却几近枯竭。对此,我们往往把满腔怒火喷向“应试教育”。但是,扪心自问在现行考试制度下,语文教学真的无法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吗?请听听昆山朋友的见解,也欢迎其他朋友参与讨论。茶馆掌柜:李镇西  相似文献   

5.
李北宏 《现代教学》2011,(12):45-45
最近,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召开后“茶馆式”教学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场面十分热闹。在研讨会的教学交流中,由该校朱老师执教的八年级历史课《基督教会》受到好评。大家反映,通过观摩此课,对后“茶馆式”教学有了直观的了解。除此之外,更令大家印象深刻的是朱老师在课堂上展现出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6.
今天来到茶馆做客的,是来自东海之滨的语文同行,他们带来的话题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语文课的“综合性学习”又是啥玩意儿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哦,原来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和理念,我们所希望培养的学生的各种素养,都应该通过综合性学习去实施。有人说,新课程改革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习方式的革命。我同意这个观点。“新课程”之“新”,就在于从过去着眼于教师如何“教”,转变为着眼于学生如何“学”。换言之,教师的“教”应该也能够通过学生的“学”达到目的。有老师可能会说了:理念当然好,但如何操作呢?呵呵,别急,让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听浙江宁波东海实验学校的老师怎么说……茶馆掌柜:李镇西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2011,(10):80-80
“茶馆式”教学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在上海乃至在中国有重大影响的教学模式。后“茶馆式”教学继承了“茶馆式”教学的两个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即学生学的逻辑结构和上课以“议”为核心。同时,又有了三点发展:一是教学的方式更加完善,从过去“书中学”(接受性学习),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口才,关键是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动天君(大脑)”,并“解放学生的嘴巴”(叶圣陶语),让他们敢想敢说,爱想爱说,多想多说,善想善说。而传统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板书,学生记;老师问,学生答,一个人牵着几十个人的鼻个走,而且重书面表达,轻口语训练。为了改变这种单向传递的封闭型课堂结构,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我采用了段力佩先生提出的“有领导的茶馆式”的教学形式。每学新课前,我给每个学生发一张提问卡片,引导他们认真细致地预习课文。同学们把难点、疑  相似文献   

9.
呱呱鸟语林     
【呱呱鸟的呱呱】 上中学时,有一天老师给我们上课,讲的是鲁迅的《药》,老师按惯例先给我们朗读一遍课文。当读到“花白胡子”等人在茶馆里议论夏瑜的时候,一位迟到的女生喊了声“报告”,老师只好中断朗读,冲门外点了点头,女生进来后,老师接着读道:“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公开课”、“出彩”,这是今天江苏盐城的几位同行带给茶馆的几个关键词。应该说,如果按传统的串讲方式,文言文是不难上的———文言文在对学生形成一定障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诱惑。这是学生学文言文往往比学现代文要专注一些的原因之一。但“专注”的同时也容易显得沉闷。因此,如果是公开课,而且要求“出彩”,则不那么容易了。为什么拿公开课“开刀”?我的理解是因为现在公开课都要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所以,剖析文言文公开课如何上,对以新课标统帅文言文教学是不无裨益的。那么,文言文公开课究竟如何“出彩”?且让我们品着茶听听这几位老师怎么说……茶馆掌柜李镇西  相似文献   

11.
后“茶馆式”教学理念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更可以延展到校本研修等其他领域。本期我们推荐的就是与后“茶馆式”教学一脉相承的“茶馆式”校本研修。作为糅合了后“茶馆式”教学特点的校本研修,“茶馆式”校本研修更富有成效,收到了师生双赢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今天光临本茶馆的是我的老乡——四川郫县的语文同行。22年前——1981年春天,我大学实习的地点就是郫县。因此,他们一走进茶馆,我就感到了老朋友般的亲切!郫县是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因此,今天来喝茶的老师们都是新课程改革的先行者。“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对此,郫县的老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别可贵的是,郫县的老师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已经注意到并且正在尽量克服另一些“极端”:比如,因为强调学生自主而淡化教师的作用,因为强调能力而忽视基础,等等。尽管他们是课改先行者,但并不以成功者自居,而始终保持着研究者的冷静态度,反思已经进行过的实验。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令本掌柜十分敬佩!哟,光顾说话,茶有些凉了,我重新给各位上茶。请!茶馆掌柜:李镇西  相似文献   

13.
人渴了坐到茶馆,学生求知若渴会坐到教室。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创造欲,我在讲《蛇与庄稼》一课时,联系课文训练项目“注意事物的联系”大胆地探索创新,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本为依据,变课堂为“茶馆”,让学生畅所欲言,我尝到了“教者轻松,学者愉快”的甜头。  相似文献   

14.
老舍先生的三幕剧《茶馆》让学生在这个“三教九流会面之处”真正认识到了“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现就课文中出现的各色人物的命名含义作些分析,以窥视这一经典剧作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后“茶馆式”教学的基本假设,教学的基本假设是教学方式的依据,有怎样的假设,就有怎样的依据。本期的文章以后“茶馆式”教学的基本假设为依据,阐述了其教学方式,其中包括学生自己学习的组织方式、学生自己学习的认知方式和学生自己学习中的教师帮助,在此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6.
茶馆开张两年来,一直关注新课标下的新课堂。前年是谈理念,去年是聊理念。今年,我们打算把各位茶客带到教室里去听课———具体围绕对一篇课文的教学,感受新课标的意义以及操作。新年伊始,我们给大家奉献的第一堂实录课,是2003年10月1日魏书生老师在北京为初一学生讲授的《人生的境界》。围绕这堂课,河北徐水综合高中的几位老师展开了讨论与争鸣。魏老师是影响20世纪下半叶中国语文教育的风云人物之一,在广大教师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有媒体甚至把魏老师誉为“中国当代的孔夫子”。但今天茶馆里几位老师却不把魏老师视作“圣人”,而是把魏…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1月初我在合肥聆听了魏书生老师的讲学、授课,现在又读到他2003年10月在北京授课的实录和他人的评点(见《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4.1)。课题都是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方式都是“高课低上”。让初一学生学习高三课文。实录和评点被放在‘镇西茶馆’栏目内。茶馆掌柜李镇西老师写的按语中有一句:“这些评论已经超越了魏老师这堂课本身,  相似文献   

18.
一、激发情感,以情激情首先,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教师必须结合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热情。要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语文课,灵活地自选教学内容,采用“茶馆”、“书场”式的教学方式,讲故事,说典故,谈轶事,读美文,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用丰富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语文天地。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语文考试,要求写古诗下句。上句是“待到山花烂漫时”,一学生居然填了“我便奋力把花采”。语文考语文,题目要求:写出老舍先生的一部著名作品的名字。一学生想不起,旁边同学告诉他是《茶馆》,结果那位听成了“茶壶盖”。被老师痛骂!语文语文考试,一题要求考生解释“逝世”一词。某生答“去死”(他本来想写“死去”,却一时笔误),老师大怒!语文数学一次数学考试,最后一道大题要求判断两个解法哪个是正确的。某生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就顺便提了几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看看都没理!想想全有理……”结果,数学老师把他的解法在整个年级…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学》2014,(10):45-46
教学方法的研究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基础性研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方法,遵循自身的教学策略、方式和手段等,它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有法”;依据不同学科、年段、课型以及教师不同教学风格、教学艺术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它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的“教无定法”。本期,我们挑选出一些富有代表性的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方法及课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