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酸、碱、盐等几类重要的化合物,揭示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反应规律。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获得无机物分类的系统知识,理清以上各类物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本章化合物的知识多.化学反应多,各类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多,需要记忆的内容也多,学习时要注意随时归纳、总结,并加强训练。  相似文献   

2.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酸、碱、盐等几类重要的化合物,揭示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反应规律.通过本章的学习,可获得无机物分类的系统知识,理清无机类物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本章知识系统性较强,概念较多,涉及的化合物种类及各类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多,实验多,习题类型多,需要记忆的内容也多.因此,学习时要注意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3.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酸、碱、盐等几类重要的化合物,揭示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反应规律。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获得无机物分类的系统知识,理清以上各类物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本章知识系统性比较强、概念较多、涉及的化合物种类及各类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多,需要记忆的内容也多。学习时要注意随时归纳、总结,并加强训练。  相似文献   

4.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初中化学知识的一骨架”和基础,但这部分知识多而杂,往往易懂难记。现就其复习方法提几点建议,供同学们参考。一、突出重点,掌握规律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要突出重点,掌握规律。依据教材调整后的要求,复习重点应是氧气、氢气、碳和碳的主要化合物、铁以及常见酸。碱、盐及它们间相互关系。对于每一种重要物质都要从性质、制法和用途等方面去加以总结,做到全面掌握。如HZ、OZ、COZ等常见气体可从如下方面总结:同时要注意各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掌握规律(如金属在溶液里置换的规律,酸、碱、盐间反应的基本现律等),…  相似文献   

5.
本章教材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教学要求为:1.使学生掌握酸、碱、盐的概念和几种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着重讲盐酸和稀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常识性介绍浓硫酸、硝酸、磷酸).2.初步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掌握酸、碱、盐、氧化物各类物质的分类、命名和通性,以及各类物质间的衍生关系和相互反应的初步规律.3.初步掌握复分解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和中和反应;了解PH值的含义和PH试纸的用法;初步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4.学会使用浓硫酸、浓碱和指示剂以及进行酸、碱、盐和氧化物间反应的实验技能;能鉴别一些常见的单质和化合物.为实现上述教学要求,设计了如下练习题并附有答案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缪徐 《中学理科》2003,(2):48-54,95
1.酸、碱、盐概念的考查往往与物质分类、化学式书写、组成元素的判断、电离方程式的识别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复分解反应概念的考查通常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化学综合计算结合起来进行。  相似文献   

7.
1 对知识不断整合,培养学生联想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性,让学生学会分析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各个单元知识逐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觉地按一定规律去联想,揭示知识内在的规律性,产生知识的飞跃,实现学习的目的.初中化学第八章是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落脚点,学生对酸、碱、盐的概念在第一节中学生比较难理解,通过学习"盐酸、硫酸"后,由具体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现象,逐步在学生大脑中形成这两种物质的表象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种物质性质所表现的相同点,揭示其内在规律--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最后回到第一节内容,学生便很清晰地形成了"酸"的概念,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形成碱、盐的概念,通过典型物质的学习,逐步归类,形成知识结构--酸、碱、盐各类物质及相互转化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分析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揭示其规律,才能产生超越教材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物质的制备、鉴别、除杂、推断以及判断化学反应能否发生等,是中考化学常考的内容。掌握常见酸(以盐酸和稀硫酸为主)、碱(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主)、盐的性质,应用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反应规律解决化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是对同学们的考查要求。  相似文献   

9.
考测点导航本部分内容需掌握和运用:几种常见的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关系;运用物质间的相互关系解决物质推断、制备、鉴别等问题;运用金属活动顺序比较金属的活动性,设计相应的验证实验。  相似文献   

10.
物质的制备是指用一种或几种物质为原料,通过相互间的化学反应制取一种或几种新物质.物质的制备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的制备.其题型有三类:完全限制原料型;不完全限制原料型;不限制原料型.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了许多设计新颖,颇具思考性的物质制备题.这类题目多角度、多方位考查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的反应规律;各类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物质溶解性规律的应用能力;设计物质制取程序的能力;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1.
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有近百个 ,很多同学苦于记不住而烦恼 ,而这些化学方程式又必须记住 ,怎么办?这就需要“巧记”。1 根据反应原理记任何一个反应的发生都有它内在的原理。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记忆 ,会形成深刻的印象。如复分解反应 ,它的发生是离子交换的结果 ,若能搞清酸、碱、盐等电解质的电离 ,抓住阴、阳离子互换后相互结合的规律 ,记忆复分解反应就不难了。有些同学对记忆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之类的化学方程式感到棘手。这类反应为什么生成盐呢?生成的究竟是什么盐呢?对上述问题 ,可这样来认识 :如二氧化碳是一种酸…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化学第八章《酸·碱·盐》章复习中,复习了物质的分类、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之后,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复习时,设计了下列一组练习题:1.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13.
初中化学教材第八章“酸、碱、盐”的教学是全书的精髓,也是全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教学内容的特点有:基本概念多、物质种类多、反应规律多,必须记忆的知识点多、实际运用的题型变化多。而“酸、碱、盐、单质、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又是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综合和深化,它对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打好基础,掌握学习、研讨的方法,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提高能力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直接关系到后续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如何对本章进行教学、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值得探讨。现代化学教学观点认为:化学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复习要求1、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符号,了解其涵义。2.正确书写化学式,理解其涵义。3.正确书写“三酸”\“四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4.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各类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和反应事实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掌握配平技巧。5.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能区别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区别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二、知识结构三、主要内容提示1.化学用语的涵义问)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2)电离方程式的涵义以Fe。(SO小电离为例:被电离物质自由移动的…  相似文献   

15.
本章内容可概括为“五多” ,即概念多、实验多、化学方程式多、规律多、习题类型多等 .在学习时应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认真总结规律并加以应用 .一、打牢基础打牢基础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理解酸碱盐概念 .酸碱盐的概念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 :第一 ,从电离角度 ,剖析概念中的关键字和词及限定的条件 ,全面理解酸碱盐的概念 .从这一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概念 ,对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是大有益处的 ,如酸类物质为什么具有通性等 .第二 ,可从酸碱盐的组成上理解概念 :酸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 ;碱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 …  相似文献   

16.
浅议酸、碱、盐、氧化物的教学郝殿兰初中课本的第五章教材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酸、碱、盐、氧化物的定义、命名、通性和相互反应的初步规律,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就能在以后学习元素和化合物时用一般规律去指导个别的学习,做到以简驭繁,因此该章的教材在整个初中化学课程中...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第五章第九节“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中,各类物质的相互转化、相互反应关系归纳在图5—5里。这个图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了初中化学中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反应规律。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分化点。  相似文献   

18.
第八章酸、碱、盐是在同学们学习了氧、氢、碳、铁、溶液、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物质结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 ,将常见的无机物按照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加以分类 ,从具体物质的知识到一般概念 ,将初中化学中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无机物相互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及规律 ,物质的检验、物质的性质及用途等加以总结。因而本章虽然是在学习酸、碱、盐等的新知识 ,实际上也对初中化学知识 ,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9.
将初中化学下册"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下面简称"该表")前置教学,让学生利用"该表"系统地学习离子符号,化学式与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酸、碱、盐和氧化物类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及分类,复分解反应的书写,甚至上升到酸、碱、盐反应的各类中考题型的解法,使"该表"成为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0.
初中化学中“酸、碱、盐”是历年中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一章综合性强、难度大,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掌握。如何让学生很好地学习,以掌握这一章的知识内容呢?1抓住关键第一节“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以及第二节“几种常见的酸”是这一章关键的两节。因为酸、碱、盐之间的化学反应大都在溶液中进行,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因此酸、碱、盐在水中电离的相关知识很重要,既可帮助理解酸、碱、盐的概念,又可帮助理解这一章的化学反应,如BaCI2溶液与Na2SO4溶液的反应实质上是Ba2 SO42-=BaSO4↓。另外酸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对这一章起着至关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