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宥于传统诉讼理论和观念的影响,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也不可能通过证据规则对刑事证明活动予以严格的限制,但现行刑事诉讼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仍对一些证据的证据资格和证明力做出了规定。上述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基本框架,为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毋庸置疑,其不足和缺陷是仍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2.
刑事证据规则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完善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已势在必行。为保障正当程序 ,刑事证据规则体系应以规范证据能力的规则为主干 ,以当事人为主要调整对象 ,并注意证据规则与诉讼规则的配套设置。  相似文献   

3.
刑事证据是刑事诉讼的核心和灵魂,而刑事审判中的证据运用又是其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从证据运用规则到证据运用标准,从用什么样的证据到如何使用,我国尚无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本文试从理论上展开分析,较系统地分析我国刑事审判中证据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品格证据规则作为证据相关性的难点,并没有得到我国证据法学界的应有的重视.笔者在透析品格证据内涵的前提下,解析品格证据相关性的一般原理,结合司法实践,提出我国刑事诉讼品格证据规则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项证明材料,在进入诉讼过程之前,必须经过两大审核即该证据是否具有作为诉讼证据的资格?该证据对于证明案件事实具有多大的作用?否则就不能保障证明结果的公正性和正确性,而这一系列的约束性规范就构成了刑事证据规则的框架,在我国,刑事诉讼规则体系的确立及发展,仍有很多不足和缺胳有待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认识论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发展过程,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学说。”刑事证据规则要在刑事诉讼证明活动中,指导证明主体运用证据阐明系争事实,论证诉讼主张,它首先涉及人们主观对客观世界即案件事实的认识,对于认识,认识论无疑具有理论支持和指导作用。因此,刑事证据规则需遵循认识论的一般原理,符合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通过对贿赂案件证据形式和特点的分析,说明了证据问题是处理此类案件的主要问题;章着重研究了贿赂案件的证据分类、体系以及证明标准,指出司法实践中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章还进一步对设立和完善贿赂案件证据规则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9.
刑事被害人在遭受犯罪侵害后,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指控犯罪并参与到刑事诉讼中去,但由于被害人大多缺乏应有的法律知识,故对自身合法权利的维护往往力不从心。从顺应国际社会加强保障被害人人权的潮流以及保证被害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的角度看,我国有必要根据联合国的有关规定,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基础上,从立法和司法上完善被害人获得法律援助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的中心问题是解决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而证据又是刑事责任认定的核心,因而证据规则显得尤其重要。英美法系国家规定了详尽的证据规则,尽管证据规则主要受到刑事诉讼构造的影响,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司法实践中,证据规则对我国刑事诉讼仍具有相当的参考与借鉴意义,因此应当确立适合我国司法实践的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11.
刑事搜查是侦查机关获取犯罪证据的有效侦查手段,它也是可能侵犯公民人身权、隐私权以及财产权等基本权利的强制措施。因此,国外主要法治国家均对侦查机关的搜查行为规定了严格的证明标准或条件。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搜查法律规范非常粗放,侦查机关的搜查行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侦查机关无须向第三者证明采取搜查措施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对公民的基本权利造成损害的搜查屡见不鲜。借鉴法治国家的成功制度和技术性规定以完善我国的搜查实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从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产生发展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诉讼职能的划分是传闻证据排除规则产生的前提,对抗式审判制度是传闻证据规则得以确立、发展的基础,而传闻证据本身存在的缺陷是排除规则产生的直接原因。正如英美学者普遍认为,影响和决定传闻规则的三个关键因素是:陪审团、宣誓和对抗式程序。以下,笔者就试图从几个方面浅谈传闻证据规则的价值根基。  相似文献   

13.
非法证据是司法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程序或以不正当的方法取得的证据。非法证据的使用一旦被纵容、将导致公权力的肆意膨胀、滋生司法腐败。但是由于我国侦查手段的落后,人员素质、物质保障等因素的限制,完全排除非法证据的适用也不具有现实性。结合我国国情,在实体真实与程序公正二之间选择一个度,有选择的适用“非法证据”才是应采取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测谎结论证据规则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谎结论是一项以犯罪嫌疑人供述或辩解为内容、以鉴定结论为形式的综合性证据,因为测谎结论具有证明力,具有犯罪嫌疑人供述或辩解的性质,具有鉴定结论的性质。当然,在构建我国的测谎结论证据规则时,我们应有限制地赋予测谎结论证据能力,同时在适用主体、适用对象、适用前提和采纳条件等方面严格控制测谎程序。  相似文献   

15.
论述我国现行的刑事法律对附带民事诉讼在一些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在赔偿的 原则上和精神损害赔偿等五个方面存在着法律适用的冲突,严重干扰我国司法机关对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尤其重要的是希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尽早出台,发挥新刑事诉讼法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权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事程序失灵问题至今悬而未决,解决程序失灵问题的前提在于弄清原因。当下刑事诉讼制度可以通过立法实现现代化,但立法者、司法者、辩护人、当事人却不能按照现代刑事诉讼文化的内在要求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立法者即便适度迎合理论预期也必然会疏离实践部门利益诉求,使新法在运行中大打折扣;在法律规定不具体的情况下,即便受过职业训练的办案者基于利益权衡,难免要在个案中为迎合特定需要而规避程序,久而久之,一些办案者在日常工作中规避程序便会常态化。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民事证据规则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规则是指在诉讼证明过程中关于证据取舍和运用的法律规则。我国以前民事诉论证据立法方面存在缺点与不足,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对其作了补充与完善。英美国家在对抗制诉讼中运用的主要证据规则对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具有借鉴意义,并就今后的证据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诉讼证据规则的存在不仅有其认识论方面的基础,同时也自有其价值论方面的根据。控制犯罪和保障自由是各国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过程中孜孜以求的两种价值目标,但这两种价值之间又存在着冲突,英美法系奉行的是权利保障观点,大陆法系则奉行犯罪控制观,当然二者又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立法应以司法公正为其价值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章界定了刑事被害人的主体范围 ,就刑事被害人死亡或终止时权利承当和刑事被害人出庭的法律性质作了分析。涉及刑事被害人人数众多的技术处理、刑事被害人诉讼代理人的诉讼权利内容以及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作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此外 ,文章还建议改革刑事被害人对公诉案件的直接起诉权 ,完善司法机关展示有关决定之理由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在外逃型缺席审判中正确适用证据规则,不仅有助于我国境外追逃追赃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有利于被告人的权利保障.然而,既存制度下的证据规则存在适用疑难,包括启动缺席审判的控方证明责任过重、被告人放弃出庭的自愿性推定规则失当、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法律适用不明和域外证据的鉴真规则粗疏.因此,应当基于公正与效率的动态平衡、权利放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