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块小小的电视屏幕,将老年人,青年人和儿童吸引到它的面前。电视文化正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1976年,刘圻开始在甘肃电视台新闻部实实在在走他的路。但他并没有把自己局限于电视新闻这个领域。长期的电视节目实践使他感到,电视节目制作者的一切节目制作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电视意识指导下进行的,正确的电视意识是节目制作活动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电视译制节目是整个电视事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央电视台赵化勇台长1997年对电视译制节目提出一个重要的要求,即电视译制节目要把好引进关、译配关、播出关、评奖关。电视译制节目的发展要继续遵循这个方针。应该说,在译制片评选中获奖的优秀节目正是紧紧抓住这四个关口推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当前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尤其是世纪之交,面临即将进入WTO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的电视事业。对电视人来讲,每个人的肩上都应该有这样一种责…  相似文献   

3.
电视台是以节目为基本单位组织传播的。其传播的节目,按内容性质可分为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艺性节目和服务性节目。无论哪类节目和哪个节目,也无论什么电视作品,其传播在对节目或作品的生产制作和传播中,都把衡量传播价值的高低作为取舍的主导思想,把取得较高的传播价值作为追求的目标。那么,什么是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呢?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国内出版的所有关于电视理论的教科书里,电视谈话节目都被列入“新闻评论”类节目范畴之中。在中国国内所有电视台里,有关这种“脱口秀”(TALK SHOW)节目都是由新闻评论部门或者社教部门来制作。这里,便出现一个问题:在国外,为什么许多电视谈话节目是由娱乐公司来制作的?同时在许多国外电视理论的专著里,人们通常把电视谈话节目  相似文献   

5.
电视艺节目的录制大都是由多台摄录设备一次合成的,他们把每一个艺节目按照人们的视觉欣赏习惯,分割成了各种各样的画面并重新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可看性很强的电视艺节目。由此,也就产生了一个电视行业的专职岗位——导播。导播的任务是要尽一切的能力和手段去实现节目编导们的创意和构思,并且还能锦上添花。他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中要充分理解节目的创意;熟悉节目的形式、内容、舞台调度、灯光效果;熟悉艺术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设置相应的拍摄机位;调动摄像员变换机位、镜头、景别;在体现节目的构思和总体创意下进行镜头的切换和组接。所以,一个节目导播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导播的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低,他的切换直接体现了这一个节目的艺术质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电视证券节目迅速崛起。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上星省级电视台中,90%的台都创办了证券节目。在任何一个城市的有线网中,都能收看到十几个此类节目。一方面,各家证券节目面临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大家都在共同寻求突破方向。因此,分析电视证券节目的需求特点、发展阶段、趋势动态,对于探求电视证券节目的发展方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徐冬青 《青年记者》2006,(10):80-81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多样化,社会宽容度的不断增加,把一个时期具有典型意义的普通人的情感经历推向前台,成为电视的一种表现形式,这就是现在流行的电视情感节目。然而,任何事物的流行都有它的正面意义和反面意义,我们在看到情感节目大行其道的同时也听到了关于这类节目的正反两方面意见。  相似文献   

8.
本城的电视相亲节目全新改版,男女嘉宾近距离接触,一眼相中就坐到一起。娇小的她和帅气的他无论外形还是气质都是场上最登对的一对。她亮了一手绝妙的琵琶演奏,而他,则成为众多场外女观众的关心对象。玩过河的游戏,他和她默契无比。节目过半,在“意向大转身”的抉择时刻,他和她都毫不犹豫地转过身来面对面。  相似文献   

9.
在人们的印象中,电视采访一般是由一个人扛着摄像机拍,另一个采访者拿着话筒出现在画面上的。但是,随着摄像机的摄录一体化和数字化的出现,现在的电视采访只需一个人完成了,他既扛着摄像机拍,同时也向采访对象发问。在电视画面上,记者(主持人)不见了。因而有的学者把这种节目叫做隐性主持人节目。隐性主持人藏身于摄像机之后,既主持节目,又控制现场,是声画同步摄录的操纵者。 在这种节目中,隐性主持人往往采用抓拍、抢拍的手法,站在观众的角度与采访对象“面对面”地交流,最大限度地缩短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较之传统主…  相似文献   

10.
专题释析     
专题释析郭晓冰电视专题片,有人又把它称为纪录片、电视纪录片,电视片和杜教节目。电视专题片是什么?它有什么样的本质特征,它又包括多少种节目形态,以及专题片的写作特点,编辑方法和美学特征等等问题,一直是所有搞电视节目,特别是搞专题节目的同仁急需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电视社教节目曾是我国电视节目以新闻、艺和社教组成的三大板块之一。从50年代末中国电视的产生,到90年代中期中国电视节目走向成熟,许多电视台把电视社教节目的创作作为兴台大计。电视社教节目在数量和质量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评奖种类繁多,等级也不在新闻之下。  相似文献   

12.
办好电视专栏节目的手段之一是设节目主持人。经过近10年的探索实践,我们的电视已由播音员串联节目到播音员参与节目,进而主持人负责节目,初步定上了一条电视主持人节目的新路子。本文试就这一演变轨迹及其发展趋势作一些分析。主持人节目的发展趋势电视的普及,推动了电视专栏节目的发展。迄今专栏节目与新闻和文艺(包括电视剧等),形成了电视节目三足鼎立之势。有位电视台的老新闻工作者,把电视新闻节目比作“头”,把文艺节目比作“尾”,而把电视专栏节目比作“身”。且不论这个比喻是否妥当,但它的确说明了电视专栏节  相似文献   

13.
电视知识竞赛节目作为最富电视特点的节目形式之一,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屏幕。在这类节目中,节目主持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责任和用武之地比任何其它类型的节目主持人都要大,因此,对主持人的要求也更高。许多头一回接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的电视媒体传播技术和制作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尤其在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中更能体现到他的发展速度,虽然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拥有较高的关注度但在节目特点、新闻资源、新闻观点及新闻深度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为了提高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关注度,我们应该创新思路、谋求其发展趋势、加强观众的参与互动及专题节目的深度,提出有建议性意见,把新闻专题节目编排的更有价值,吸引更多观众收看节目。  相似文献   

15.
本期导读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一期增刊,是山东电视台的同志们对工作实践做了大量思考,并利用业余时间奋力笔耕的成果和结晶。总的说来,文章一般都很短小,理论也算不上高深,但因其有感而发,故篇篇都很实在,显得言之有物,其中更不乏有真知灼见者。   韩国强台长在《电视:世纪之交的使命与责任》一文中,突出强调了电视要面向大众的问题。他对当前存在的节目内容贵族化,片面追求所谓高雅,专门迎合部分文化人趣味的危险倾向进行了抨击,并针锋相对地指出,山东电视台要始终把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观众作为自己节目的基本对象。而这正是中国的…  相似文献   

16.
南海 《新闻前哨》2001,(3):38-39
视听天地 外宣节目,顾名思义,就是以对外宣传为主要宗旨的节目。电视外宣节目,则是通过电视这一媒体,把中国介绍给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因而,从传播方式讲,电视外宣节目主要是指那些直接在海外电视台播出或由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的节目,而就节目本身讲,外宣节目既具有一般对内节目的共性,又具有“适合对外宣传”这一特性,而更加注重纪实性,则是电视外宣节目的重要特性之一。 所谓“纪实性”,就是要求我们彻底克服传统模式中那种画面与解说“两张皮”的弊端,更真实、更具体、更客观、更自然地反映生活、反映社会,尽量淡化…  相似文献   

17.
电视屏幕中谈话节目日渐繁荣。我们都知道,谈话节目是从西方电视“talk show”中来的,就有人很聪明地把它翻译成“脱口秀”。其实,一档“脱口秀”一向是可以被分出两个部分的,即“脱口”与“秀”。也可以大致把前看作是谈话的内容,后看作是谈话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谈凤凰卫视中文台《鲁豫有约》主持人的“倾听”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众收视意愿的改变使得能适应这种社会需要的谈话节目开始丰富我国电视荧屏,从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艺术人生》到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鲁豫有约》都着实火了一把。节目成就了主持人,主持人也成就了节目,提起崔永元,人们会想到他的波澜不惊;提起窦文涛,人们会想到他的风趣幽默;提起鲁豫,人们会想到的或许并不是她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电视市场分析、节目评估的指标,眼下收视率具有垄断地位,是当仁不让的权威;从央视到地市级电视台、从电视广告经营战略确定到具体节目的去留,收视率几乎都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于是许多人把收视率看成电视各项指标评估的“万能码”。但笔认为:尽管收视率的作用不可怀疑,而迷信收视率、过分夸大或依赖收视率作用却大不应该;收视率自身存在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无法独立承担起评估尤其是节目评估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何君  吴明华 《新闻前哨》2006,(12):65-66
“谈话”是人类最普通的信息传播以及交流方式。人类现有的传播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人际传播,一种是大众传播。谈话节目是最能体现两结合的形式。谈话节目起源于美国,电视史学家一般都把NBC的TONIGHT(1954年推出)看成是第一档谈话类节目。经过50年的发展,电视谈话节目已经成为美国电视业的主力军,在节目播出总量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节目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新闻信息类、综艺类、人际关系、心理分析和日常生活类,以及为特殊群体专门设置的谈话类节目等。其中反映私人问题和非常规人际关系的娱乐性节目。是当今美国数量最大的谈话类节目,名的有OPRAH WINFRE,DAVID LETTERMAN和JENNY JONES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