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新的《历史教学大纲》规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出现、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为学生阅读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但在“同盟会成立、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以及辛亥革命社会背景与清末新政”、“预备立宪”之间存在共时态相互联系。这种情况考生也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
一位川籍同盟会员在回顾四川辛亥革命时,曾不无感慨地说:“四川辛亥革命告成,基于同盟会人之艰难缔造,与夫群众之同心努力。”考诸史实,应是不移之言。 群众之能“同心努力”,是与“同盟会人之艰难缔造”分不开的。同盟会人在四川之“艰难缔造”,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革命党人发动的此伏彼起的武装起义;革命党人长期  相似文献   

3.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范围有关“鸦片战争”的规定是:(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过程以上子目与《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子目完全一致。本节内容的重点是: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复习时应学会分析战争发生原因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孙中山创立兴中会;广州起义;章炳麟,邵容、陈天华的代表著作及主张;中国同盟会成立经过;政治纲领;《民报》及三民主义;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及影响。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在教学中是重点,但高考单独在这个点上命题,难度不好把握。《考试大纲》中的“考试范围”是这样规定的:1.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过程(2)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这个子目的写法与现行统一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的三级标题几乎完全一致。那么,在“一纲一本”(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考试大纲一套教材)的情况下,这两节的文字、图片、地图等内容都在命题的范围内。从命题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考文科考试大纲有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规定是:(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革命的进程与背景(3)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这个子目的内容在《世界近现代史(选修)》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表述是这样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照考纲与教材内容,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7.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范围有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规定的子目,与《世界近代现代史(选修)》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子目完全一致。现按高考要求,具体指导如下。关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本目知识精要如下:1.三大战役(1)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改变了苏德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兴中会;广州起义;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及其代表作;中国同盟会及其政治纲领;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相似文献   

9.
彭大军 《历史学习》2005,(11):14-15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大纲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要求掌握以下4个知识点:英法发动侵略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这与现行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材第三节的子目完全一致。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掌握。一、对照《教学大纲》,确立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2.学习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如何理解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原因。二、根据《考纲》要求…  相似文献   

10.
(1)广西新军的创办;(2)广西新军成立伊始,同盟会革命党人就在新军中发展组织,开展革命工作。辛亥革命时期广西的独立,实由广西新军促进;(2)广西新军不能通过武装起义夺取广西政权的原因;新军中同盟会领导人对夺取政权、掌握政权缺乏认识;革命党人政治上的短视,没有明确革命目标;领导新军的同盟会广西支部没有建立一个全省性的统一领导机构;广西革命党人缺乏对会党的正确认识,加上广西旧官僚、旧军阀势力的强大,广西独立后的政权终于落于桂系军阀陆荣廷手中。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由于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社会环境,造就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的狭隘主义思想,使同盟会一成立就充斥着重大的思想分歧。这种分歧集中表现在革命党人对同盟会纲领的认识和革命活动策略等重大问题上。1.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靼,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  相似文献   

12.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大纲》对于“明清时期的文化”的学习,要求掌握以下两个方面的知识点:一是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二是明清时期文化的主要成就。这与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古代史》选修教材第六章第七节的子目完全一致。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笔者认为应该做到既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又能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根据考纲要求,阐析教材内容(一)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第十章第三节《各地的反清斗争》,教材内容较概括,但头绪较多。如何把课本所述史实讲清楚,并把内在联系揭示出来,使学生得到完整的历史基础知识,处理比较困难。现将我讲述本节课的体会介绍于后。一教材分析本节共包含三部分内容,清政府的“预备立宪”;革命派和立宪派的斗争;各地的武装起义。主要说明辛亥革命前夜,社会矛盾十分严重,革命形势巳经成熟,临近总爆发的时机。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腐败的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驯服工具。  相似文献   

14.
高考文综考试范围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规定的子目,与《世界近代现代史(选修)》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子目完全一致。如何按照高考的要求进行复习,下面的指导或许对你有所帮助。关于"慕尼黑阴谋"1.阅读地图《二战前法西斯德国的扩张》,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坐标(可以德国为中心)掌握下列史实:德军进入莱茵区,德国占领奥地利、占领苏台德地区、控制捷克斯  相似文献   

15.
同盟会成立前后,革命派形成两种基本的武装起义战略,即华南沿海起义战略和雄踞一省与各省纷起战略;从反清起义的历程中可见,两种战略在实施上由侧重前者逐渐向侧重后者转移,武昌起义正是后一种战略的代表性例证;资产阶级武装起义战略兼受中国传统农民战争方式和欧洲城市革命模式的双重影响,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6.
早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孙中山提出了以攻占北京为上策的“中央革命”战略思想,革命党人前往京津地区积极活动,建立革命组织、运动新军,1911年10月,第二十镇新军统制张绍曾利用清政府举行“永平秋操”之机在滦州发动兵谏。失败后,中下层官兵又在滦州发动武装起义,滦州兵谏和起义合称滦州革命。滦州革命与武昌起义相呼应,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大纲关于本节内容的规定是(3)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对外贸易考试范围与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第六章第四节内容基本一致。本节内容在高考中命题频率很高,而且还有较大的命题空间,在复习中应该引起重视。赋税制度的调整、资本主义萌芽、对外贸易应是复习的重点。在复习本节内容时,一方面要注  相似文献   

18.
1894 年革命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兴中会成立, 五年之后即1900 年他们才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张报纸《中国日报》, 究其原因在于革命派在办报意识、人力财力、受众群及政治环境等方面, 都不具备相应的条件; 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主观方面, 即革命派优先考虑武装起义, 将武装起义的重要性置于革命宣传之上。  相似文献   

19.
2005年高考《考试大纲》中的"考试范围"有关"辽、夏、金的建立与宋辽、宋夏、宋金的和战"规定如下:(3)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契丹的兴起和建国宋辽的和战西夏的建立宋夏的和战(4)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金的建立辽和北宋的灭亡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以上子目与现行高中统一教材《中国古代史》(选修)第五章第四节、第五节的子目完全一致。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是中国古代史上复杂的内容之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时期,泛长三角地区发挥了中国其它区域无法替代且难以比拟的作用。上海一度成为革命党人活动的中心,苏浙皖三省创办的宣传革命的报刊和学堂在国内占有绝大的比例;三省留日学生最先从事建立革命组织的活动,泛长三角地区的光复会、岳王会等革命团体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还建立了许多同盟会分支机构;三省革命党人为发动武装起义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岳王会发动安庆马炮营起义最先开创了以新军为主力的武装斗争模式;在响应武昌首义方面,泛长三角地区在整体上居于全国的前列,江浙资产阶级促成了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