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郗锋  魏菲菲 《陕西教育》2007,(7):42-42,55
陈式太极拳弹抖发劲的技击原理 1.弹抖发劲概述.太极拳的核心是技击,技击的核心是劲力.在陈式太极拳中,人体发出的力分为肢体力、气力、念力;将太极拳运劲发力的过程分为产生、运行和发放三个阶段,并根据劲力在三个阶段中的不同特征,将太极劲转化为爆发力发放出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抽取50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太极拳锻炼,通过测试身体形态、素质、机能等综合指标,对太极拳干预前后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进行半年的太极拳锻炼之后身体的形态、素质、机能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改善.结论:进行太极拳锻炼可以改善老年人的体质健康状况,对预防老年人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的发展源远流长,练习者中以老年人居多.文中对老年太极拳练习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老年人练习太极拳的优点及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今后进行体育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运动是健身锻炼的有效形式和手段,以膝关节弯曲半蹲式的姿势运动为主,如不注意膝关节保护很容易发生损伤,该文就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膝关节生理解剖特点和运动生物力学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在练拳过程中应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特别是对膝关节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心理及生理测验研究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以进行太极拳锻炼3年以上(含3年)的老年人和无锻炼者进行横断面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太极拳运动不仅在心理上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从生理上增强了躯体感觉、肌肉力量、身体柔韧性和协调反应的能力,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从长期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膝关节的损伤比较高。本文就大学生在太极拳运动中,导致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使大学生了解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造成膝关节损伤原因,从而避免造成膝关节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合肥市128名长期参与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太极拳锻炼组)和105名没有接触过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普通组)进行身体自我知觉、整体自尊和主观锻炼体验3种心理问卷调查比较,并分析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心理效益的影响。研究显示:老年人有规律地参与太极拳锻炼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依据短期和长期效应,老年人适合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每周太极拳锻炼3~4次、每次太极拳锻炼时间持续30~60分钟和“与朋友一起”参与太极拳锻炼形式对老年人健心效果较好。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心理效益具有积极影响,依据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从太极拳运动规律、运动负荷、锻炼频率及持续时间等方面制定方案,并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传统哲学范畴探析太极拳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进一步探析中国传统哲学对太极拳基础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太极阴阳学对太极拳的产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太极拳哲理思维的基础.太极拳是一种自然规律形成于客观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太极拳的作用在于全面地促进人的身体、思想、精神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精髓与需要。中国传统哲学与太极拳的关系,有很多东西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今太极拳运动以其独特的健身、养身功效,越来越受世人所瞩目.习练太极拳对老年人心血管、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实地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周口市太极拳在中老年人活动中开展的状况作了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太极拳在周口市中老年人活动中已达到一定规模,有相当广泛的基础;中老年人长期坚持锻炼可以增强身体体质、防病治病,减少"空巢"的现象,改善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统计法,将太极拳对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许多研究表明,太极拳对心肺功能有较大的影响:长时间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中老年人练习太极拳与导引养生功的健身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揭示两者在健身效果上的异同,从而为中老年人选择适宜自己的健身方式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然后用spss10.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太极拳的健身作用明显;导引养生功治病作用明显.结论:太极拳更适合有健身需要的广大中老年朋友;导引养生功更适合有身体疾病的中老年朋友.二者都能帮助中老年朋友提高身体素质,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一项运动,正确认识太极拳的当代价值功能是关系到其发展方向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其对习练者心理作用的探讨,揭示出太极拳对失眠的预防与治疗价值,以期引起失眠者对太极拳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对长期坚持参加太极拳运动的中老年女性血清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活性进行测定,同时测定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结果表明:(1)长期有规律的太极拳运动可以提高中老年女性肌体NOS活性,可以促进NO的生成。(2)长期有规律的太极拳运动可以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老年人的健身锻炼方兴未艾,大多数人只根据兴趣、爱好和体力状况选择自身的锻炼方式,而由于缺乏对各种健身项目的了解及科学的指导,不少人不断改换锻炼项目,以至收效甚微,基于此,为更好地指导中老年人进行锻炼,就许多健身项目中,太极拳与健身慢跑对中老年人心血管功能、心肺功能的影响,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6.
对长期坚持参加太极拳运动的中老年女性的血清一氧化氮及其合酶(NOS)活性进行测定,同时测定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脂(TG)、血糖(GLU)。结果表明:长期有规律的太极拳运动可以提高肌体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在预防中老年女性血糖升高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与瑜伽都是东方文明的产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各有异同,但在近代瑜伽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优于太极拳的发展。从文化底蕴、健身原理、套路组成、推广定位等方面对太极拳和瑜伽进行比较研究,从新审视太极拳的发展,认为太极拳应从本质入手进行套路创新;减少外形的复杂性注重内涵推广;改变太极拳定位使太极拳不仅能够在老年人群中得到传播而且能够在青少年人群中得到认可,改变太极拳被称为"老年拳"的误称,从而在全民健身中得到良性的发展,为太极拳的发展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透射出人生哲理和道德光辉,具有东方民族体育的浓厚色彩。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独特的运动形式和理论特色进行研究梳理,阐释了太极拳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关系,认为太极拳以"圆"为核心的动作特点,是太极拳运动保持连绵不断的关键。太极拳以阴阳对立统一为整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在运动中以"刚柔相推"来反映太极拳"攻守进退之象",是一种动静相兼、内外双修、绵里藏针的武技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