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每个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需要别人的鼓励;在出色完成任务后,都渴望别人给以应得的承认。”成年人这样,孩子更是如此。孩子的心理有两个基本需要:被爱与自我价值得到肯定。而鼓励与承认,恰如柔风细雨,滋润孩子心灵,使他们的这两种需要同时得到满足。然而,不少教师常以赞美的语言来影响学生的行为。如:“你做得很好”、“你是一个优秀的学生”,等等。尽管说这些话本意是好的,但它会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自我感觉,引起错位。学生会认为当自己的行为取悦于教师时方可得到赞美,反之则怀疑自身的价值。这样下去,即便学…  相似文献   

2.
<正>我发现,赞美不一定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比如,当学生听到不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赞美时,他们有可能会用出格的行为来否定这个赞美。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不妨少一些赞美,多一些评价。一、多一些对努力程度的评价,少去赞美外表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长相漂亮的孩子,容易引起成年人的第一眼好感。教师新接手一  相似文献   

3.
赞美,一个多么美好的词啊!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赞美一切美好的事物,而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这似乎是人之常情,更别说那些渴望得到教师肯定的可爱的学生了。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深知给予学生及时、正确的赞美,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不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感受到,由于受传统“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坚信“严师出高徒”,很少给学生以应有的赞美。我自己或多或少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对学生的赞美之词不多,特别是对那些表现较差的学生,往往用比较严厉的批评去教育他们,而效果也不是特别好。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激励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赞美学生是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法宝之一。在工作中,恰当地使用赞美语言,适时地对学生给与赞美,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是促使其健康向上的催化剂。正如人类行为科学研究者约翰·杜威所言:“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因此,赞美的恰当运用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当大学生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得到了辅导员老师的赞美,他便明白这样的思想或行为是社会交往中受欢迎的,今后还应该这样去做,从而使自己赢得更多的好感和肯定,此时,辅导员的赞美就达到了应有的教育作用。这种赞美能够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当幼儿的言行符合成人的价值观时,成人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表扬或鼓励幼儿。表扬和鼓励历来被当做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但是表扬如果运用得不当,其弊端也清晰可见。1.易使幼儿形成悦人型人格倾向。教师是幼儿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与态度会被幼儿当做自我评价的主要甚至惟一标准。为了满足自尊的需要,某些幼儿会注意教师的好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取悦于教师。长此以往,这类幼儿容易形成悦人型人格倾向而缺乏独立判断  相似文献   

6.
赏识是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赏识教育是在教育活动中,欣赏、赞许、肯定孩子的能力、兴趣、意愿、动机、行为,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在教育活动中,如何赏识我们的孩子呢? 一、正面表扬孩子 正面表扬就是用积极的语言、动作、表情向孩子表达对他的充分肯定和赞许。 1.直接的语言。当孩子取得成功时,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当孩子屡战屡败时,教师更要用鼓励的语言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教师的直接表扬“你真棒”、“你真能干”、“你很了不起”,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  相似文献   

7.
对于每一个学生,只要你细心和愿意,都可以找到一个赞美学生的理由值得称赞之处。当你抓住每个学生的特长赞美他们时,他们就会感到一种满足,会全面审视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逐渐产生完善自己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他立志要做一名人民教师;他好像不适宜做教师;他真的当上了教师,而且是全区“希望杯”竞赛获得一等奖的青年教师。一1986年。四十中学高中三年级六班教室里,即将毕业的学生们畅谈着自己的理想。团支部委员赵毅说:“我立志报考师范学院,将来做一名人民教师……”话音未落,同学们就议论纷纷。有的赞同,有的响应,也有的提出不同看法。“你神经性耳聋,听不清学生说话,能当老师吗?”“你学习不错,为什么非要报考师范院校呢?”赵毅深沉地回答:“正是由于我耳聋,从小就得到老师们加倍的爱。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我,当我烦躁时他们安慰我,当我苦恼时他们体贴我,12年的学习生活是在老师们的爱河中度  相似文献   

9.
尴尬的父母     
当今的孩子确实是“人精” ,你看 :“他们早早地会爬会走会说外语 ,不足周岁就能拆玩具听电话和使用遥控器……” ,我想 ,如果说年轻的父母们看着自己的孩子几岁便能烂熟游戏机玩残电脑仍然喜忧参半的话 ;那么当他们看见自己的孩子 10岁便开始春心萌动悄悄“恋爱”并开始嫌弃自己时 ,一定是坐立不安、如临大敌的了。可怜的父母们这时才发现自己精心培育的“希望”竟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在高度竞争的现代社会里 ,父母们当然不想使自己的孩子落于人后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父母们的良好愿望 ,于是教他们说外语 ,用遥控器 ,玩电脑 ,…  相似文献   

10.
袁勉 《广西教育》2008,(34):42-43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毋庸置疑,赞美是非常重要的。于是,一时间课堂中的赏识之声一浪高过一浪:“你真棒!”“你真聪明!”“你是永远的成功者!”……许多教师的赞美语言就像在演绎台词,甚至出现了一昧迎合学生的现象。“赞美”成灾,“表扬”泛滥,“赏识”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应试教育搞得轰轰烈烈。”这些仍是当今中国教育的真实写照。然而,透过“考试”,你将会发现背后五张不同的脸!“考试”背后是教师“痛苦”的脸。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不断追求永远是不可能实现的“天方夜谭”式的目标——100%的学生在100%的考试中正确率达到100%。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时刻承受着“考试事关自己的颜面、口袋,甚至饭碗”这巨大的压力。于是,校园内,你会看到教师们面色凝重,行色匆匆。特别是那些毕业班的教师们“,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原本“春光满面…  相似文献   

12.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这么说:“一个舍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的确,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可以见到一些家长不停地抱怨自己的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干什么不像什么”。不知道这些父母在责怪自己孩子的同时,是否想到孩子在你的指责之后会失去自信心,失去自我价值。也许,父母这  相似文献   

13.
教育随想录     
适时地赞美学生,不要轻易伤害他们的心灵。要知道,当你说出“你真笨”时,你有多愚蠢。被你伤害过的人,也许你早已忘了,可是被你伤害过的人永远不会忘记你,他决不会记住你的优点。 不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你都不要自作聪明地喋喋不休,留点时间去听听学生的。要知道,你清楚自己要说的话,可是学生们想说什么,你一点儿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4.
“六一”儿童节,某市市委书记来到学校与孩子们一同过节,学校准备了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当步入会场的市委书记看到学校为其安排的第一排座椅时,就亲切地对随同的领导与教师们说:“让学生坐第一排吧!我们个子高,坐在前面会挡住他们的视线。”说着便请第二排的小朋友坐在为其准备的座椅上,而自己则坐在了第二排。  相似文献   

15.
如何交朋友     
需要知道如何交朋友吗?一个单词:态度!只需要调整你态度中的一些“沮丧情绪”就可以学会交朋友。措施:1.努力去看事情中光明的一面。对每个人微笑,这将向人们展示你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2.要积极并让你的言谈中充满振奋人心的话语。永远不要开侮辱性的玩笑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同时要有礼貌并多赞美别人。3.当散步时要自信,不要表现出懒散的迹象。努力过得开心。4.当你过分多愁善感时要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有分寸而不要显得太随便,人们不会喜欢一个真正的你,并且他们会根据你的表面现象或你拥有的东西来对你做出判断。5.如果有人问你问题,要友好…  相似文献   

16.
我对一些教师的行为、说话与教学等一直抱有看法,不明白这些行为、说话与教学的正面意义,直到我成为一名教师之后。否则,我的心中会误解老师们一辈子,甚至会影响将来教育我的儿女、学生时的心态和方式。这是多么危险的事啊!当我走上三尺讲台之后,我的学生对我的行为、教学方式与语言等所持的保留意见和我过去对我的老师报有的看法很相似。他们对我的不理解和我对我的老师的不理解一样。他们不理解我嗦的一句话:“要态度认真。”为什么每次上课都会说起;他们不理解在他们完不成作业或练习时,为什么会说起他们的父母亲如何的劳累;他们不理解她…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我听了一堂语文课,一位教师在课堂中评价学生的语言大体有这么几种:“表扬表扬他(她)”“很好!”“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读得真有感情!”“你听得真仔细!”如果学生第一次听到上课老师表扬他(她),他(她)会十分高兴,但次数多了,学生听了便会毫无感觉,还有可能失去激励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评价学生的语言应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我觉得教师评价的语言应充满爱心、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尊重、充满信任、充满着幽默与风趣。  相似文献   

18.
“你会喜欢每一个学生吗?”——当你面对这样的提问时,你会怎样回答呢? “我肯定会喜欢每一个学生!”——大概所有的教师都会这样毫不犹豫地响亮回答。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两种现象给老师们多少担心、多少困惑、多少欣喜与多少思考啊!  相似文献   

20.
当一些教师还在家享受早餐时,不少学生却已在教室里认真地早读;当一些教师在会场上交头接耳时,学生们却在课堂里全神贯注地听讲;当一些教师穿着花里胡哨地站在讲台上时,坐在椅上的学生却穿着整齐的校服;当一些教师以权威的目光、粗暴的态度、严厉的言语对待学生时,学生却仍以“老师好!”、“老师,您早!”等亲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