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现代思想方法论进行审视,历代注家对《论语》的解读,至少有10多章存在谬误。”华东师大一附中数学特级教师刘定一在一场名为“人文与科学的美丽邂逅——《论语》解读报告会”上语出惊人。刘定一曾在中学教了38年数学,他解读《论语》秉承了乾嘉学派严谨的治学风格。并以其深厚的数学、逻辑和系统科学背景,从独特的现代视角对名家的《论语》注释进行内部检测与外部评价,找到了《论语》近20处长期以来被误读的“病灶”。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自徐珂辑录的《清稗类钞》。原题是《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徐珂,字仲可,浙江杭州人,清末南社诗人之一。《清稗类钞》取裁于数百种清人笔记,旁及各种报章材料,记载了从顺治到宣统二百六十八年间的社会情况。《冯婉贞》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八六○年的夏天。  相似文献   

3.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  相似文献   

4.
这是《桃花源诗》前面的小记,一般认为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由于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作者虚构了这样一个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也没有争夺和战乱,人人劳动,共同安居乐业的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表达了作者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当然,这在封建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我国著名的伟大诗人。他家境贫寒,曾经作过祭酒、参军、县令之类的小官。由于他对当时的政治极其不满,四十一岁那年便挂冠归里,一直过着躬  相似文献   

5.
《现代语文》2003,(12):25-25
本文选自《白鹤堂集》,有删节。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从原题看,本文是写给他的子侄们看的,目的在于激励他们立志求学。作者彭端淑(1699-1779),字乐斋,清代四川丹棱人熏有《白鹤堂集》。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难与易可以转化的辩证关系。第二部分(第2~6段),以四川贫富二僧志朝南海的情形作例证,证明只要立志去做,天下就无难事的道理。第三部分(第7段),分析事例,得出人必须立志的结论。这是一篇说理的小品文熏论述的是做学问要靠主观努力的道理。首先扼要地从理论上阐发观点:“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相似文献   

6.
<正>《为学》节选自《白鹤堂集》。作者彭端淑,字乐斋,清代四川丹棱人,雍正年间进士,历任吏部郎中、顺天乡试同考官等职。后辞官家居,讲学于四川锦江书院。本篇的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  相似文献   

7.
《为学》选自彭端淑《白鹤堂诗文集》。这是作者为他的子侄写的一篇赠文,所以,原标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选文有删节。彭端淑,字乐斋。清代四川丹棱人,雍正时进士。晚年主讲四川锦江书院。他一生善学,写得一手好诗文。《为学》就是一篇极好的议论文。不但思想内容积极,而且言亲语切,使人读来心情舒畅。理在事中,事中有情。颇有语重心长之感。  相似文献   

8.
《为学》,选自《白鹤堂诗文集》,作者彭端淑,字乐斋,清代四川丹陵人。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进士,历任吏部郎中,顺天(今北京市)乡试同考官、广东肇罗道等职。后辞官家居,于四川锦江书院讲学,卒年八十一岁。 《为学》是作者写给他的子侄,指示他们如何对待学习的一篇文章。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首”,诗文的量词,通常称诗、词,也有用以称其它文体的,如《昭明文选》,对各种体裁的文章都称“首”。“示子侄”,告示子侄,给子侄们看。其中“子侄”,泛指家族中的晚辈;“示”,“给……看”。课文是节选的,文中用蜀地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注释:“【终鲜】终于没有。”这一注解明显有误。若将“终”解释为“终于”,整个句子怎么翻译得通呢?  相似文献   

10.
《左传》是我国先秦时代的一部文学名著。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录了一些《左传》中的篇章,对学生学习古代汉语与传统文化十分有益。教材中的注释有些不够准确,容易造成误解,现在作些辩证工作,供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师说》注释商榷江苏/李云楼(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一个判断句。课本注释为:“老师,(是)靠(他)来……的。”其一,此文文意不通;其二,句型译错了。“所以……”中,“以”当“用”讲,“所以”表工具、凭借。但是,老师是人,不是工具,所以...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册节选的《边城》一文,对“糍粑”一词作的注释是:“把糯米捣碎后蒸熟做成的食品。”笔者认为此解释有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正确解释为:“把糯米蒸熟捣碎后做成的食品。”制作程序上两种解释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第五册新增《干将莫邪》一文,有几处注释不甚了了。限于水平,不敢专断,谨列举如下以就教于大方。一、“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这句话中的“壮”字,注释为“成年”。夫成年者,人发育成熟之谓也。发育成熟,按传统习惯上的说法,男子一般指年满二十岁。古代男子满二十岁行冠礼,标明已经成年,但并未及壮年(壮年一般指三十岁),故有“弱冠”之说。说赤已“成  相似文献   

14.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人教社实验语文教材初三册注:“(终鲜):终于没有。”显然,这儿把“终”字理解成为“终于”。这个解释是很随意的,编者可能没有经过认真思考。首先,句子形式上不美,破坏了文章的整饬美。“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是一个对偶句,其对应位置上的词“既”和“终”的词性应该相同。“既”是个连词,“终”也应是个连词。最顺畅的解释应该是“既……又”,当成并列来理解,学生基本上不用看注释就能继续通读下去。把“终”解释成“终于”,破坏了原本顺畅的语势,据此可以初步予以否定。更为有力的证据在于语义上…  相似文献   

15.
《师说》: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课本注: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其,指书。这里把“其”解释为“其中”欠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古代汉语》文选的几个注释提出了异议,认为《晋灵公不君》“莫之继”中“之”应释为“第一人称代词,我们”;《齐姜劝文公勿怀安》中“岁”的本义当为“肢解(人或牛作祭社)”;《齐姜劝文公勿怀安》“瞽史之纪”中“瞽史”应释为“偏又复词,义偏史”。  相似文献   

17.
语文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出版、一九九五年第六次印刷本《古代汉语》,词语注释注音或以俗读替代规范读音,或于多音之中误以他音代此音,或以偏旁读音代该字词本来读音等等;释义亦有失检之处,要其类例,一对词的固有意义与上下文中具体意义的关系把握不准,二对词义引申还是通假分辨不清,三对古代字形讹变未有觉察,四对古代文化常识偶有混淆等等。为丰富学员阅读,并给教材编写者提供教学反馈,本文试逐一辩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严薇青先生为1981年齐鲁书社版《老残游记》所作的注释提出了商榷质疑。  相似文献   

19.
《木兰诗》在我国古代浩瀚的诗文之海中,可谓一颗灿烂的明珠。它歌颂劳动人民,揭露战争残酷的鲜明主题与朴素、优美的艺术风格,对后世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年代久远,有关木兰的考证,至今众说纷纭,甚至连诗中个别语句,课本编者的注释也有可商榷之处,这样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就个别语句试作如下分析。一、"唧唧复唧唧"与"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历年来语文课本及教学参考资料,对"唧唧"一词有下面三种不同的注释:"虫鸣声"、"叹息声"、"织机声"。虽然这三种注释,前人皆有所阐发,但由于古今语言、文字、生活习俗发生了变化.在今天的教学中,究竟以哪种注释较为妥当,这是值得研究的。"唧唧"这一象声词作"虫鸣声",根据生活见闻,只能表示"蟋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