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摄影记者”与“记者”的关系 “摄影记者”是以摄影为报道手段的记者。也就是说,“摄影记者”的角色首先是记者,然后才是摄影。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都是记者,他们各有不同,前者以摄影为报道手段,后者以文字为报道手段。现在的问题是,相当多的摄影记者对“摄影”角色的意识很强烈,而对“记者”角色的意识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2.
雷开太 《新闻界》2000,(3):48-48
摄影记者以摄影的手段 ,图片形象传播新闻信息作为己任 ,因此摄影记者本身又是社会特定的角色 ,同时又肩负社会赋予的特殊的职责与使命。摄影记者应时刻关注社会 ,反映社会 ,服务于社会与广大读者。摄影记者的职责意识要求记者必须按照新闻摄影特点和拍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心态。摄影记者的职责意识表现为新闻意识、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新闻意识。摄影记者首先应想到自己是一个新闻信息的传播者 ,党的政策的宣传者 ,时刻不能忘记自己是一个新闻记者 ,与文字记者一样 ,同样是传播新闻 ,只是传播新闻信息采用的工具和方法不同 ,对新闻信…  相似文献   

3.
时至今日,中国新闻摄影蓬勃发展,激烈的报业竞争,读者阅报口味和品味的提升,带来摄影记者视觉观念意识的巨变,一幅新闻图片如何去拍?应该说,这是老问题,新探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摄影记者赴南斯拉夫战地采访,是中国记者的光荣,将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光辉一页。今年3月24日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借科索沃危机悍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进行空袭,震惊了世界。空袭行动一开始,中国新华社迅速作出反应,派出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赶赴南斯拉夫战地采访,几乎天天向国内、国外发出战地新闻照片。中国新闻摄影记者在外国战地采访,这是中国记者的光荣,是中国新闻事业、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标志,是中国改革开放、国力增强的标志。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闻摄影研讨会上,大家讲到“荷赛”,讲到中国新闻摄影如何走向世…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和文字报道应是相偕共振的两翼,文字、摄影并重也是本刊的宗旨之一。改革的现实需要改革的新闻,新闻摄影如何更真实、自然、生动地纪录、反映现实?中国新闻摄影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优势?发展趋势如何?怎样适应世界新闻摄影的潮流?它需要摄影记者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2月6日,20余名首都中青年摄影记者聚集在《中国记者》编辑部,切磋思想、交流看  相似文献   

6.
读图时代,图片为报纸吸引更多的读者,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给摄影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多拍新闻照片,多拍新闻摄影精品,以满足报刊的需要。“阵地”意识守“土”有责作为摄影记者,特别是作为一家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24日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借科索沃危机悍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进行空袭,空袭行动一开始,中国新华社迅速作出反应,立即派出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赶赴南斯拉夫战地采访,几乎天天向国内、国外发出战地新闻照片。中国新闻摄影记者在外国战地采访,这是中国记者的光荣,是中国新闻事业、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标志。想那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闻摄影研讨会上,大家讲到“荷赛”,讲到中国新闻摄影如何走向世界的话题时总是望洋兴叹。那时每当世界上发生地区冲突、发生战争时,我们国内的报纸采用的照片大部分是通过新华社播…  相似文献   

8.
李松霖 《新闻传播》2022,(14):176-177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为电视新闻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渠道与载体。同时,对电视新闻摄影技术与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当前,我国电视新闻摄影记者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养成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基于融媒体环境,分析电视新闻摄影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提出加强新的摄影方法学习、拓宽电视新闻摄影途径、进行专业化的摄影培训,从而构建电视新闻摄影创新意识新思路,提升电视新闻的摄影质量。  相似文献   

9.
杨晓东 《新闻实践》2014,(12):61-64
如今,视觉新闻已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日益走俏,年轻摄影记者已经成为报纸新闻摄影的主力军。年轻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思想活跃,身手敏捷,一大批优秀的年轻摄影记者脱颖而出。不过,新闻摄影入门容易,提高难,在自身的摄影业务有了长足发展之后,年轻摄影记者大多有力不从心之感。这样的现实背后有很多原因,但最为要紧的,应是职业精神和职业意识的相对缺乏,这是年轻摄影记者所普遍面临的"职业软肋"。  相似文献   

10.
方安宁 《新闻传播》2009,(12):56-56
本文以框架理论分析“荷赛”(世界摄影大赛WPP,因在荷兰举办所以得名“荷赛”),在50多年的评选中构建的新闻摄影架构.并分析架构的新闻摄影框架如何影响当代中国的新闻摄影记者.并在我们的新闻摄影大赛中有影射。  相似文献   

11.
孔静 《今传媒》2012,(9):108-109
从报业集团向传媒集团全面过度的大转变时期,新闻摄影同时也面临着网络传媒的迅速普及、全民数码摄影的大力普及等现实。摄影记者正面临着新挑战,该如何应对?机遇何在?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责质,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证实,反复提升素质意识,方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形势需求,才能提高了自身的职业生存发展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称职的摄影记者,才能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扬长避短,从容应对;在实践中,稳定生存,成熟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88年初,世界新闻摄影作品展览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人潮涌动,以至于展板都被挤塌。这次展览给中国新闻摄影界以巨大的冲击,拓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看到了中国新闻摄影与世界新闻摄影的差距。这之后,许多摄影记者便把目光瞄准了“荷赛”,力求在更高层次上去理解和把握新闻摄影。力求得到世界的承认。 1989年,中国137名摄影记者自己选送了600幅照片参加第3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参赛照片数量仅次于美国,但却全军覆没,无一人获奖。这两年,虽不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佳作从何而来?综观新闻摄影史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基层是佳作之源。那么,摄影记者如何强化基层意识呢? 一、深入基层,既要身入更要心入 由于拍摄新闻照片有别于文字记者的采访,因此有人认为摄影记者无需像文字记者那样“挖”新闻,关键是“抓”瞬间。摄影记者下到基层能不能“咔嚓”一声,拍完走人?要不要心入? 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强化摄影记者的基层意识,除了下基层,还必须与基层的群众交朋友,上至机关干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时间2月13日18:00,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在全世界摄影人的焦急等待中正式揭晓了。在与国外摄影记者的同台竞技中,本届荷赛上,中国摄影记者会取得怎样的成绩?什么样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时兴的词语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目前在摄影界,“数码相机”是摄影人经常谈论的词汇,是最令人关注的新兴器材,至少对新闻摄影界来说是如此。 数码相机是从90年代初进入我们视野的。记得当初一些新闻单位的头头听了一些公司的介绍后,大多数人感到今后的新闻摄影将被电视摄像所取代,摄影记者的末日将要到了!此后,我们不停地听说外国的摄影记者如何使用数码相机,经常听外国厂商介绍数码相机的好处和不断的技术进步。1995年,一位推销数码相机的外国大老板疑惑不解地问我:“中国的摄影记者为什么对数码相机如此冷漠?甚至是无动于衷?用数码相机既可以免去购买胶卷的支出,又可以大大提高时效,为什么没有一个中国新闻摄影记者使用数码相机?”到了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极少数配备了数码相机的中国新闻单位竟然出现了摄影记者极不情愿使用数码相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全民摄影时代,随着摄影主体的不断扩大、大众摄影水平的不断提升、影像传播数量的不断增多,摄影记者的职业空间受到多方挤压,职业价值受到普遍质疑,职业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社交媒体浩瀚的信息海洋里,摄影记者如何让作品更加夺目,如何应对职业挑战、突破职业困境是文章研究的出发点.文章认为,摄影记者应该从单一的影像拍摄者转变为视觉新闻的报道者、众包生产的组织者、个人品牌的营销者和网络节点的连接者.  相似文献   

17.
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优势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数字摄影向传统意义上的摄影方式和理念发起了挑战,同时也强烈冲击着每一个从事新闻传播的摄影工作者.1986年,柯达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电子感光材料(CCD),1991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从此人类摄影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不到20年的时间里,随着数字化摄影技术迅速发展,高清晰度、像素在千万以上的专业数码相机,已经握在了全世界专业新闻摄影记者和普通摄影爱好者的手中.  相似文献   

18.
新春佳节之际,一个喜讯传遍了中国摄影界:山东画报社《新闻图片周报》摄影记者李楠,以一幅题名为《聊城少儿杂技学校》的作品,摘取了荷兰第3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艺术类(单幅)一等奖的桂冠。这是继1987年杨绍明的《退下来以后的邓小平》(系列摄影)在第31届“荷赛”上获得新闻人物系列三等奖。实现中国摄影记者在“荷赛”零的突破以后,又一位中国摄影记者获取的最高奖次。  相似文献   

19.
新春佳节之际,一个喜讯传遍了中国摄影界:山东画报社《新闻图片周报》摄影记者李楠,以一幅题名为“聊城少儿杂技学校”的作品,摘取了荷兰第3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艺术类(单幅)一等奖的桂冠。这是继1987年杨绍明的《退下来以后的邓小平》(系列摄影)在第31届“荷赛”上获得新闻人物系列三等奖,实现中国摄影记者在“荷赛”零的突破以后,又一位中国摄影记者获取的最高奖次。  相似文献   

20.
黄龙 《青年记者》2017,(30):71-72
在所有摄影报道类型中,新闻人物肖像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和形象价值,对摄影记者要求很高.近年来,我国新闻摄影水平提高很快,优秀摄影作品常在国际影赛中获奖,但在肖像类比赛中很少有所斩获.如著名的“荷赛”肖像类获奖作者中就鲜见中国摄影记者的身影,其拍摄难度可见一斑. 2017年4月10日,第101届普利策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在摄影类别中,《芝加哥论坛报》摄影记者E.Jason Wambsgans拍摄芝加哥枪击案生还男孩的《芝加哥枪击案后的男孩》作品荣获普利策专题新闻摄影奖(Feature Photography),再一次让全世界观众见证了新闻人物肖像摄影的魅力.如何拍好新闻人物肖像?优秀新闻人物肖像摄影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本文通过对2017年普利策专题新闻摄影获奖作品在塑形、达意和传神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抓住新闻人物肖像摄影的关键,为提高我国新闻摄影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