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受石油产品污染土壤中筛选出5株石油降解菌,并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石油降解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其中KF-2、KF-4两株菌均为微球菌属Microrococcussp.),石油降解能力较强,其单菌落接种20天后石油降解率分别可以达到76.21%、74.82%。在对这两株菌的降解特征的进一步探究中发现:KF-2菌株在NH4NO3作为氮源的条件下石油降解率较高;而KF—4在(NH4)2SO4作为氮源的条件下石油降解率较高。环境pH为7时,KF-2、KF-4的石油降解率都最高。混合菌的试验表明,KF-2、KF-4混合菌的降解效果明显好于各单菌株接种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NH4)2SO4为唯一氮源,经富集培养、平板涂布分离及平板划线纯化、摇瓶复筛等方法,从当地养殖池水体中分离、筛选氨氮降解菌。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对其进行归属鉴定,并研究其降解特性。通过对初步鉴定归属为沙雷氏菌属(Serratia.sp),命名为N-2的氨氮降解菌降解特性的研究,得到其最适降解条件:N-2利用(NH4):S04作唯一氮源时,最适碳源为蔗糖,降解温度为32—37℃,pH为7.0。在最适条件下,当NH4+-N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时,该菌培养至72h氨氮降解率可达97.4%。结果表明,该菌为高效氨氮降解菌,这种土著微生物在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降解甲胺磷农药高效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离了一株能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甲胺磷的细菌B-82,经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此菌能以甲胺磷为唯二碳源、氮源和磷源。此菌能耐受240mg/L(以有机磷计)的高浓度甲胺磷。在进水有机磷为60.3mg/L(以有机磷计)、35℃、150r/min振摇72h后,其甲胺磷降解率达72%。B-82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生长PH值为7.5。  相似文献   

4.
基于分离到的2株能完全降解联苯胺的黄孢展齿革菌属,考察外源物质对该菌株细胞生长和降解联苯胺的影响,并对不同温度、pH值、接种量以及不同联苯胺质量浓度对菌株的生长和联苯胺降解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pH7.0、接种体积分数5%、35℃、40h条件下对质量浓度500mg/L的联苯胺的降解率达到了98%;添加不同碳源、海藻糖和蛋白胨能够促进菌体生长;以麦芽糖、酵母粉作为外加碳源时,能够增大OD-16对联苯胺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5.
自LAS 污染区域的土壤中分离出二株LAS 高效降解菌,在LAS 含量为30m g/L 的培养基中,30 ℃培养5d ,LAS 的降解率分别为96 % 和99 % 。经鉴定分别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 .) 和气单胞菌(Aero monas sp .) 。经质粒消除试验表明,二株菌均含LAS 降解质粒  相似文献   

6.
以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两株酚降解菌,初步鉴定属于假单孢菌属和黄杆菌属。两株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为7.0,在低浓度酚的培养基(200mg/L-500mg/L)上生长较好,30℃振荡培养72h酚降解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7.
采用在50 m L三角瓶中定量添加毒死蜱药液和固定化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包埋条件对固定化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降解毒死蜱的影响,最后将固定化条件进行了正交试验的优化。结果表明,游离化菌体的菌龄为20 h对初始浓度为50mg/L毒死蜱的降解率达最高。从降解曲线得出,海藻酸钠固定化菌降解毒死蜱的反应时间为24h时降解率达75.4%;菌体和海藻酸钠溶胶的包埋比为1∶20对毒死蜱的降解率达最高为76.8%;随着成型剂Ca Cl2浓度的增大,固定化菌对毒死蜱的降解率先上升后下降,Ca Cl2浓度为2%对毒死蜱的降解率达最大为82.6%,海藻酸钠溶胶浓度为3%对初始浓度为50 mg/L毒死蜱的降解率达最大为85.7%。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海藻酸钠浓度(A)、Ca Cl2浓度(B)和固定化时间(C)三者对固定化菌降解毒死蜱的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P0.05),影响次序依次为CAB,最优水平分别为海藻酸钠浓度3.0%、Ca Cl2浓度1.5%和固定化时间32 h。因此,固定化蜡状芽孢杆菌对毒死蜱的降解率较高,在毒死蜱水体污染的降解去毒方面具有的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一株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HY-4)对毒死蜱的降解特性。方法:采用UV全波长扫描、灵敏度和添加回收率测定等建立了毒死蜱的定量检测方法,以及通过定量添加毒死蜱和降解菌的方法研究了菌株HY-4对毒死蜱的降解特性。结果:毒死蜱的最佳测定波长为292.0 nm,经验证该检测方法的线性相关性、灵敏度、准确度和变异系数均符合菌株降解毒死蜱残留检测的要求。降解菌HY-4对50.0mg/L毒死蜱的降解率在摇培36 h时达到最高,适量添加葡萄糖能够促进降解菌的生长和毒死蜱的降解,葡萄糖添加量为0.5%时对50.0 mg/L毒死蜱的降解率达最高为88.0%;毒死蜱初始浓度对降解率也有较大影响,毒死蜱初始浓度为50.0 mg/L时降解率达最高为89.6%,然而当毒死蜱初始浓度继续升高时,菌株对毒死蜱的降解率下降,毒死蜱初始浓度为200.0 mg/L时,降解率下降至59.3%。结论:降解菌HY-4对毒死蜱的降解能力较强,在毒死蜱污染水体等的微生物降解方面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9.
以大庆油田污染土壤为对象,通过血平板、油平板、摇瓶发酵筛选出了1株高效烃降解菌M。原油摇瓶发酵实验表明原油的降解率为57%。该菌株能够产生大量的活性物质,经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其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为脂肽类化合物,该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理化性质显示它能使发酵液的表面张力从56.1 mN/m(CK)降低为32.3mN/m。排油实验、油水乳化稳定性测定表明该菌产生的表面活性剂能具有较强的乳化原油的能力,展现了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优良菌对原油降解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原油为唯一碳源,从长期被石油污染土壤的浸泡液中分离、筛选出二株降解原油的优良菌SY4和SY6,初步鉴定为:SY4和SY6为芽孢杆菌属;通过降解性能实验的研究得出:2株菌对原油都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在摇床实验中,单一菌株在5天后的原油降解率都高于60%.摇床实验和静态曝气实验都得出:SY6的降解能力比SY4强.实验研究结果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生物基础.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study, we isolated an environmental clone of Ochrobactrum intermedium, strain 2745-2, from the formation water of Changqing oilfield in Shanxi, China, which can degrade crude oil. Strain 2745-2 is aerobic and rod-shaped with optimum growth at 42 °C and pH 5.5. We sequenced the genome and found a single chromosome of 4 800 175 bp, with a G+C content of 57.63%. Sixty RNAs and 4737 protein-coding genes were identified: many of the gene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degradation, emulsification, and metabolizing of crude oil. A 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is with related clinical strains (M86, 229E, and LMG3301T) showed that genes involved in virulence, disease, defense, phages, prophages, transposable elements, plasmids,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are also present in strain 2745-2.  相似文献   

12.
以F3(Trichodermasp.)、F5(Aspergillussp.)、F6(Aspergillussp.)为石油降解菌,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温度、石油浓度、振荡速度、初始pH、菌液投加量对各菌降解石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对各微生物降解石油以及它们自身的生长都有较大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各单菌降解石油的最佳单因素条件.为利用微生物治理石油污染环境提供了一些基本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3.
原油破乳剂能够破坏原油中油和水的乳化状态,促使油水分离,对原油进行脱盐、脱水,所以破乳剂的选择对脱后含盐的合格率有直接的作用。通过对原油破乳剂的改进,使脱盐原油的合格率提高到98%,降低了能耗和加工成本,满足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从楚雄采集核桃样品,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以德氏孺孢、链格孢、疫霉、拟盘多毛孢和灰葡萄孢为指示菌,对分离菌株进行了抗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从核桃内生真菌根、茎和叶中共分离得到22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6个属,其中,青霉属和镰孢属为优势类群。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有四个核桃内生真菌菌株(青霉属2株、镰孢属2株)对链格孢有抑菌作用,且抑菌效果较明显。其中属于青霉属的cx13和属于镰孢属的cx09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太湖中成功筛选出一株能够同时降解微囊藻毒素-RR(MC-RR)和微囊藻毒素-LR(MC-LR)的土著细菌MC-LTH11.经鉴定,该菌属寡养单胞菌属,并含有mlrA基因.在含有藻毒素粗提物的培养基中,MCLTH11能够在6 d内将初浓度分别为37.13 mg/L的MC-RR和18.49 mg/L的MC-LR完全降解,并且降解速度受到pH值、温度、初始微囊藻毒素浓度和培养基种类的影响.此外,MC-LTH11能够在1 d内完全降解太湖水样中的微囊藻毒素.研究结果表明,寡养单胞菌MC-LTH11具备对微囊藻毒素污染水体的修复能力,并可能是太湖水华爆发后微囊藻毒素降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原油中的氯以无机氯和有机氯的形式存在,无机氯主要是存在于原油中的无机氯盐,有机氯主要为原油固有以及在原油开采、处理、运输等过程外加助剂所带人的含氯化合物。电脱盐工艺可脱除大部分无机氯,但基本不能脱除有机氯。含氯化合物在原油加工过程中会发生降解反应产生氯离子而腐蚀设备,也会使催化剂中毒,降低催化剂的活性。消除原油中氯的危害的主要防护措施有优化操作提高脱盐率、加强注剂工艺防护、提升设备材质等。分析研究原油中的含氯化合物类型、分布及分解规律、相应的防护措施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沈抚高凝原油加热降凝输送存在的能耗过高的问题,进行了添加降凝剂的降凝输送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添加降凝剂CN1—6H的质量浓度为100mg/L,热处理温度为80℃时,降凝幅度达10℃;同时还可改善原油的低温表观流动性,降黏率达20%;降凝剂CN1—6H性能稳定,可以满足降凝降温输送的要求,减少燃料油费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