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是一份不断感悟的工作,在感悟中不断积累经验,在感悟中不断提升自己,在感悟中启迪孩子们的思想,在感悟中与他们一起成长。在几年的教学生涯中,与孩子们有太多的故事,开心的,不开心的,自认为成功的、不成功的,委屈的、难过的……所有的种种都让人获取一份由衷的感悟。对于一些品学兼优的,自然是愉悦的,对于那些所谓的后进生,定是感悟颇多,若是他们因你而有所改变,那更是开心无限。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中,“读中感悟”是常用的手段之一,但由于“感悟”没有实在的衡量标准,多数走向了泛化与随意.只有明确了感悟的指向,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悟义、悟象、悟情、悟旨、悟境、悟言、悟韵、悟式、悟法、悟体这十种方式,才能实化感悟,提高感悟的效度.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中,“读中感悟”是常用的手段之一,但由于“感悟”没有实在的衡量标准,多数走向了泛化与随意.只有明确了感悟的指向,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悟义、悟象、悟情、悟旨、悟境、悟言、悟韵、悟式、悟法、悟体这十种方式,才能实化感悟,提高感悟的效度.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自我感悟,自我感悟是生态化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可通过过程体验、自主探究、优化策略,让学生感悟数学的理趣、情趣与意趣等。  相似文献   

5.
王莉 《教师》2012,(6):75-75
如何对文本进行解读和感悟呢?对文本的解读与感悟从某种意义上就是面对文本时的“入”与“出”过程。“入”就是解读文本,就是走进文本,充分与文本“对话”;“出”就是感悟,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文本实现真正的参与、真情的体验、真切的感悟,完成对文本阅读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6.
孙玉涛 《成才之路》2010,(17):40-40
感悟能力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心有灵犀一点通"所指的其实也就是感悟能力。感悟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智商、知识层次乃至外界启发都有一定的关系。一个人的感悟能力并非天生,是后天可以培养的。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习是一个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与个体感悟的动态、发展的过程.感悟教学应是理想语文课堂的应然选择.感悟教学是指在教学场域内,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感知体验,积极激发学生的情感联想,促使学生通过感悟和体验来获取语文知识与间接经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进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的一种整体性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在语文实践教学中,可以采取引导学生感悟学习的措施:涵泳品味,以读促悟;创设情境,激发感悟;联想想象,深化感悟;鉴赏点评,升华感悟.  相似文献   

8.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文章从各个方面写了他与地坛的关系,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本文将从静读生活、敬畏生命、走进心灵、无尽感悟四个方面对《我与地坛》进行解读,使读者真正走进史铁生,感悟他给我们的生命启示。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从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正确理解感悟的含义)、内培与外养的结合(培养感悟能力的方法与途径)两方面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感悟就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景的内蕴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感悟能力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对小学高段的学生来说,培养感悟能力尤为重要。下面以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为例,谈谈用想象画面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其中,感悟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标尺,老师教给学生打开语文知识宝库的钥匙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但体验与感悟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一种思维活  相似文献   

12.
《草原》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抓住文本,让学生通过文章优美的语言加深与文本的对话,感悟草原的静态美;通过推敲文本的词句加强与文本的对话,感悟草原的动态美;通过感受课文的情境加强与文本的对话,感悟蒙古族人民的心灵美;通过领悟课文的感情深化与文本的对话,感悟蒙汉之间的感情美;通过感受语言的魅力深化与文本的对话,感悟祖...  相似文献   

13.
正感悟能力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感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在语文课堂上,训练感悟的能力,培养感悟的方法,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目的之一。只有掌握了感悟能力,学生才能借助课文这个载体,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感悟”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我们除了在语文课程文件、语文研究文章等书面用语中常常见到“感悟”.就连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每每能听到老师对学生讲“你感悟感悟”。当然.与训练不同,某项语文训练。训练—怎么做、训练二怎么做是可以教的.但感悟—怎么做、感悟二怎么做却并不那么好教.有的甚至是无法诉诸言语的。因此。运用之妙,存乎于心。  相似文献   

15.
感悟一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出现在新大纲、义教课标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见端倪,而且还日益显著而深远。但是新大纲、义教课标仅提概念,未作详说,本文顺着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思路据以推断、演绎出它们的应有之义。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一份不断感悟的工作,在感悟中不断积累经验,在感悟中不断提升自己,在感悟中启迪孩子们的思想,在感悟中与他们一起成长。在几年的教学生涯中,与孩子们有太多的故事,开心的,不开心的,自认为成功的、不成功的,委屈的、难过的……所有的种种都让人获取一份由衷的感悟。对于一些品学兼优的,自然是愉悦的,对于那些所谓的后进生,定是感悟颇多,若是他们因你而有所改变,那更是开心无限。  相似文献   

17.
袁廷顺 《考试周刊》2014,(97):44-44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学生的阅读感悟甚至创新感悟,要形成学生的创新感悟,就必须解决好学生阅读创新的问题。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作者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认为只有处理好文本资源与课程资源、教师引领与学生自主、自主探究与合作探求的关系,才能强化学生阅读创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赵斌 《教学与管理》2022,(23):62-65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课堂作业因反馈与评价的实时性,对促进学生感悟数学思想起着关键性作用。设计帮助学生突破数学思想本原问题的基础性课堂作业、体验数学思想多样方法的开放性课堂作业、评价数学思想感悟水平的创造性课堂作业、促进数学思想深度感悟的反思性课堂作业,能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思想的潜意识、明朗化、深刻化、内生化阶段,逐步深化对数学思想的感悟。  相似文献   

19.
本轮课改倡导并力行在特定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刘德润、张宏宇同志敏锐地抓住这一课改核心要旨与趋势性方向,将首次为我们系统展现情境感悟化教学的独特魅力。情境感悟化教学从学科实际出发,用典型事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与体验感悟,激起师生情感共鸣。本刊特别策划思想品德情境感悟化教学系列文章,分期陆续从四个方面向读者介绍情境感悟化教学,以引发广大教师对此深入探究,开创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新路径、新天地、新愿景。  相似文献   

20.
丁然 《教师》2013,(6):65-65
感悟就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的内蕴产生一种顿悟性认识。感悟能力的高低与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感悟有哪些主要途径呢?现一陈管见。一、在阅读中感悟语文教师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感悟能力具体可按"读、思、品、悟"四个阶段。"读"即解读文体;"思"就是理解文体的内涵;"品"要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和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