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鲁迅小说的蕴藉美薛伟布封曾说:“一个大作家决不能有一颗印章,在不同作品上都盖上一颗印章,这就暴露出天才的缺乏。”〔1〕所以,凡是艺术技巧高超的作家,艺术风格往往是丰富多彩的。鲁迅在这一方面就是一位具有卓越成就的艺术家。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手法多样。杂...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是一位具有高度艺术才能的大作家, 艺术个性异常鲜明。他不拘泥于传统的小作创作模式, 善于采撷百家之所长, 又敢于独辟蹊径。他的作品内容扎实, 意境深远, 人物对话、状摩景物, 含蓄凝炼, 富有 “潜台词”和象征意义。本文从他的短篇小说 《白象似的小山》入手, 解析、探讨了作品中富涵的思想意蕴  相似文献   

3.
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后一位大作家是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他一生创作了四百七十多篇小说和二十余部剧本,以“短篇小说大师”的美誉著称于世。他早期作品中的《变色龙》、《万卡》、《普利希别叶夫中士》、《苦恼》等优秀之作为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极为生动的形象。而他的中后期作品《草原》、《乏味的故事》、《第六号病旁》、《带阁楼的房子》、《姚内奇》、《樱桃园》(剧本)、《装在套子里的人》、《未婚妻》等,思想性更加强烈,艺术上也更加成熟了。作品体  相似文献   

4.
五十多年前,柳亚子先生对一九○三至一九○五年日本横滨新小说出版社的一批署名“曼殊室主人”和“曼殊”的著作作过辨证,他的结论是:“《新小说》上的曼殊室主人和曼殊,是麦孟华而不是苏曼殊,请大家不要再上当呀.”对于柳亚子的这一论断,解放以来,虽然没有人直接提出过异议,但在不少文章和著作中却认为,苏曼殊是《小说丛话》的作者之一.他们说:“1903—1904年连载于《新小说》杂志头两卷的《小说丛话》是梁启超、狄葆贤、苏曼殊、侠人等共同创作的一种新体裁”.因而断言:苏曼殊“在《新小说》杂志上留下了宝贵的谈文学的文字”.这就无形中肯定了《新小说》所署的“曼殊”就是清末民初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作家苏曼殊.  相似文献   

5.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他成为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有教无类”的理解和评价,历来都有争议。本文拟就“有教无类”的本义、理论基础、历史作用和局限性等方面作一探讨与辩析,以就教于广大教育工作者。一、“有教无类”的本义“有教无类”这句话出自《论语》,原文是:“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古往今来对这句话的不同解释和争论,分歧集中在对“教”的对象——“类”的理解和对它的历史作用的评价上。宋代朱熹在他著的《论语集注》中解释说:“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也。”朱熹认为,人性本来都是善的,只是由于不同的“气习”薰染,才有性善、性恶之分。如有君子教训,则性恶者也。可以恢复性善。故不论其善类恶类均应予以教育。南北朝的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中,把“有教无类”疏解为:“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皇侃认为,孔子此语本义是教育对象不分“贵贱”,不论“庶鄙”。有些同志看问题不够全面,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写道:“孔丘开设‘私学’,………  相似文献   

6.
调公先生为胡山源老人写的第一篇文章《记山源先生》,刊在《文教资料》1984年第6期(该刊首次编发“胡山源专栏”)。胡老于1988年元旦以92岁高龄驾鹤西去,调公先生的《胡山源先生周年祭》登在1989年1月对日的《扬子晚报》“繁星”,是年第4期《文教资料》又在“胡山源专栏”上重登。两篇文章,读者对象不同,字里行间洋溢着师情和友情。调公先生是山源老人的晚辈,笔者是调公先生的晚辈,诵读两文,我感到:有些人经常相处,往后也就无所谓了,而另一些人一旦与之接触便终生难忘,兴趣爱好、人格力量的吸引,影响到自己…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热情教导有志于创作的青年,要“多看大作家的作品。”“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并引用惠列赛耶夫评述果戈理的话说:“在这里,简直好象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哪,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见《且介亭杂文二集》)。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论语》中“师”字凡十六见,除表示“师旅”、人名、官名(典狱官)、“乐师”之外,尚有四例,向来均被认为,当训作今之“老师”.对此,笔者以为未然,故不揣疏漏,陈述管见,以就正于师友.第一例:“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以下只写篇名)这句话,历来人们都把它理解为:在实行“仁”的时候,即使是老师,我也不对他谦让.为什么不必谦让呢?朱熹的解释就很有代表性.他说:“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所争也,何逊之有.”但是,近人钱穆在《论语新解》中对这句话提出了不同的解释.钱氏说:“疑此师字当训众.盖仁行善举,众皆当任,人各相让,则谁欤任此.故遇众所当行之事,在已尤当率先不复让.”  相似文献   

9.
现代著名作家欧阳山一百五十万字的五卷长篇巨著《一代风流》,惨淡经营了近三十年的时间,终于全部问世,与读者见面,并收入最近出版的《欧阳山文集》.《一代风流》究竟“风流”不“风流”?社会上众说纷纭.我们认为,《一代风流》够“风流”.如果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梁斌的《红旗谱》可称为“是一部党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的壮丽史诗”,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可誉为描写解放战争的“英雄史诗”;那么,欧阳山的长篇小说《一代风流》,也称得上是一部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整个历程的史诗性巨著.它不但形象地反映历史,并较准确地把握和正确地回答时代急遽转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重大问题,塑造出众多的人物典型形象,还充分显示出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民族风格.一 《一代风流》是在“阶级斗争”的腥风血雨中诞生的.当《一代风流》的第一、二卷《三家巷》和《苦斗》出版后,有人矢口咬定这两卷根本不是写所谓“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而是写“儿女风情史”,是“鸳鸯蝴蝶派式的爱情小说”,甚至说它是宣扬“阶级调和”、“阶级投降”,“毒害青年”的作品,是“专为错误路线树碑立传”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庄子》的艺术,前人多有称颂,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全集》第8卷,270页)但《庄子》的内容,则完全反映了没落领主贵族的思想情绪,宣扬虚无混世,使人悲观消极。可以说,它确实体现了“处于没落时期的一切剥削阶级的文艺的共同特点,就是其反动的政治内容和其艺术的形式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对《庄子》思想的批判,尽管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已为人们所重视。然而对于《庄子》的艺术,或推而广之,对于《庄子》一类内容反动而带有较高艺术性的作品应该怎样评价?如果因为内容反动而把它们的艺术性一概否定,这显然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反之,由于肯定它们的艺术性而不加分析批判,不揭露它的那种艺术性愈能起着毒害人民的作用,就很容易在称颂它们的艺术成就时引导人们接受其中的思想毒素。郭沫若同  相似文献   

11.
德国作曲家布格缪勒的音乐创作风格和作曲手法既继承了古典传统,又带有浪漫气息,使得他的作品在严谨中不失优美和抒情。钢琴作品《再会》选自他的《钢琴进阶练习曲25首》(Op.100,No12),这是一首集钢琴演奏技巧、手指训练、情感表达于一体的作品。本文主要从结构特色、情感内涵、演奏艺术三个方面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一向反对习作者迷信《小说作法》之类,主张多看大作家的作品,认为“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这些话不仅强调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且对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也有极其深刻的启示。仔细揣摩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的构思,我们就可以从中悟出一些“应该怎样写”的道理。选定一个最合适的舞台,让主人公在这  相似文献   

13.
巍岩  镇泽 《师道》2003,(11):7-10
著名教育家韩作黎文誉他的《做人千字文》:“德育佳品、文化精品、艺术珍品”。散文大师秦牧称他的《泛舟诲海》是“一部罕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诗》”。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为他的《圣园之魂》作序说,作品“构筑了一座教育管理艺术的金字塔”。著名作家、诗人柯岩撰文说,读他的作品,并以其人物校正方位,“则范者幸甚,作者幸甚,国家幸甚,民族幸甚!”一部记录他的短片开场白:“他从大山的深处走来,坚韧睿智是他的丰采;他向灿烂的未来走去,雍容博大是他的气概……”他在深山教书十余春秋,后调铁岭市教育局拼搏二十余载,捧出几部影响中国教坛的巨作,令教坛文坛为之刮目……  相似文献   

14.
一百多年前,《资本论》问世了.她的创立,是马克思在辩证地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在精神上再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具体的结果.这个再现的“整体”,马克思把它称为“一个艺术的整体”.①马克思在构建这一艺术整体的过程,已把辩证法作为逻辑贯穿其中了,所以列宁说:“虽然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②对《资本论》的逻辑进行探讨,不仅是对马克思的实际纪念,而且对如何创立辩证逻辑科学体系,有重大意义.我们认为从思维逻辑方面研究《资本论》,就是探讨构成整体的思维艺术,其最基本的内容是马克思关于思维上升的理论.下面试就这方面,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诗经》是西周到春秋中叶大约五、六百年间的乐歌总集,是我国古代文学遗产中一颗璀灿的明珠.《诗经》有广阔深邃的思想内容,有生动凝炼的文学语言,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一向被称为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在春秋时代并不叫经,一般称为“诗”或“诗三百”.司马迁说:“古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此后,就有所谓孔子删诗之说.经过史家们考证,此说不足信.但是,孔子大兴诗教,对《诗经》作过重要的评论,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这倒是确实的.本文主要试图从《诗经》的内容、风格、语言和作用等方面,对孔子评诗的利弊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一)古称“诗”有六义,曰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之说,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和《毛诗序》,那时的排列顺序是风、赋、比、兴、雅、颂,概指诗的内容.现代一般人认为,风雅颂是指诗的内容和音乐体例的区分,赋比兴是指诗的艺术表现手法.关于风雅颂,以宋人郑樵的解释较为通俗.他认为,风土之音曰风,朝庭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风是民间歌谣,多为人民大众所作,带有乡土气息.雅是宫庭音乐,是官办的正乐.颂是庙堂音乐.《诗经》共三百零五篇,其中风诗一百六十,来自十五个地区;雅诗一百零五,分大雅和小雅;颂诗四十,包括周颂  相似文献   

16.
杜诗在唐代达到了中国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继承了前代很多的优秀传统,并具有很多新的特征。因此,尽管诗人生前曾经自叹“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南征》),但当他死后几十年内,他的作品便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中唐的三个大作家元稹、白居易和韩愈都异口同声地称赞他。元稹作《唐故检校工部侍郎墓系铭》甚至说:  相似文献   

17.
阿斯塔菲耶夫作为一位具有人类意识的当代著名苏联作家,在其创作中,对人类宇宙世界进行了深刻而有诗意的阐释,他追求自然的和谐与人类的和谐。他的作品《牧童与牧女》是现代人类一曲充满着人道主义的悠扬的“田园牧歌”,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主题魅力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撼,至今仍不失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正>在当代有世界影响的大作家中,尼日利亚作家、198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渥莱·索因卡(1934— )的作品无疑属于最难读懂的。瑞典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拉尔斯·格伦斯坦承认索因卡的小说和诗歌“深奥复杂”,认为他的戏剧“暖昧费解”。美国的研究者奥比·麦达克称索因卡的小说《解释者》是“一部困难的作品”。本恩·林德斯福认为,  相似文献   

19.
托尔斯太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必须首先找到能说明物体准确动作的准确动词”,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鲁迅在用词造句方面达到了千锤百炼、炉火纯青的程度,其中动词的选用就是适例.鲁迅小说根据不同的人物所处的不同的典型环境,恰当地选用了切情切境、符合典型人物性格的动词,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这里仅就《孔乙己》《药》《一件小事》《阿Q正传》中几个跟“钱”有关的动词,谈一点学习体会.通过不同动词的选用,展示出人物悲剧命运的发展的历史.小说《孔乙己》叙写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买酒有两次.第一次写当所有喝酒的人嘲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上新伤疤的时候,“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而当第二次来到咸亨酒店喝酒时,“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一“排”一“摸”,就生动地表现了孔乙己前后生活境迂的不同和精神状态的变化.孔乙己具有特定的社会地位,他虽站着喝  相似文献   

20.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一位伟大作家,作为时代前沿的作家,他的作品无疑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他的剧作深刻反映了“人性”这一主题,也可以说莎士比亚是一位伟大的人学家,他在不同的创作阶段对人性这一主题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本文将以《奥塞罗》这部剧为依据,分析莎士比亚在这部悲剧中所反映的人性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