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向读者呈现了爱米丽小姐充满悲剧性的人生,而玫瑰花在小说中的寓意恰与爱米丽人物境遇的悲剧色彩相吻合,象征了爱米丽的悲剧人生。文章从分析爱米丽的女性形象入手,探求该人物的悲剧色彩,解析它所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并且分析杰弗生镇的人们对爱米丽的态度,从以上三方面探求玫瑰的意象在小说中的寓意。  相似文献   

2.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的死亡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常以其特殊的时间观为架构。在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中,福克纳采用死亡这一手段重新建立并阐释了时间观。通过对爱米丽父亲之死、荷默之死以及爱米丽之死进行解读,可发现福克纳的死亡哲学以及它与其时间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黄鹄 《考试周刊》2007,(36):94-95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福克纳短篇小说,剥离该文特殊的时代背景,福克纳不仅用这篇短小的小说述说一个女人悲剧的一生,也唱响了一曲人性弱点谱出的挽歌。它是献给人性悲剧的一朵血淋淋的带刺玫瑰,在文学的舞台上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光芒。  相似文献   

4.
新批评的批评理论不仅被运用于对诗歌的解读,也可被用来对小说进行剖析。通过细读,运用新批评的象征意义、神话原型、反讽以及张力等批评范畴来对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进行赏析,透过缺失的玫瑰来看福克纳对美国南方爱恨交织的复杂感情。  相似文献   

5.
运用叙事声音和叙事聚焦的相关理论,在尼贝卡对福克纳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中的叙述者身份提出假设的基础上,探讨叙述者的合理身份问题,并对尼贝卡提出的叙述者即是“守护者”一说予以否认,实现对《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叙述者的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6.
从文体学理论入手 ,对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进行解读。其独特的叙事视角、情节建构、象征隐喻 ,在表达情感、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扩展小说的审美维度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充分体现了福克纳在小说创作中注重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 ,使小说的主题思想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7.
威廉·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是二十世纪最出色的短篇小说之一,反映了女主人公爱米丽悲剧的一生。本文拟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其进行解读,认为在《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中,福克纳对小说的结构、情节、语言等进行了“陌生化”处理,增加了作品的审美难度和价值,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8.
福克纳著名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讲述了一个南方贵族小姐爱米丽悲剧的一生。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从爱米丽生活的家庭及社会背景方面进行探讨,可以找到造成爱米丽悲剧一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文学大师福克纳的一篇重要作品。作者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描述了爱米丽这一复杂的艺术形象,展现了美国南方内战后社会历史的变迁。文章简要分析了这篇小说的主题和写作技巧,以期对福克纳的作品起着管中窥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福克纳的小说《献给爱米丽一朵玫瑰花》中描写的爱米丽是一个人性扭曲、孤傲、残忍的形象,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她的生活环境以及她逐步恶化的心理息息相关,爱的失落使她做出疯狂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文学大师福克纳的一篇重要作品。作者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描述了爱米丽这一复杂的艺术形象,展现了美国南方内战后社会历史的变迁。文章简要分析了这篇小说的主题和写作技巧,以期对福克纳的作品起着管中窥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谈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象征意义与悲剧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主人公爱米丽小姐的命运令人同情与深思。从分析爱米丽这一人物入手,揭示该作品的象征意义与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3.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题目耐人寻味--在整篇小说中,居然从未出现过"玫瑰花"一词.这一题目在文本中实为表达福克纳主观感情的媒介,表面上客观地陈述了爱米丽的故事,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待爱米丽悲惨一生的同情,同时对所有被南方传统文化所奴役的女性的悲惨生活表现了人道主义的关怀.  相似文献   

14.
福克纳的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讲述了一个悲剧故事,这个故事是爱米丽小姐的悲剧,也是一个美国南方没落贵族抱残守缺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也是以爱米丽小姐为代表的整个南方旧社会的轰然倒塌的悲剧.  相似文献   

15.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文学大师福克纳的一篇重要鬃这一复杂的艺术形象,展现了美国南方内战后社会历史的变迁.文章简要分析了这篇小说的主题和写作技巧,以期对福克纳的作品起着管中窥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福克纳在其最为经典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用精妙的语言、超凡的想象力向世人再现了殖民以及新殖民的历史进程中美国南方的众生百态。本文用后殖民主义理论解读这部小说,分析作为美国南方文化代表的爱米丽在北方"殖民"统治与文化杂糅的环境之下的身份危机与试图进行身份重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福克纳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女主角爱米丽,通过从不同层面和视角分析探究了导致爱米丽悲剧命运的影响因素。爱米丽的人生是悲苦而凄凉的,其中三个因素影响导致了她的悲剧人生,一是爱米丽所处的家族父权和家长制对她的性格的影响,二是爱米丽所处时代的传统伦理价值观对她的思想的禁锢,三是爱米丽自身畸形的爱情观促使她最终会有这样的一种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8.
焦窈瑶 《文教资料》2013,(31):124-126
诞生于美国20世纪文学大师福克纳和英国19世纪文豪狄更斯笔下的爱米丽小姐和郝薇香小姐都在情场失意后与世隔绝的宅隐中度过了孤独、悲苦的一生,福克纳向爱米丽这朵“枯萎的玫瑰”献上的一朵玫瑰哀挽了南方传统“高贵的灭亡”.狄更斯借郝薇香这位“腐烂的新娘”的浴火赎罪表现了同样作为人道主义者的作家对人性的悲悯,两个女性形象怪诞、阴郁的背后都闪耀着爱与希望的救赎之光。  相似文献   

19.
左依娇 《海外英语》2014,(5):218-219
该文主要从叙事角度分析了美国作家福克纳的著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叙述者特征及其功能,探讨了第一人称叙述者(我们)及第三人称叙述者在小说中的具体应用及二者交替使用所产生的文学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从英美新批评角度切入,对福克纳最著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进行深层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作品的价值,揭示作品的意义,领略作品经久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