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教师的法冶意识和法律知识欠缺.是教育惩罚不能正确实施的重要原因之。许多教师或者把法律禁止的体罚当作正当的教育惩罚手段使用,或者把正当的教育惩罚与体罚混为一谈,谈“罚”色变。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当前在不少教师中存在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欠缺的状况。加强对教师的法治教育,以促进教育惩罚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2.
在关于教育惩罚的种种争论中,能不能、该不该和需不需要对学生进行教育惩罚这三个不同层面的问题,经常被混为一谈,这无疑影响了我们对教育惩罚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教师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欠缺,是教育惩罚不能正确实施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教师或者把法律禁止的体罚当作正当的教育惩罚手段使用,或者把正当的教育惩罚与体罚混为一谈,谈"罚"色变.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当前在不少教师中存在的法冶意识和法律知识欠缺的状况,加强对教师的法冶教育,以促进教育惩罚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与惩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惩罚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教育本质与目的、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均对人的发展提出要求,惩罚是保障教育要求的有效手段。当前,学校教育陷入了惩罚认识的误区。如何走出当前惩罚在教育中的误区,实现惩罚之教育意义,是理清教育手段及方法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勇 《课外阅读》2011,(10):112-112
惩罚教育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不能把体罚与惩罚混为一谈。每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但必须对所犯错误负责任,惩罚可以唤醒学生心中的责任意识,艺术性地运用惩罚,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教育与惩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惩罚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教育本质与目的、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均对人的发展提出要求,惩罚是保障教育要求的有效手段.当前,学校教育陷入了惩罚认识的误区.如何走出当前惩罚在教育中的误区,实现惩罚之教育意义,是理清教育手段及方法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赏识教育大行其道时,我们的教师似乎已经遗忘了教育还应该包含着适当的惩戒,我们的学生似乎也越来越脆弱得受不了任何的批评.目前,社会、家庭、学校中不少人谈罚色变,甚至有些人把"惩罚"与体罚、变相体罚混为一谈,影响了教育者对惩罚这一必要的教育手段的使用,阻碍了对学生的教育程度,影响了教育效果.因此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惩罚的必要性、惩罚与体罚的区别、惩罚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斯金纳的操作性学习理论把影响行为的结果分为四种强化,即正强化、负强化、消退和惩罚。这四种强化在我们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起关键作用。在学生发生了违规行为后,如何运用强化理论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问题从而改正自己的错误是我们深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问题。因此,本文运用操作性学习理论阐述了惩罚与负强化在大学生违规行为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如何利用负强化的思想理论来指导惩罚教育,使对学生的惩罚变得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教育惩罚的有效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惩罚与奖励相对,是广泛存在于学校教育中的一种教育辅助手段。与奖励不同,教育惩罚是一种消极的强化方式。多年来,许多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都认识到了教育惩罚所具有的教育意义,但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惩罚是一种敏感性极强,不无危险的教育手段。”因此,教师在实施教育惩罚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惩罚不当,误入歧途。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实施教育惩罚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正确界定教育惩罚1.教育惩罚的涵义《现代汉语词典》把“惩罚”解释为对个人或集体所进行的指责,旨在控制某种行为。惩罚应用于教育中,…  相似文献   

10.
惩罚行为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儿童施加某种影响,使儿童身体或心理产生不快的行为,其目的是通过不快或痛苦的体验,使学生“不当行为”减少或消失,从而最终达到人性之完善的教育行为。当前关于惩罚的相关讨论中,基本认同惩罚在教育中的警戒与教育作用,认为适度惩罚也是一种爱的表现。是教师的教育权力。主张惩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是有条件的,惩罚应是适度与有限制的。然而由于惩罚实施过程中的非理性特征和对惩罚行为的本质缺乏深入和辩证的理解,实践中容易造成“滥用惩罚”和“谈罚色变”的倾向,使惩罚失去其积极的教育价值和良好的心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