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双减”政策的弹性特征,选取27个省、市、自治区的“双减”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运用NVivo11plus软件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发现:政策具有较大的弹性,表现为鼓励学校创新课后服务模式,并留出了探索作业育人机制的弹性空间;政策的刚性体现为借助量化逻辑,以刚性手段管控压力源。就利益相关者而言,体现为政府以多元共治为基石,形成多部门协同治理格局;学校以质量和公平为宗旨,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地位;社会方面是以全社会共育为愿景,削弱对培训机构的盲目依赖;家庭方面则是以协商性行动为主,具有高弹性的政策执行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减”政策的治理路径,一是针对培训机构的政策,要弹性刚性并存,因时因势渐进调适;二是针对课后服务的政策,要减少乡村地区的政策模糊度,填补政策真空地带;三是省级政策要尽可能多地给出模糊性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2.
黎娟 《西藏教育》2022,(12):57-60
《双减意见》出台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运用多源流理论,系统梳理《双减意见》被提上议程的原因,并探析其耦合逻辑。研究发现,校外教育削弱学校教育的焦点事件及城乡家庭教育投入的指标变化使问题源流凸显。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与焦虑的国民情绪倾向构成政治源流。中央层面的规范性文本、各地方政府对“双减”方案的积极探索构成政策源流。在《双减意见》出台过程中,问题源流不断凸显,政治源流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政策源流的催化下,三大源流有机耦合。其启示是:以问题源流为切口、发挥政治源流的导向作用、拓宽政策源流。  相似文献   

3.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各地方政府积极贯彻落实,涌现出一批具有可推广性的典型案例。对教育部已征集的四批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我国地方政府的创新实践主要围绕“课后服务”“作业管理”“教育教学”“教师激励”“家校社协同”和“其他保障”开展。但结合当前“双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以及长效机制构建的需要,各地在未来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需要提防智能时代下的技术风险、进一步加强学校提质增效路径的政策引导、统筹教师专业发展与“双减”落地协调推进以及完善课后服务的差异化供给机制。通过中央政策吸纳引导和地方政策创新扩散共同完善“双减”政策体系,推进其有效落实落细。  相似文献   

4.
“双减”政策的优化落实需要精准把握民众对于课外补习的真实诉求,提升对于诉求的高质量回应。研究我国课外补习网络舆情对地方课外补习治理政策制定的影响机制,能够为“双减”政策优化落实提供实证依据。基于2008—2019年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数据和不同层级地方政府课外补习治理政策数据,文章利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探究网络舆情对地方课外补习治理政策制定的影响。研究发现,课外补习网络舆情难以及时推动各层级地方政府治理政策的制定,但得到地方政府积极有效回应的课外补习网络舆情能够有效推动各层级地方政府治理政策的制定;同时,课外补习网络舆情对于地方治理政策制定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且滞后影响随着时间先增强后减弱,呈现倒U型曲线。“双减”政策要求地方政府须强化督促检查,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重视群众利益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基于此文章建议,为进一步支持“双减”政策的优化落实,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对课外补习舆情的重视,及时有效地细化政策制定以回应社会需求,以治理有效性推动基层政府治理合法性建设。  相似文献   

5.
“双减”政策被赋予减负厚望。通过对三个省会城市“双减”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小学阶段整体减负成效较好,初中学段减负效果不甚理想,且减负成效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政策执行过程理论认为政策文本(制度安排)、执行主体、目标群体、政策执行环境等四个关键要素影响执行成效。根据政策执行过程理论,可以发现制度安排的有限性、区域教育生态环境的竞争性、政府较弱的公共服务偏好、教师认可度低与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是制约“双减”政策减负成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升减负成效,宏观上须破解教育系统中的结构性障碍,建设服务型政府;中观上须改革现有教育绩效考核制度和改善区域教育生态,缓解教育竞争压力;微观上赋权教师,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政策执行反馈机制,增强政策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相似文献   

6.
多源流理论是公共政策领域用以解释政策议程建立的理论模型。运用多源流理论对“双减”政策议程设置进行分析发现:有关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等方面的数据指标、焦点事件以及政策反馈构成了“问题源流”,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对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问题的讨论与探究形成“双减”政策议程建立的“政策源流”,中央领导集体的换届和决策者对于公众情绪变动的觉察构成了“政治源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于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的关注是三条源流得以聚合的政策之窗,在此时间段内,经过政策企业家的积极努力“双减”政策议程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7.
“双减”政策的目的在于解决我国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沉疴,其发挥效力的重要前提是构建利益协调和平衡机制,妥善处理政策执行主体的利益。“双减”政策自落地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众多利益冲突,导致政策执行力度弱化。案例分析发现,在多重利益困局下,“双减”政策各执行主体出现不同的应对策略:地方政府趋于搞“土政策”、学校选择技巧性的合理规避、家长选择“放风式”观望、教师采取倦怠性的消极参与、校外培训机构仍在寻求劫后重生。基于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与冲突,应更新利益观念,通过建立切实的利益补偿机制、严格的利益约束机制、完善的利益均衡机制和有力的利益保障机制来破解“双减”政策执行困局。  相似文献   

8.
“双减”政策引发社会公众广泛关注,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基于对全国网络问政平台留言板公众关注与政府回应的大数据分析,发现“双减”政策网络舆情在2021年8月、9月大规模爆发并主要集中在部分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中西部教育人口大省,其中家长留言和义务教育阶段诉求占比很高;机构退费难、政策咨询、机构违规、课后服务等是公众关注的重点议题,且在时空分布、情感态度上存在较大差异;中西部及部分沿海发达省份政府回应积极性和有效性较高,以“善治型”和“逃避型”回应模式为主。建议地方政府继续强化对“双减”政策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和治理力度,提升对部分重要议题的回应性,切实解决公众实际诉求;综合利用各类网络问政平台,构建网络舆情常态化监管机制,加强“双减”政策舆情规律分析,以适时调整政策;将统一治理与因地制宜相结合,注重政策的本土化,兼顾地区教育发展实际和需求,科学、有效地推进“双减”政策实施。  相似文献   

9.
“双减”政策对于基础教育的治理是十分必要的。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产生诸多新问题,其存在限度的原因从有限理性角度可归结为“双减”政策制定者承担有限责任、“双减”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双减”政策实施对象的目的复杂多样、人们受到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裹挟。要突破“双减”政策的限度,更大程度地发挥其育人作用,就应厘定“双减”政策“能”与“不能”的边界,构建多元协同的治理格局;构建“双减”政策交流平台,增强政策执行者对“双减”的理解;观照“双减”政策实施对象的目的,实现相关利益的均衡发展;宣扬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消解传统价值观念与“双减”政策要求间的冲突。基于此,才能使“双减”在有限理性的范畴内追求最优化理性。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是中央政策贯彻实施的主体。以24份地方政府最新发布涉及“双师型”队伍建设政策为研究对象,依据注意力配置理论,运用NVivo11plus软件,从政策发布时间、政策主题相关性和政策工具三方面分析地方政府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注意力配置状况。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政策响应速度有差异、与中央政策主题相关性待加强、政策工具组合作用欠发挥。这要求地方政府出台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政策要与中央政策主题紧密相关,提升政策制定响应速度,增加协调性;发挥地方政府主动性与创造性,凸显省级层面政策制定的创新性和差异性;优化政策工具使用结构,强化政策工具组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双减”政策的时代使命是以学生为本,积极落实素质教育。“双减”政策的价值意蕴是坚持教育公益性,重塑良性教育生态环境。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在校“学足学好”,凸显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要对学生“减负”、家长“减压”,实现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良性互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双减”政策的落地有四个维度: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政府教育治理能力;加强多主体间合作,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注重学校层面的教育公平,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全心开展育人活动。  相似文献   

12.
2021年国务院颁布“双减”政策,2022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新课标颁布,结合“双减”政策和新课标的新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认真解读政策和课标的前提下,在教学实践中以作业设计为研究落脚点,探索通过作业设计落实“双减”政策,实现新课标的课程要求和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3.
课后服务政策是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依据,课后服务承担着解决重要民生问题和推动“双减”政策落实的重要责任,“双减”背景下各地陆续更新课后服务政策,课后服务工作必然发生相应改变。通过对20份省级层面的课后服务政策文本的分析,揭示其内在变化逻辑,发现课后服务政策功能、路径及结构均有变化。为保障课后服务政策执行效力,提出要坚持“双减”政策导向,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强调内外发展并重,激发学校内生动力;优化协同管理结构,建立高效治理格局。多种举措并行,以确保课后服务政策发挥实效,保障课后服务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双减”政策作为国家在教育领域的战略布局,引起了学术界的研究热潮,短短半年多时间即产出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文献。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344篇文献,分析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研究的现状。研究发现,“双减”政策研究以师范类大学为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双减”政策的价值、目的和实现路径,“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校外培训、课后服务、学生作业管理和教育出版等问题。在分析既有研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双减”政策研究应当深化拓展的五条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课后服务是解决“三点半”难题与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举措。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发现,我国省级政府课后服务政策执行面临政策体系尚未完善、政策执行主体能力欠缺、目标群体缺乏政策认同、政策执行缺乏良好环境等现实问题。应从优化政策顶层设计,提高执行主体能力,增强目标群体政策认同,改善政策执行环境来推进课后服务政策有效落地。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出台的环境治理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并未取得其应有的成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环境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被“异化”。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政策制定的不完全性等均是导致环境政策执行“异化”的潜在因素。通过分析环境政策执行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机理,可为我们纠正执行“异化”现象提供一个基本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小学校“双减”实践困境的现状分析,探讨“双减”政策实施中学校所面临的执行难、政策宣传有偏差、执行方向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从教育学、社会学等角度探讨了问题的本质及其根源,建议学校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政策理解,注重政策的实践性和可行性,以实现“双减”政策落地和育人质量的提升,为广大中小学校实施“双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中小学教育面临新的环境。为切实打通学校课后服务“最后一公里”,2021年6月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推广部分地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通知》,对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强化课后服务保障做了具体的要求。本文以安徽省各小学为例,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到目前课后延时服务的过程中出现的教师工作压力大、负担加重、教学积极性减弱,以及学校对政策认知偏差、课后延时服务成了“补课”等一系列的问题。为促“双减”政策和课后延时服务更好更快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从政府、学校、教师三个主体入手提出一系列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9.
“双减”政策是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创新。“双减”政策执行中,研究者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转型、社会校外教育培训需求、教培行业从业人员分流、地方政策推进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双减”政策执行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成为教育政策热点问题和社会重大舆情。“双减”政策执行舆情信息地域分布、态度分布、群体分布具有不平衡性,微信、媒体客户端、微博、资讯是舆情产生的主要渠道,教师、家长、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对“双减”政策的认同度和支持度存在较大差异。“双减”政策实施在利益调整过程中,造成了利益相关者的赞成、抵触和反对,其关键问题体现为,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倒闭速度快、退费难,教育培训需求依然旺盛、隐性培训产生,教培从业人员大量失业、催生潜在社会隐患,“双减”政策推进形式单一、考虑地区差异不够。“双减”政策的科学、有效推进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需求的转化、对象的转变进行适当调整,要建立健全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关停风险预警、管理、干预机制,建立校外教育培训常态化监测以及家庭教育有效服务的机制,建立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合理分流、有效充分就业的机制,监管与疏导相结合、统一治理与因地制宜结合推进政策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以“减轻作业负担与课外培训”为核心的“双减”政策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打造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以“双减”政策为基点,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首先阐述了“双减”政策对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影响,详细探讨了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打造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符合“双减”政策的措施,以期为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