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芳 《传媒》2018,(14):55-56
2014年11月11日,美国《纽约客》杂志首次推出付费墙营销模式,在此模式下,受众每月只能免费阅读6篇文章,要想阅读过多文章则需要进行付费订阅.数据显示,2015年,《纽约客》网站独立访客就由550万增加到970万,同时纸质版和数字版总订阅量达到1040万,同比增长2.5%;2016年,网站独立访客量更是达到1300万.这一系列数据已经充分表明,《纽约客》付费墙模式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付费墙"要不要留漏洞? 实际上,"付费墙"并非《纽约时报》的首创,传统媒体在其网站中实行"付费墙"模式早已有之.1997年,《华尔街日报》率先实施在线付费阅读,最初采用的收费方式是对网站所有内容进行收费,后来改用分类内容的付费墙模式.10年内,《华尔街日报》网站注册用户超过了100万.截至2011年9月,其数字版付费订户已经超过53.7万.同样,《经济学人》杂志也采取了类似模式,而它的数据更加夸张:25%选择订阅网络版、25%选择订阅纸质版,剩下的50%选择两者都订.  相似文献   

3.
刘沫潇 《青年记者》2022,(15):100-101
全球知名付费墙软件研发公司皮亚诺发布的《2022媒体订阅表现基准报告》表明,数字订阅并非一劳永逸,而是一场持续征程,用户的每一步转化可能都需要媒体付出相应努力。为了提升订阅用户转化率,降低订阅用户流失率,媒体需要了解用户转化的时间、设备和渠道,把握好注册用户这一付费订阅的潜力群体,并与订阅用户保持密切的沟通与互动。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家平台陆续上线付费阅读产品,以满足用户获得高质量内容的需求.2月14日,腾讯CEO马化腾确认,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功能正在内测中,并会很快推出.2月15日,36氪媒体付费专栏“开氪”正式上线,每年199元至299元的订阅价格吸引了很多用户的围观.在此之前,知乎Live、分答、微博问答、得到、喜马拉雅等内容付费究竟是噱头还是趋势?  相似文献   

5.
三网融合背景下纸质媒体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新兴媒体日益发挥广泛作用,三网融合如火如荼开展的条件下,以报纸为代表的纸质媒体所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在西方国家已经被列入"夕阳产业"的报纸,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也正在放缓,报纸正在失去其传统优势.在电子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纸质媒体当与时俱进、未雨绸缪,创新报纸的内容和形式,加强与科研企业合作,发展网上付费阅读模式,抢占电子阅读市场的先机.  相似文献   

6.
申琰 《中国记者》2018,(3):128-128
尼曼新闻实验室2月22刊载文章称,《华尔街日报》最近几年一直在测试使用不同的方式让非付费用户阅读相关报道,并由一系列数据得出该用户付费订阅的可能性。非付费用户访问华尔街日报网站时会得到一个评估分数,该分数由60个细分标准组成,包括是否首次访问、使用的操作系统和设备、位置、点击的内容等。得分越高,付费订阅的可能性越大,这意味着华尔街日报付费墙模式增强了预见性,能发现更多目标受众。  相似文献   

7.
2012年底,国外的纸媒纷纷关掉原有的纸质产品,改向网络数字出版,并开始进行网上的收费阅读。纸质媒体的在线付费阅读被再次提到媒体界的焦点议题上来。中国的纸媒在数字化转型的路上想要有良好的发展,就应当顺应潮流、因势利导,在付费阅读的精细化设置上着手,大力推动创新合作,才能让纸媒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走的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选后一条关于媒体的新闻很有意思,称“特朗普当选后美国主流传统媒体订阅量飙升”:据CNBC独家报道,《纽约时报》CEO马克·汤姆森称,2016年11月8日大选日至11月26日,他们的新闻产品净增付费订阅量约为13.2万,达到惊人的1 0倍同期增长率.事实上,特朗普当选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等主流大报的订阅量都持续大幅飙升.《洛杉矶时报》在选举周期间,付费数字订阅用户增长了61%;《华尔街日报》也在大选后第二天,新订户增长300%.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小说《非诚勿扰》以纸质书和数字图书的形式与电影同步上市,在30万册纸质书出版发行的同时,小说也通过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阅读平台等媒体实现付费的在线阅读和下载阅读。实现了50%~60%的效益增长。《非诚勿扰》带给我们的是图书全媒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25日,微博在V影响力峰会上公布:今年上半年,微博营收为17.04亿元。但截止到目前,自媒体作者今年通过微博已经获得117亿元收入,其中,电商领域自媒体的收入达到108亿。此外,自媒体通过广告获得的收入达到4.3亿,来自打赏、付费订阅等内容付费的收入也达到4.7亿。微博成为国内生态最活跃的新媒体平台。微博CEO王高  相似文献   

11.
主流媒体建设付费模式一直是中外报业集团持续探索的方向。本文在主流媒体探索付费新闻内容的背景下,通过道斯矩阵分析模型,对财新传媒的付费产品“财新APP”的创新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传媒产品在付费内容转型中,具有扎实的内容生产能力、良好的付费用户画像和使用场景拓宽的优势,但同时核心内容与当前的付费市场不符等产品特点却对其发展形成了制约。从外部条件来看,社会背景下的深度媒体融合等大趋势为财新传媒付费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而侵权行为和激烈竞争也使其发展面临不少障碍。因此,主流媒体应该通过突出自身特点、提高互联网意识、建构社区场景等方式,打造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12.
分析美国在线音乐出版下载付费、付费订阅和流媒体服务模式三足鼎立的态势,指出中国在线音乐出版也基本形成了涵盖下载付费、广告创收、音乐增值服务、在线演出和跨行业衍生模式的盈利体系,但跨越式增长的用户规模未能有效转化为在线音乐出版的产业利润,由此提出中国在线音乐出版盈利模式构建的关键在于:加强音乐版权保护力度,调整产业扶持政策,建立梯级付费制度,引导用户付费观念,延伸产业链,跨业态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3.
丁秦  刘蒙之 《中国记者》2024,(3):97-102
<正>互联网是作为一个免费的网络诞生的,用于共享信息和创建社区。~[1]免费数字新闻无疑给世界传统新闻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许多传统新闻机构通过要求读者付费和订阅来寻求新的收入来源。~[2]对付费策略的探索与研究成为传统市场转型和报业危机下新闻机构自救的必然产物。~[3]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媒体所探索的“付费墙”模式正不断带领传统新闻机构实现融合转型,收复互联网新闻失地。  相似文献   

14.
徐雅兰 《新闻界》2012,(12):58-62
近年来,诸多报业集团在印刷版订阅数减少、新闻制作成本增加、广告收益萎缩的多重压力下,纷纷开始向网上用户收费,建立针对在线新闻内容的付费墙。本文聚焦于当前报业付费墙的收费模式和此类模式的实践效果,以及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七种主要报业付费墙模式,以期为中国报业数字化生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温富成 《新闻世界》2010,(5):173-175
手机出版作为数字出版的新模式,将传统出版物与新媒体有效整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媒体出版。本文对订阅付费模式、手机广告模式、"长尾"效应等手机出版的赢利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时代的互联网、电视、电台以及手机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传播对纸质类媒体造成很大的挑战,本文从纸质类媒体的受众群体及传播运作的专业化、品牌化、产业化模式中来解析财经类纸质媒体,特别是财经类报纸在大众传媒时代遭遇的困境及对其未来发展模式的思考与探析。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时代的互联网、电视、电台以及手机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传播对纸质类媒体造成很大的挑战,本文从纸质类媒体的受众群体及传播运作的专业化、品牌化、产业化模式中来解析财经类纸质媒体,特别是财经类报纸在大众传媒时代遭遇的困境及对其未来发展模式的思考与探析。  相似文献   

18.
国际媒介     
《青年记者》2014,(1):66
近些年来,美国媒体一直在实验如何对其内容收费。为了解数字订阅模式可能的发展方向,《美国新闻评论》考察了四家媒体使用的优惠和奖励策略。本期刊发武汉科技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吴万伟翻译的《除了支付墙,付费看新闻的新方式》。2013年,新闻集团的拆分无疑是引人注目的新闻事件之一。围绕着媒体经营竞争的企业与监管者的博弈,可以看出新闻集团此次拆分的高明之处。  相似文献   

19.
代小秋 《编辑学报》2015,27(2):170-171
受最近Science网站的一则报道“科学家揭开期刊订阅的秘密”的启发,介绍目前传统纸质版、数字化和移动平台的期刊订阅模式,阐述捆绑式订阅价格差异较大的秘密是为了盈利,也是为了保护引用率少的期刊免遭淘汰.认为:模糊的我国专业期刊订阅盈利模式成为阻碍期刊发展的瓶颈,但其经营模式也出现了新的趋向;因此,寻找一种成熟、合理、适合自己期刊发展的经营模式,对于专业期刊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相似文献   

20.
随着西方越来越多的报纸网络版加入到付费的行列,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模式,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2011年3月28日,《纽约时报》正式启动网站"付费墙",具体收费策略是,订阅用户可以在任何你想用的设备上"全面免费获得《纽约时报》的新闻、信息和观点";非订阅用户,每月可以免费浏览20篇文章,一旦超过限额,就只有签约成为电子订阅读者才能继续浏览。用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