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想:这还是一个孩子,大概她也只有十七八岁。她一定是第一次独自乘火车,她的父母还很不放心。她一定是乐观且任性,偏选了一双拖鞋开始这也许漫长、也许短暂的行程。但不管怎样,我们只是萍水相逢。列车颠簸着向前开去,车上很安静,有间断的广播和音乐。这个夏日的午后,空气浓稠得像胶冻一样,让人疲乏无力。单一的隆隆声在脑海中如丝线般绵延不绝地扯过,也不知要走多久,更不知道走了多久。。我常常是怀着这佯一种近乎疲惫的情  相似文献   

2.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实践”就是成就梦想最重要的行动力。  相似文献   

3.
4.
“死亡”,作为人类自然生命旅程的最末一环,向来都是文学作品屡屡涉及的话题。托尔斯泰在《伊凡·伊里奇之死》中,层层剥茧书写出一个垂死之人心理上的病态与疯狂,一个终其一生都脾性温和的主人公,因死亡的折磨变得多疑暴躁,竟使身边的亲人也生出难以遏制的厌倦与冷漠。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自然的事,不想写就不强迫自己。我没有写不出来的恐惧,倒是有写不好的恐惧  相似文献   

6.
7.
高金国 《青年记者》2016,(33):116-116
有人发文,一本正经地讨论“微信公众号是不是媒体”的问题,结论是:它不是媒体。这很重要吗?重要的不是公众号的属性问题,而是它已经开始结结实实地分流原本可能属于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了。当广告商把动辄几十万元一条的广告投放到这些公众号上时,我们还在讨论“它是不是媒体”的问题,这很滑稽。这种讨论,显然没什么意义。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8.
9.
《新上海档案》2006,(8):9-10
“如果不被看见.就等于不存在”。宣传应该成为档案馆必须的社会任务。 我和女儿曾经参观过雷克雅未克警察局的开放场所,非常有趣。我们可以轻轻地拍打注射了毒品的狗.戴上特制的眼镜来感受酒后驾车是怎么回事。可以参观牢房,以及在哈雷戴维森牌的摩托车前摆姿势拍照片。最后,每个参观者还可以得到一份由穿着制服的警官烘烤的热狗和汽水。显然,开放警察局的场所并不是为了招揽顾客,他们这样做只是希望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让公众了解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希望人们知道.警官也是普通人,同样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兴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旅游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同时也刺激了旅游出版市场活力的大幅增长。实用的地图类图书,随性的自助游图书,心灵启迪的游记类图书,省钱的"穷游"类图书……出版社们不断地挖掘选题,细分市场,抛砖引玉。站在5月的节点,我们回顾旅游图书出版市场,观察行业发展态势,以期发现更加曼妙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1.
周云龙 《视听界》2013,(1):15-16
近日,美国一档选秀节目引起观众集体反感,该节目要求选手在任何环境下部不要停止唱歌!他们的设计是,先让选手坐在秋千上唱歌,而后突然将其丢人充满蛇的水池里,若不唱歌便继续在水池里放入蛇。随着节目的进行,选手开始恐慌,而节目组则不停地在水池中加入巨蟒,选手双脚颤抖惊叫连连,但迫于规则还必须强忍歌唱。  相似文献   

12.
看见。认识。呈现。2013年,我读的第一本书,是柴静的《看见》。我坦言这本书我读了好些天,一篇一字地都看了。我也坦言这篇文章我放下书后好几天都不知该如何下手,即便是现在,我仍有"思绪万千,不着一缕"的感觉。这一切,都是因了《看见》这本书给我的触点太过博杂的缘故。柴静在书中让我看到一些我曾见过却并未  相似文献   

13.
14.
看得见的中国史(上、下卷),童超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在1826年摄影技术发明之前,人类的历史更像是一条流淌于黑夜中的河流,人们必须借助主观性的文字记录和非凡的想象力才能依稀还原出一个个远去的瞬间。然而当摄影技术出现后,人们获得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观察方式。特别是对于厚重的中国历史来说,人们可以通过文物摄影,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殿堂,进入一个流光溢彩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晓荣 《新闻世界》2008,(3):54-54
在东京,我上了小巴.上车就注意到司机是个娇小的女孩,穿着整齐的制服,戴了很神气的筒帽,还有非常拉风的耳麦。我们上车时她回头温柔地说欢迎乘车。  相似文献   

16.
我的2011年,“看见”应该是个关键词.身入新闻业十多年,我一直关注摄影,并意图以笔写图,以此更好地呈现出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 因为在《人民摄影报》上撰写图片评论、去年9月1日至3日,我受邀参加了在青岛举办的201 0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颁奖典礼,并在会上发表了题为《看见就是改变——我眼中的金镜头》的主题演讲.在我看来,看见就是立此存照,看见就是接近真相的努力.很多时候,看见就是改变,因为改变就从看见开始.  相似文献   

17.
1770年,歌德21岁,刚从一场危险的疾病中恢复过来。他离开法兰克福,遵照父亲的意愿到斯特拉斯堡去学习法律。他一生与无数女人纠缠不断,大部分诗篇都有馈赠对象,《野玫瑰》就是为他在这里认识牧师的女儿弗里德里柯·布里翁所写。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参考》2011,(1):M0002-M0002
高莽,俄苏文学研究家。哈尔滨市人。译有:普希金、莱蒙托夫、阿赫马托娃、帕斯捷尔纳克、马雅可夫斯基等人的诗歌、散文与剧本等。著有《久违了,莫斯科!》、《诗人之恋》等。  相似文献   

19.
薛宝海 《视听界》2013,(2):126-126
过年期间,翻看了柴静的新书《看见》,感觉非常亲切,因为书中记述的很多人我都熟悉。比如南院,那是新闻评论部的大本营,位于羊坊店国税总局旁边;再比如她说到的摄像大老杨,真名叫杨明泽,我到《时空连线》的时候杨老师已经是摄像组的组长,为人宽厚,对我们这些后辈尤其关爱。不过,更让我熟悉的是《东方时空》那种充满人文气息的创作氛围。  相似文献   

20.
张卓 《兰台内外》2013,(1):61-62
刚进央视时,柴静一心想着建功立业。镜头前:她短发,双手紧紧握着话筒,对采访对象发出连环式追问。那时,她喜欢短刀相接的新闻江湖。 有观众写信:"冷酷的《东方时空》,冷酷的柴静。" 在镜头前,柴静极富表现力:拎着高跟鞋去追一个孩子,或屈身近前握住当事人的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