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的传播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涌现,当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趋势加速深化。新形势下,地方电视台如何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在充分发挥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等传统功能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效能?近年来,石家庄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主动承担社会职责,不断创新节目样式,积极对接职能部门,通过一系列“产品+活动”的组合拳,提升了媒体的影响力、服务力。本文正是基于对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参与地方社会治理实践和探索的论述,以期为地方媒体参与社会治理、树立媒体形象、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动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融媒体语境下,适合手机端传播的新闻漫画——条漫受到越来越多主流新媒体青睐,其易接受性能有效提升新闻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成为主流新媒体提升传播效能的“利器”。本文以浙江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旗下媒体新闻漫画的实践为例,探讨融媒语境下新闻漫画的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3.
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关键期,如何增强主流媒体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如何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实践为例,提出只有始终在新闻的统领下做加法,以“+政务”助推政府治理、以“+服务”提升商业价值、以“+商务”介入行业治理,才能更好地履行主流媒体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格局多变、舆论生态复杂、传播媒介多元,对主流媒体持续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带来巨大挑战。主流媒体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开拓创新,真正融入复杂多变的舆论生态格局,坚持有思想、有深度的内容创新,搭载多元化、重构化的传播渠道,积极推进自身建设和发展,才能真正提升新闻舆论“四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舆论环境、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随着经济社会变革和利益格局调整,各种深层次矛盾问题不断显现。主流媒体必须科学把握舆论场的新变化,发挥媒体在畅通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渠道、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等方面的作用。云浮融媒(集团)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整合资源开办融媒监督栏目《云浮市民生热线》,着眼有效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通过新闻舆论服务公共领域,以战促建加快媒体融合。本文以《云浮市民生热线》栏目为研究样本,尝试探讨地市媒体在建设性新闻实践过程中的理念定位、实践路径以及传播成效,分析融媒语境下这一新闻实践如何赋能社会治理,以期为其他地市媒体的建设性新闻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党报(通讯社)、党台为核心的各级主流媒体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近些年,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来临特别是智能化社会的滥觞,主流媒体新闻宣传普遍出现吸引力不足、影响力不强、抵达力不够等问题,反映出它们在新闻生产传播过程中面临基础能力弱化、内容供给错位、传播效率低下三大困境。踏上新征程,对内凝心聚力、对外传播形象、开展舆论斗争的使命任务更加艰巨,各级主流媒体应着力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破解新闻生产传播困境,切实提升新闻宣传效能。  相似文献   

7.
阚枫 《新闻战线》2024,(5):20-22
公益事业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程度,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公益传播天然具有国际传播属性。作为以国际传播见长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国新闻网近年来不断探索国际视野下的公益传播方式,以“公益+议题设置”“公益+中国故事”“公益+跨界叙事”,创新主流媒体参与社会公益的形式,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8.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主流媒体的深度介入、参与、推动。地方主流媒体作为当地的最强音,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纽带。本文研究了地方主流媒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现实动因以及其在基层治理中的功能定位,并以内蒙古通辽市融媒体中心为例,探索地方主流媒体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经实践探索发现,地方主流媒体可以通过聚焦基层社会治理,打造主流舆论阵地,借助媒体融合优势,优化“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强化便民“服务力”,发挥沟通桥梁作用,融入社会协同治理,进而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正>“新闻名专栏”提供了一个审视新型主流媒体传播力的重要窗口。新媒体时代,新型主流媒体应逐渐实现内容生产、话语表达与技术创新的嵌入与融合,彰显主流媒体的技术赋能,实现传受互动的融合传播。“新闻名专栏”也应在移动化、社交化与智能化传播中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从而提升主流舆论的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潘永杰 《中国传媒科技》2023,(5):143-146+158
【目的】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党和国家战略决策,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是当前主流媒体面临的发展课题。【方法】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统筹运用数字化理念、思维、方法、手段,按照“平台大脑+系统跑道+应用场景+综合门户”技术框架,建设“全媒体新闻传播”应用,推进“三融五跨”[1],实现以数据流耦合决策流、业务流、执行流。【结果】数字化技术应用有助于纾解互联网环境下全媒体新闻传播堵点、难点、痛点,增强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结论】应用建设可为新型主流媒体加快新闻传播流程再造、模式重构、制度重塑,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张东锋 《新闻战线》2023,(23):39-41
深入阐释“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的中国智慧,持续讲好共建“一带一路”生动故事,是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重大主题之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从强化内容生产、拓宽传播手段、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三个维度,破解主流媒体跨国跨地区跨文化差异传播难题,不断提升重大主题的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重塑了新闻资讯的生产流程和传播模式,实现了信息传播由“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转变,主流媒体应该主动顺应技术变革的大趋势,将大数据应用于媒体智能传播,通过建设“城市服务+融媒体”融合平台,构建基于大数据智能应用体系的新传播模型,推动主流媒体与大数据融合,与城市融合,与社会民生融合,全面提升主流媒体的智能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主流媒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传播载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背景下,主流媒体必须持续提升传播力建设,不断增强主流声音,在吸引凝聚群众中宣传引导群众,不断降低内部消耗寻求最大的社会建设成果。本文聚焦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持续提升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主流媒体传播能力建设的现状,并提出提升传播能力的“正、全、透、需、度”五个路径。  相似文献   

14.
徐锋 《新闻战线》2023,(4):62-64
在对主流媒体言论“劝服”效能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如何优化主流媒体言论劝服的体制机制”,从而完善主流媒体言论劝服传播活动中不合时宜的方面,提升主流媒体言论劝服的效能。本文尝试从平台再造、流程再造、教育变革三方面,探寻优化主流媒体言论劝服传播机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2022年,媒体深融推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跨界融合连接用户、盘活资源,强化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技术赋能媒体功能向外延展,“内容+技术+服务”格局持续深化,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2023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需要从内容产品制作、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三方面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16.
葛晶 《新闻战线》2023,(5):80-82
建立并不断完善“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传统媒体应直面现实挑战,发挥核心优势;明晰自身定位,提升服务能力;开展多元合作,挖掘“新闻+”背后的价值;加强智库建设,提升媒体服务价值。要不断增强受众黏性,增强主流媒体传播力,更好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实现向智慧媒体转型。  相似文献   

17.
急速改变的传媒大环境,不断涌现的新兴媒体,对传统主流媒体,特别是各党报集团形成了持续而巨大的冲击.全媒体传播给传统媒体生产和传播新闻,给受众获取和阅读新闻,都带来了深刻变化.因此,在全媒体条件下如何巩固并提升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能力,成为备受业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群众路线是党的新闻工作的根本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灵魂。当前媒体融合进程进一步下沉至省、市、县级媒体,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坚持走好群众路线,成为地方主流媒体实现深度融合发展亟需面对的问题。本文围绕“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价值坐标,聚焦广西地方主流媒体的融合实践,从信息采集、内容生产、渠道互动和社会治理四个方面探讨媒体践行群众路线的创新路径,以期为地方主流媒体提升自身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以及公信力提供实践导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媒体智能化发展路径。【方法】通过总结央视网的智能化实践,解析主流媒体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智能化发展,打造主流媒体“智慧引擎”。【结果】【结论】央视网以“人工智能编辑部”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内容为王+平台制胜+技术领先”的核心竞争力,将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于新闻生产传播实践中,赋能主流媒体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劭强 《传媒》2023,(S1):82-86
新时代主流媒体需要生产出与时代相匹配的“刚需评论”,使其成为沟通对话、应对危机、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工具。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角度,就是技术革新对主流媒体新闻评论产生的冲击与赋权。研究发现,主流媒体新闻评论提升传播力的技术路径包括:纵深化融合拓展新闻评论版图、多模态传播丰富新闻评论式样、主流化算法驱动新闻评论传播、超文本网络整合新闻评论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