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网络集群行为不仅仅是在线的话语汇集,更将对社会产生各种深刻的现实影响,大学生网络集群亦是如此。文章选取了浙江省6所高校的1 037名学生作为调查样本,通过调查发现,社会因素、主体因素和信息因素等对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都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注以民生为侧重的利益诉求,引导以意见领袖为代表的网络角色,建立以积极沟通为核心的反馈机制等处置大学生网络集群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日益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发挥着引领大学生树立爱国情怀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网络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多元化社会思潮消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传统话语体系制约爱国话语创新、个体认知偏差导致非理性爱国行为等现实困境.针对困境,解决问题,加强大学生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需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网络内容建设;吸收网络话语有益因子,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提高网络爱国主义法律意识,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切实增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90后”进入大学,大学生群体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模式方面都表现出这一代人的独特性.与其他时期的青年相比,当代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深入了解这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新特点,对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和紧迫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红色基因作为红色文化的遗传密码,是推动时代青年大学生践行爱国主义的力量源泉,具有很强的无产阶级性、民族性和科学性。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能够丰富青年大学生爱国观教育内容、创新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延伸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对于培植青年大学生爱国情怀产生重要意义。红色基因融入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加强红色文化育人,拓宽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发挥活动育人功效,丰富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强化媒体宣传作用,创新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载体;落实实践育人功能,提升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不仅承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关键任务,也被赋予传承劳动文化、赓续劳动精神的重要使命。社会学习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可视为大学生个体劳动价值观学习素养、劳动价值观学习行为以及大学生所处劳动价值观涵育环境三因素间交互耦合的结果,“观察学习”是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重要内化途径,“自我调节”为大学生习得劳动价值观提供内在动力。然而,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学习素养不足、劳动价值观学习行为流于形式,以及高校劳动价值观涵育文化环境营造不力的问题成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局囿。依托社会学习理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应以强化劳动认知与激活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大学生个体劳动价值观学习素养提升,以“深度引入”与选树真实劳动榜样促进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学习行为强化,以构建校园劳动文化场与拓宽育人环境边界促进高校劳动价值观涵育环境优化。  相似文献   

6.
“信息茧房”是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运算的必然产物。它让大学生接收信息的范围变得窄化和极化,使大学生的思维面临同质化和退化的风险,容易被西方意识形态所诱导。这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引导权和主导权带来很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必须解决“信息茧房”衍生的时间博弈、流量吸引、泛娱乐化等问题。因此,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需要守正创新:树立全员合力新理念,培养有责任担当意识的网络精神领袖;严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提升网络话语能力;突破传统思维,创新教育手段;力争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导权和引导权。以此破除“信息茧房”对大学生思想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抓住有利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德育的永恒主题。重要纪念日和重大事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契机。当前,我们要利用纪念建国60周年的契机,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利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的契机,引导大学生将爱国认知、爱国情感、爱国行为有机统一;利用全球金融危机,引导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和国家安全观念。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信息智能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国民性的思维方式揭示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出现的问题,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面临着情感缺失的困境;爱国主义意识面临着狭隘爱国主义倾向的威胁;爱国主义教育机制面临着民主法治不健全的挑战。并从中国人民的国民性出发,提出教育是改造国民性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反思与重建,即:加强感恩教育,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加强理智思维教育,培养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意识;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大学生爱国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9.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形势与政策”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五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高校开展“中国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紧跟时代脉搏,把握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内容,与大学生党建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旗帜的原则,使高校思政理论课、大学生党建工作、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网络思政教育成为加强“中国梦”教育的五大平台和方法途径,增强高校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网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网络中如何规避网络弊端,弘扬网络优势,加强对大学生爱国的引导,构建良好的引导机制,已经成为了当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蕴含了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加强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民族意识,这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冲击和新挑战。因此,有效利用网络媒介,创新高校社团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课题,对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加深爱国主义情怀、强化民族认同感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既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载体,也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断提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是摆在广大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从阐述理论和现实依据出发,在确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构建融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的大学生理性爱国的网络引导机制,不但能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理论,而且能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同时伴随网络舆情集群行为的产生,对社会、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发生在高校在校大学生中的群体性事件,具有和社会化群体行为不同的特征。基于"共享心理"视角,准确定位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分析影响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要素,为预防和引导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行为,以及高校的舆情网络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提供较为合理的依据,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董晶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34(8):143-144,F0003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程和核心内容.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对于高校提高人才素质至关重要.该文在分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与挑战,并借鉴国外经验与方法,提出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务实创新中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保持高校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学生党建为核心,强化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与先锋模范作用;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形成齐抓共管、全员育人、良性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以网络和宿舍为载体,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宿舍工作的深入开展,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补充,积极探索面向全体学生的“立体化多轨制”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思想力“原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部分,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舆论是人们思想形成的一种外在约束,同时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研究和掌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做好网络舆论引导是首要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8.
爱国热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石。新时期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呈现出新的特点,高校管理部门应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保护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并引导大学生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和正确有益的爱国主义行为。对此,本文通过现状调查,问题分析,提出了解决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伴随信息时代而来的是全面网络化社会的形成,以及信息洪流充斥的虚拟世界的蔓延,这种时代背景与生存空间带给了大学生无穷的选择机会,但网络行为失范现象也屡有发生。为了解失范类型与行为成因,我们选取了22所高校1708名大学生、126名教育工作者和46名大学生家长作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失范主要包括"违规行为、侵权行为、暴力行为和犯罪行为"等四种类型;对"虚拟网络"的误解、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过度崇拜等为行为产生之内因,社会集体意识的衰落和规范的缺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相对滞后等为行为之外因。基于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须采取引导大学生遵规意识的自我强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改善大学生的网络生态环境等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依托网络社区而展开的网络自发秩序行为,具有开放性、集群性和社会性特征。其在实践上为大学生走向公民社会找到了一个良好切入点,激发了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增强了大学生的平等参与意识,提高了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同时,网络自发秩序行为的现存问题也反映了大学生权利意识扭曲、责任意识淡薄以及法律意识虚化等公民主体意识缺失。基于此,应引导大学生理性审视网络自发秩序行为,加强网络道德自律,增强网络法律意识,不断提升公民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