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单元,家庭是孩子成长重要的一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教育的改变,需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关注孩子良好行为品质的养成。从家庭环境、家庭关系、文化氛围、家教观点几个方面进行教育的探讨,寻求促使孩子在家庭中健康成长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让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让教育的事业与孩子共成长。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那么,家长应如何才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呢?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出一个温暖的、和谐的家庭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谐的家庭氛围首先,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马文娟 《家长》2024,(7):13-14
<正>如果将孩子比作成长中的鲜花,家庭环境就好比是花朵成长的土壤,只有土壤肥沃,花朵才能茁壮成长。健康的家庭少不了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更离不开孩子的欢声笑语。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一名教师,我更是深刻体会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家庭环境。那么,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具备哪些因素呢?亲密的家庭关系阳光、乐观、积极向上的孩子一定来自充满爱的家庭。  相似文献   

4.
优化家庭环境促孩子良好品质形成柳州市红光路小学郑宁华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保证,它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形成。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补充和催化,如果缺乏家教或家教不当,就会削弱或抵消学校教育。因此,...  相似文献   

5.
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与形成,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环境和地区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往往会对一个人的命运产生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已成为共识。但人们往往忽视了地区环境的影响,其实地区环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孩子行为的培养、性格的形成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一般来说,孩子是在家庭里受父母的抚育而长大成人的,但是其成长却与周围的社会环境非常有关。一直在家庭里同母亲和奶奶游戏的婴幼儿,当很快成长到能够同附近的小朋友一道玩耍,或者能够上幼儿园时,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强调个性的教育。让全体学生都在学习中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从而促使人素质的提高与社会的繁荣。实施素质教育的办法和途径有很多,在这里不能一一罗列。本文只在素质教育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方面做一番论述。1.家庭对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渗透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优良素质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课堂,那么,家庭环境必将极大地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孩子的健康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将扮演重要  相似文献   

7.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要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必须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紧密配合。尤其是家庭教育,在这方面显得更重要,而家庭教育,从某种意识上说,就是家庭环境的教育。一、认识家庭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家庭环境,由家庭意识、家庭行为、家庭物质三方面组成。家庭意识,它反映家庭成员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心理,从而形成家庭的是非标准,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家庭意识包括家庭的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当了27年班主任,走访过上百个家庭。家庭环境对未成年孩子的影响,我有很深的认识和感触。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在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的孩子,一般性格开朗,积极向上,懂礼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孩子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也已成为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怎样培养孩子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呢? 第一,要教育孩子从爱护家庭环境做起。家庭是孩子生活的基本环境,孩子每天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家庭环境的好坏,影响孩子的成长。我们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文化对孩子的启迪教育和熏陶影响非常重要.要努力提高家庭生活的文化含量,精心营造一个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文化环境.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明习惯.  相似文献   

11.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全新学习领域,它的设置符合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的特征,也是提高儿童语文素养的要求。那么,家庭中,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呢?首先,要创设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应该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只有在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才能心无芥蒂地将自己的经历、想法和父母交流,并得到充分的理解与耐心的指导;只有家庭环境宽松、和谐,孩子们在家里才想说、敢说,最终学会说。而在冷漠、粗暴、紧张、强制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不敢、也不愿与父母沟通,久而久之,丧失了交际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要能从容面对网络挑战.让沉溺干网络者戒除"网瘾",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特别需要高素质家长的努力."在亲子和谐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个性"这一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指导可操作的"亲子和谐活动",提高家长的素质,引导家长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促使家长重视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让孩子能在纷纭复杂的网络信息面前择优汰劣.从容面对网络挑战.  相似文献   

13.
家长给孩子讲故事,可以培养孩子的记忆力,促进其形象思维的发展。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描述,可以使孩子体验故事,养成认真、诚实等品质,塑造孩子真、善、美的良好情感。亲子互动讲故事,可以增强孩子的安全依恋,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14.
季红 《家长》2013,(12):14-15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树立良好的责任心、道德感的沃土。从家庭教育人手,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有助于促进孩子其他社会性品质的发展,提高其责任心水平,促进孩子合作、帮助、友善、分享等积极社会行为的发展和提高。千里之行,始于责任。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那么,家长应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呢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首先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相互体谅,互相尊重;其次表现在家长与子女的关系上,孩子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生活,精神上没有压力。此外,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经常进行思想沟通,如经常与孩子谈论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父母应找机会带孩子到他们工作的地方去,让他们知道父母的工作情况,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从而让他们了解刻苦是生活中应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文明的日益发展和进步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婚姻质量的日益重视 ,离婚率在不断的上升。好多的家庭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地震。与此同时 ,由于离异而造成的子女在心理、道德、行为上的变异与教育问题 ,却不容乐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也是孩子面临的第一个课堂。社会的 ,时代的要求往往通过家庭环境 ,主要是家庭成员的言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气氛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常说 :“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 ,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的确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影响重大。目前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在现实生…  相似文献   

17.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培养教育,是我们肩负的历史重任,是我们教学改革面临的严峻课题,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下面就一些观察和思考谈谈感受。一、孩子成长的必备条件一是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这里讲的良好的家庭环境指的是既有一定物质基础,又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家庭。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第一位老师就是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不仅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还要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因此,父母要为子楷模。孩子的更多时间是生活在家庭中,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无时无…  相似文献   

18.
卓玛吉 《考试周刊》2013,(11):137-138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保证。应从优化家庭环境,促进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角度入手,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氛围,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为中学生树立人格榜样;改进施教策略,增强家长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创建家庭道德实践环境,促进中学生知行合一;加强家庭德育环境与学校、社会德育环境的协调互补。  相似文献   

19.
潘芙蓉 《文教资料》2010,(16):142-144
本文通过案例剖析托班幼儿主要的情绪表现、行为特点,分析影响他们行为的心理因素及情感需要,阐述培养幼儿愉悦情绪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家庭环境迁移法、悄悄话暗示法、随机生成教育法、游戏情境渲染法、行动语言表现法来创设具有情感支持的环境;以兼顾整体、尊重个性发展为主线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家园同步教育来培养幼儿愉快情绪,帮助托班幼儿获得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20.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与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与学前儿童相关.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基本信任对不信任的阶段、自主对害羞和怀疑的阶段、主动对内疚的阶段.这些阶段依次出现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个体能否顺利度过每个阶段,形成相应的良好品质则是由环境决定的,其中家庭、学校、社会都会对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帮助学前儿童顺利度过人生的前三个阶段,形成良好的基本人格特征,成人应重视早期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在尊重孩子、为孩子提供独立做事机会、鼓励孩子与他人交往、让孩子体验成功中培养其自信、独立的心理品质,通过创设适宜的家庭环境和家园共育,让孩子在游戏中发展创新精神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