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对于人物个性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楼梦》中人物众多,许多人物的语言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翻译时不仅要努力做到内容上忠实原文,表达上尽量保持与原文一样流畅,而且要在风格上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对等。在翻译《红楼梦》人物语言时,译者必须考虑相对权势、文化素养、人物个性等多种因素,正确选择词语和句式,再现原作中人物语言的言语风格。  相似文献   

2.
要想学生在中考中写出高分作文,教师便需要引导他们打造语言亮点。文章结合一些中考优秀作文及优美习作,具体分析了以下策略:调动感官、运用修辞、倾注情感、援引诗文、变换句式、赋予风格。  相似文献   

3.
吴慧聪 《海外英语》2014,(10):170-172
语言相对论对文学作品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译者在进行文学作品的英汉翻译活动时,可以采用语义分解的方法,从译语读者的思维方式、语境等角度分析并拆解出源语语义,再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式结构特点对分解出的语义进行重新配置。  相似文献   

4.
现代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具有主题的多重性、意象的多样性和语言的优美性的艺术特色。在主题方面,诗歌不仅倡导独立平等的爱情观,还引发出更具广泛意义的自由独立的人生观。在意象方面,诗歌既有独特新颖的主体意象又有层出不穷的群体意象。在语言方面,整饬的对偶句式和柔中带刚的语言风格构筑出极富美感的诗歌语言。  相似文献   

5.
华丽和朴实是一组相对应的语言表现风格.华丽这种语言风格,在主音、词汇、句式、辞格各方面都有其特点:即声音和谐悦耳、词语艳丽绚烂、句式变幻多姿、辞格华美奇巧.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风格的形成、理解与再现都与语境密切相关;同时,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不同的译者对同一作品风格特征的再现程度不尽相同.本文试以培根的散文“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的两个中译本为例,从选词、句式、修辞等方面分析译文风格与原文风格的异同,说明语境在风格再现过程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构成文学文本第一要素的语言,在文学创作中应力求创新,形成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可以通过语词搭配“陌生化”、句式骈偶化、描写感觉化、风格幽默化等手段,达到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论文论述了孟浩然诗歌的词汇、造句、修辞和语言的艺术特色与创造。认为孟浩然诗的语言风格是平淡而新奇,大巧若拙,善于运用词性的搭配和句式变化,使诗的语言随思想情感的跌宕起伏而出现舒缓紧凑平和激烈的变化。孟浩然诗的语言是以自己时代的诗的语言为基础,吸收唐代的口语和唐以前的优美语言为特色,抒情语言中带有鲜明的叙述性,将平淡型的语言与豪放型和婉约型等多种类型的语言相结合,达到了自然高妙的境界。孟浩然是一位语言大师,他是盛唐前期诗人,对唐诗语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鉴赏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可从词语的理解、句式的比较和修辞的领悟入手,运用了解字面意义、理解深层含义、领会表达意图三种方法,且要遵循“四个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汉、英语言民族风格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使用各自语言的方式手段上,包括语音使用手段、词汇使用手段、语法使用手段等。从词汇层面的措辞风格和语法层面的句式风格入手,辅以例证,探讨汉、英语言民族风格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优美的文学语言体现着形象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它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而各种要素在表情达意中又分成作用上的不同层面对语言的鉴赏,也应从这些不同层面上去把握。诸如语言、词汇、句式以及辞格等。因此,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地引导学生鉴赏词汇的丰富美、句式的变化美、  相似文献   

12.
《圣经》语言的通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语言风格的研究是圣经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圣经”语言风格的主要特点是通俗性,而这一特点与它的宗教性质是密切相关的。“圣经”语言的通俗性通过用词、修辞手法及句式结构等手段得到实现。“圣经”的语言对英语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语言风格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优美的文学语言体现着形象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它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而各种要素在表情达意中又分成作用上的不同层面对语言的鉴赏,也应从这些不同层面上去把握。诸如语言、词汇、句式以及辞格等。因此,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地引导学生鉴赏词汇的丰富美、句式的变化美、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语言,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语言置换,实现语言品读.标点符号置换法、字词置换法、句式置换法、段落情节置换法都是实现作品品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惠夏云 《现代语文》2008,(2):100-101
本文主要探讨了学生作文和口语交际过程中语言的组织艺术问题,认为应该从前后衔接连贯、中心完整单一、句式选择恰当、音韵配合优美和色彩协调一致等五个方面去做,以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16.
浅谈英汉文互学译的语言变异金城,金长胜语言是作家表现创作风格、展示艺术个性的一种手段和形式.由于作家自身天赋、学识深浅以及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等方面各有差异,所呈现出的文学作品风格各有千秋.翻译文学作品虽然是将原文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但是,文学作品的...  相似文献   

17.
万美 《今日教育》2009,(7):35-36
幼儿散文是用凝炼、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供幼儿学习的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文学作品。由于它具有语言凝炼、生动、优美,想象境界丰富,修辞手法多样等特点,在组织幼儿学习文学作品时,教师们往往喜欢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散文作品来组织教学。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散文欣赏是一项相对来说比较难的活动,要组织好幼儿散文赏析活动,教师必须先深入品味文本。  相似文献   

18.
语言风格并非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它不仅是可以感觉到的,而且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语言现象和手段体现自己的存在。语言风格的翻译是文学作品翻译的核心问题.并且是文学作品翻译成败的关键。本文从语言风格及其可译性谈起,并通过文学翻译的实例分析和探讨语言风格的翻译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黄立功 《甘肃教育》2014,(16):112-112
正一、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在文学审美方面,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优美的苏州园林,朴实的小橘灯,富有动感的紫藤萝瀑布……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并且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首先,是要抓住美的语言。高尔基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他的小说风格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其语言的魅力是功不可没的。本文主要从沈从文小说句式运用特点来分析其小说语言特色,从其句式的选用上,我们可以看出句式修辞在语言表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