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学术制度(研究体制)的历史应追溯到早期的学会组织,它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中,于大学之外形成了职业与近似职业性的研究团体,发掘了科学,并探索出来一系列的研究资助、评审、成果发表和入职资格标准等规范,为后期国家乃至大学内部的研究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职"校企一体化"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校企一体化是建立在大学与企业(行业)、大学和政府之间的紧密型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校企合作组织,它是校企合作由浅层次走向深层次,由松散型走向紧密型发展的新阶段.校企一体化的主体关系涵盖了大学--企业之间、政府--大学之间、政府--企业之间三类双向互动关系,其中大学--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核心.三重螺旋理论强调大学、产业、政府都可以是创新的组织者、主体和参与者,在校企一体化中这三类主体关系存在着不尽相同的动力因素,而且这些动力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校企一体化的系统关系及其动力因素来看,虽然它们之间主体关系在校企一体化进程中主体地位的影响大小有时会有变化,但是大学、企业、政府三类主体在校企一体化进程中基本动力因素没有改变,因此,构建校企一体化动因机制的主体也应该紧紧围绕大学、企业和政府这一主线.利益驱动机制、政策驱动机制、人才驱动机制、保证驱动机制等是校企一体化动力机制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是面向世界的教育综合实力竞争,是国家创新力、竞争力的核心基础工程,受大学管理体制和制度路径依赖等影响."双一流"建设基本沿袭了一贯的遴选模式,通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组织的评审方式确定入围建设单位.我国"双一流"建设机制与西方国家存在着较大差异,特别是由于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等差别,体现出较强的计划性和竞争性.这既反映了国家体制和制度优势,有利于推动我国拔尖大学快速进入世界一流大学阵营,也潜藏着"双一流"建设中目的、手段和方式等的不协调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欧盟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大学-企业合作机制形成的政策文件,旨在建立一种企业、大学、政府、研究机构、其他社会组织在内的开放且合作的创新机制.建立大学一企业合作的治理结构、鼓励大学开发新的课程、加强终身学习、促进大学和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强化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成为了欧盟创设大学-企业合作机制的主要内容,而这种合作机制也将使大学的功能得到更全面的扩展.  相似文献   

5.
按照存在形式和性质,大学存在的伦理问题可分为显性伦理和隐性伦理两类,前者已成为学者与公众口诛笔伐的焦点,其生存的舆论空间有限.但大学隐性伦理问题存在广泛,且具有刚性、内在性、正式性等特征,单独的个体往往缺乏足够的力量、有效的形式与之对抗,顺从、依从、盲从和迎合就变成了制度对象不得已的麻木选择.这对促进教育公平、建设优良学风、培育人才、发挥大学第四功能等都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211"、"985"标准的滥用,就违背基本伦理,助长应试教育,造成学历社会,助长浮华作风.应对伦理问题,要认识大学本身的公共性,理解制度与实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避免决策机制上的精英决策机制所带来的弊端,使大学决策机制向更加多元化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重振德国大学,德国政府于2006~2011年开始推行"卓越大学计划",计划分为三部分,分别指向博士生培养、科研团队锤炼和一流大学建设,旨在通过加大投入的方式提升德国大学的竞争力.计划的实施为德国大学追赶世界一流大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德国的"卓越大学计划"对我国的"985工程"建设将在资助方式、评审程序、博士生培养以及学科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大学学科文化是学科知识文化与学科组织文化的集合体,蕴含着学科知识与学科组织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学科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它由学科文化主体、学科文化场域与学科知识体系、价值体系、规范体系、行为习惯四大核心要素构成.而且,大学学科文化在雏形彰显、积累生成与演化再生的生发环节中,体现出其在封闭系统中的自生机制与在开放系统中的外生机制.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既与大学教师所处的大环境以及人们对高校科研工作的理解有关,也与现行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有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改变大学教师所处的大环境,使他们能够安心教学、乐于教学;第二,给高校科研工作正确定位,使教学研究在高校科研工作中占据首要地位;第三,改革现行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建立双轨制的职称评审制度.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人事制度改革正如火如荼.由于在人事制度设置中大学管理者的强势地位,如何确保大学管理文化主导下追求绩效要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学术自由,需要引入专业性的学术协调力量.在这方面美国大学"终身聘任后评审"运动中的专业性协调将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大学"去行政化"的呼吁由来已久.不过,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今年"两会"期间,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逐步取消大学行政级别",不少名校校长却一方面强调不看重自己有多高的行政级别,一方面又认为在全社会都以行政级别作为评价标准时,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将贬低教育,导致高校无法与社会对接.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大学分层分类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主要体现为三类:一是走强学术型道路的综合研究型大学;一是走强职业型道路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还有一类即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重要比例,但发展却处于瓶颈的"地方大学".据此,本文尝试从"学术性"与"职业性"的角度对地方大学发展的价值取向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地方大学应走"学术地方化"和"学术职业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高校亮出此招,恐怕还是出于目前频发的学生自杀事件.而对于自杀人群的预防与阻止确实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一旦发生此类悲剧性事件,尽管有教育部责任认定的相关规定,高校在处理时往往还是会心力俱疲.高校希望与学生签订这么一份合同,以求一个"耳边清静",但这种驼鸟式的处理方式,却让我们在看到高校无奈的同时,更看到了高校与"大学的精神"已渐行渐远,江湖的味道却日渐浓厚.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考生在选择学校时,只管学校排名、专业情况等,往往忽略了有些学校虽然统一招生,但是却在不同的地方上学.有些高校因为校区分布的不同而要求学生必须在不同的城市上大学,或是先后在不同的城市上大学.这些高校不同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这样两地分别独立招生的大学.  相似文献   

14.
教授是大学教师的最高职称。古今中外大学中科研与教学孰轻孰重的争议一直存在着,但在大学教师职称评审中,从未出现过把教授分为“教学(或科研)型教授”的做法。近年来,我国关于设置“教学型教授”的争议,是对大学、大学教师认识缺位的群体情绪化行为,也是一个无需争议而又不断被热议的假命题。其实,大学教师是承担大学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主体,具有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责,这三大职责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缺少或弱化其中之一二者就不是合格的大学教师,当然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教授了。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大学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进程加快,对大学文化育人提出了新要求.以"国际理解"的理念,按照"尊重了解—学习掌握—理解宽容—共处发展"四个要素,开展适应性教育引导,推进专业性学习教育,创设包容性文化体验,建立互助性共处机制,探索构建基于"国际理解"的大学隐性文化育人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COE项目是日本政府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针对若干高校优势学科进行重点财政资助的一项政策,项目遴选引入了第三方评审机制。通过对21世纪COE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构成的实证研究发现,其成员结构虽然力求多样化,但从最终学历出身和职业经历来看,日本国立大学特别是七所旧帝国大学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存在性别、学历、职历高度集中现象,评审过程中相互庇护和内部利益输送行为的发生概率增加,影响评审的客观、公平与公正。  相似文献   

17.
大学教育的"生产"与"自我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大学教育过程及其效率、效果等为研究内容 ,认为大学教育是一个“生产”与“自我生产”有机统一的双重“生产过程”,从人才质量的角度探讨了优秀人才的培养与“批量产出”问题 ,研究并提出了大学教育的“自我生产”机制及其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我的大学时代早已过去,却仍是《大学时代》的一名热心读者,这杂志办得不错,充满大学生活的活力.我每期必读,但也觉得有些不足,就是缺乏点思想冲击力,缺乏点论辩色彩.最近看了《大学时代》第九期张巨龄先生《说说汉字--与少功先生商榷》的大作,不觉喜从中来--我期望于这本刊物的论辩色彩终于有了一丝耀眼的闪烁,使我的眼睛突然一亮,张先生的这篇文章逻辑严密、论据充分、语气温和,颇饶学者风度.尤其是他精于概念辨析的行文方法,令我引为同调而深表赞佩,亦引起了我"也来说说汉字"的兴趣,算是对张先生的一点响应.  相似文献   

19.
招标采购项目评审中普遍存在的"专家不专""专家不足"和"专家不公"等顽疾是困扰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项目评审解决方案,即通过历史项目与待评审项目之间的特征数据、招标邀约条件和投标响应情况等三个维度的筛查和比较,引用"旧结论"来局部代替"新结果".实践证明,这种"循例评审"方法简便易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现行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过程中出现的失范现象与产生的原因,介绍了空军工程大学实施的"双盲"评审和"双背"答辩等改革措施及其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