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新华网讯记者从刚刚启动的“全国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上了解到,有十大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最受用人单位“青睐”。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对参加招聘的用人单位提供的需求信息进行了汇总和分析。结果显示,排在前十位的需求专业职位分别为:销售公关类、市场推广策划类、IT通信类、经营管理类、工程类(建筑、机械等)、教育类、行政文秘类、财务类、医药类、农林类。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会长何宪介绍,这十类专业占到了需求职位总数的60%左右。他说,为了筹备这次就业服务周,各地人事部门和人才市场广泛向社会各类用人单位和应届毕业生发布信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教育”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呈上升趋势,用人单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然而供求信息的沟通却不甚畅通。为此,我刊开辟了“人才与就业”栏目,以便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们欢迎有关高校或个人发布毕业生信息!也欢迎用人单位在我栏目发布需求信息!(联系电话:010-88863780;13501229100;13146867776;13901036505)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1):96-96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教育”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呈上升趋势,用人单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然而供求信息的沟通却不甚畅通。为此,我刊开辟了“人才与就业”栏目,以便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们欢迎有关高校或个人发布毕业生信息!也欢迎用人单位在我栏目发布需求信息!(联系电话:010-62782405)  相似文献   

4.
开栏语: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教育”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呈上升趋势,用人单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然而供求信息的沟通却不甚畅通。为此,我刊开辟了“人才与就业”栏目,以便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们欢迎有关高校或个人发布毕业生信息!也欢迎用人单位在我栏目发布需求信息!(联系电话:010-88863780;13501229100;13146867776;13901036505)  相似文献   

5.
开栏语: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教育”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呈上升趋势,用人单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然而供求信息的沟通却不甚畅通。为此,我刊开辟了“人才与就业”栏目,以便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们欢迎有关高校或个人发布毕业生信息!也欢迎用人单位在我栏目发布需求信息!(联系电话:010-88863780;13501229100;13146867776;13901036505)  相似文献   

6.
医学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由于专业特点和行业发展的独特性,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对2005年-2010年采集的用人单位需求数据进行客观分析、整理,总结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趋势,为高校培养毕业生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业资讯     
《职业技术》2004,(5):62-64
据央视消息 人事部近日对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对2004年高校毕业生需求呈现出四大特点。 首先,用人单位需求仍以本科学历为主。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占总需求量的67.6%。其中,国有企业需求比例最高,占到了67.7%。对研究生的需求最大的是事业单位,对专科生的需求最大的是非国有企业。 其次,不同地区对毕业生需求数量差距较大。在接受调查的省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11届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和2011年北京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结果分析,了解毕业生求职结果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从关注毕业生就业和人力资源市场对毕业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专业培养需求的角度,提出北京高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超  王红英 《考试周刊》2014,(87):171-172
本研究通过对参加河南省医学卫生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招聘会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对毕业生需求及评价调查,以及新乡医学院教学和就业工作意见和建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调查分析用人单位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需求和评价,为培养临床医学学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专业能力是目前他们最关注的基本能力。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和评价,以及意见和建议,学校需加大专业宣传力度,拓宽学生视野,加强职业信念和道德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等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教育厅日前发布2005年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指导意见。明确今后对所有师范类毕业生实行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建立以教师资格为标志的职业资格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间贸易越来越多,企业对了解国际竞争游戏规则、熟悉国际商务环境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高等院校应根据企业需要调整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搭建学生就业平台。一、明确用人单位对管理类人才的要求通过对各级人才市场及各类型企业的调查了解到,高校管理专业结构调整滞后,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是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根据我们的调研,用人单位对管理人才的普遍要求是: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熟练掌握计算机和外语等基本技能;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务;具有团队…  相似文献   

12.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上升,2006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较上年增长75万,增幅22%.高职院校更是如此,2006年全国本专科高职招生540万,增长7%.根据人事部在去年3月发布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显示,研究生、本科生就业走势将保持平稳,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需求比上年吸纳数大幅度下降,降幅达30%.  相似文献   

13.
北京城市学院2008年该院本专科毕业生共6380人,其中本科1724人,专科4656人,北京生源毕业生4927人,外地生源毕业生1453人,涉及计算机类、财经类、语言类、信息类、艺术类、建筑类、生物医药类等类别共130个专业。该院的毕业生人数多,涵盖的专业全,涉及的地区广,给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提供很大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4.
自2011年11月起,本课题组成员以2007级,2006级和2005级河北联合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考察依据,对外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毕业生对课程设置中从专业角度和实际工作角度每门课的作用,和毕业生对人才培养的建议等进行了调查.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我们建议在一般大专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建设改革中,增开实务、实践性课程.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自2001年以来师范生逐渐不包分配,2005年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指导意见,明确今后对所有师范类毕业生实行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建立以教师资格为标志的职业资格制度。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主要招收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大专师范生,一直以来是江苏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面对政策的转变、市场的需求,高等师范学校逐渐重视培养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笔者就五年制高师如何对师范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以下想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全面了解生物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以东北某高校2009届、2012届、2015届三届共330名生物类专业毕业生为研究样本,通过对问卷统计数据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访谈和评分的方法对三家生物行业著名公司进行了用人需求的评估,将毕业生就业情况与用人单位需求做出聚类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希望为今后高校人才培养与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职业技术》2004,(1):57-57
据北京青年报讯近日,记者从北京市人事局召开的200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获悉,2004年北京市用人单位将需求毕业生48890人,其中需求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十大专业依次为计算机、机械、市场营销、数学、英语、临床医学、建筑、会计、企业管理、护理,这十大专业毕业生将供不应求,而到目前为止,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已达86%以上,2004年将不会低于这一比例。北京市人事局副局长孙振宇介绍,2004年北京应届毕业生的总体供需情况已完成初步统计,2004年北京市属各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比上年增加8000多人,增幅达20%。在学科需求上,对工科毕业生需求量最…  相似文献   

18.
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通过大量对大学生,尤其是管理类大学生,以及相关用人单位的调查,明确高校毕业生综合能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进而确定管理学科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对推进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分析了民族类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用人单位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拥有实践动手能力和民族知识等要求,提出了民族类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培养具有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参加的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高校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状况要进行适度硬性挂钩.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