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泗宗 《围棋天地》2000,(10):34-36
章必功先生的文章《围棋的哲学内涵》引起了我的兴趣。读过章文之后,又翻出《围棋天地》1997年第一期和第三期,重读了马诤先生的《围棋的起源》。参与讨论从唐朝便存在的一个古老的争论话题——围棋是哪个时代的产物——实在让人感到快乐,因为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民族历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冰魄寒光剑是梁羽生先生笔下仙女般人物冰川天女的佩剑,由万年寒冰铸成,来自异域,威力巨大,非常具有特色。智运会的召开使得围棋加快了走向世界的步伐,国外围棋开展如何?他们在网上对弈是否和我们一样江湖味十足呢?  相似文献   

3.
梅3级:如果你做了围棋的上帝,最先想做什么?菊4段:怎么突然提出这种问题?梅3级:我是在一个访谈节目中,听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上帝(不是指围棋)最想做什么?"菊4段:首先击败小林觉先生(笑),然后争取在奖金最高的围棋大赛中,摘  相似文献   

4.
王元 《围棋天地》2005,(9):85-87
提笔写稿的前一天,看了电视上一个介绍我国针灸大师、院士程莘农先生的专题片,一句解说词说:“人体的穴位有361个。”真的吗?太妙了!难道人体的奥秘与围棋之间,也有什么暂时无解的联系吗?早就听到过这么一种说法:“西医,是科学;中医,是哲学。”当我们学会围棋并具有一定水平之后,就一定可以感受到,不管你把围棋当作游戏还是视为文化,围棋与科学、与哲学,都有共鸣。  相似文献   

5.
范·阿斯先生是荷兰围棋协会及欧洲围棋协会的历史学家,专门研究围棋在早期欧洲杂志和书籍中的记录,颇有建树。早些时候,范·阿斯先生来华从事围棋交流活动,专程走访了《围棋天地》编辑部和天地间,我们遂得以在他的引导之下,一起追溯围棋走向欧洲的最初岁月。  相似文献   

6.
柏林围棋行     
张文东 《围棋天地》2010,(16):10-11
2010年6月25日至27日.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首届中国杯围棋赛以及德国围棋锦标赛预选赛.并于27日举行了颁奖仪式和闭幕式活动。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八段、中国棋院围棋部主任张文东九段与欧洲围棋协会主席斯蒂亚斯尼先生.德国围棋协会主席马尔茨先生等欧洲围棋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均到场参加并致辞。  相似文献   

7.
滕泽秀行先生对酒论英雄时曾把刘小光比作"林冲".刘小光那凶猛攻杀,坚韧不拔且颇有些险怪的棋风常令观众惊心动魄、如醉如痴.可他的实力直至今日第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方充分显示出来.那么,前两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他为什么把该赢的棋输掉了呢?他又怎样蹶而拔起的呢?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公认中国是围棋的故乡,但是关于围棋起源的时间、地点、发明者、发明原理诸多问题,古今中外,聚讼纷纭。目前兴起的关于围棋发源地的考古研究,诚如陈祖德先生所指出的,并未提出令人信服的论据。本文通过对先秦围棋文献的综合考察,指出了先秦围棋独盛于北方这一历史现象,进而对围棋起源的地域作出大致的界定,提出了围棋艺术源于黄河文明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9.
彭宝瑞 《围棋天地》2006,(12):74-74
2006年第10期《围棋天地》上登载了张燕先生的文章《青海藏族围棋》,读之颇感兴趣。从文章的描述可知,藏族围棋与中国古代围棋有亲缘关系,“密芒”应当是研究古代围棋的活化石。因此对青海藏族围棋的发掘整理应该是十分必要的,不管是围棋工作者还是文化艺术研究学者、专家都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春雪荐书     
《新体育》2010,(4):76-77
内容简介 本书是继《中的精神》之后围棋泰斗吴清源先生的又一部力作。记录了先生一生经典的十八局,并配有棋谱和讲解。让读者再次领略围棋大师的风范。  相似文献   

11.
安永一著 《围棋天地》2010,(20):105-109
安永一先生为日本围棋界一代传奇人物,研究大家。他曾经痛感于日本围棋成文规则的欠缺,于1932年发表被后人称为“安永宪法”的《围棋宪法草案》。他与吴清源、木谷实两位大师合著的《围棋革命新布局法》更是成为围棋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甚至广大棋迷所熟悉的中国流布局,第一个下出的人也是安永先生。安永先生是日本棋界的中国通,对中国古籍多有涉猎,而对新中国和新中国围棋的发展也颇多关注。《中国的棋》成书于1977年,是安永先生对中国围棋研究的总结之作,至今仍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鄢宇 《围棋天地》2006,(12):75-75
今年《围棋天地》第5、第7和第9期上,先后发表了江志鑫先生和陈祖源先生关于围棋起源尤其是“黑先白先”的争论文章,形成了《天地》创刊以来少见的争鸣,十分有趣。对此我有些个人愚见,也想一吐为快。  相似文献   

13.
二月河 《围棋天地》2008,(23):94-95
在不久前的《弈事琐记》一文中,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讲述了自己的围棋故事,我们才知道原来他和他的家庭竟然与围棋和棋界有着那样深的渊源。不过,那篇文章更多地还是讲述他的围棋故事,而本期的这两篇文章中,二月河先生则将痛快淋漓地书写围棋带给他的巨大乐趣。  相似文献   

14.
顿珠 《西藏体育》2005,(1):46-46
“这是我16年后重夺西藏围棋冠军”。随着尚涛先生的豪迈宣言,第三届“邮政杯”棋类(中国象棋、围棋)比赛暨全国“晚报杯”围棋锦标赛西藏地区选拔赛2004年儿月14日圆满结束。夺得象棋组冠军的是马金善先生,这也是他第二次夺得“邮政杯”象棋比赛冠军。  相似文献   

15.
杨佑家 《围棋天地》2006,(18):58-59
1983年8月,应昌期先生捐出一亿元新台币,在台北成立了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确立了将围棋规划为青少年教育辅助工具,围棋自此与“教育”连在一起,担负起围棋在新世纪中全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中美国际象棋对抗赛于3月14日至18日在美国西雅图举行。该项赛事主办之一、西雅图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谢拉旺先生了解到中国代表团团长陈祖德院长是围棋高手,就把情况告诉了西雅图围棋中心,西雅图围棋中心当即邀请陈院长前去下指导棋。  相似文献   

17.
《围棋天地》2011,(14):12-12
据报道.中南大学何云波教授主持的课题《中国围棋思想史研究》已获得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这是围棋文化研究第一次被政府基金立项。何云波教授是中南大学围棋文化研究中心的负责人、首席专家。《中国围棋思想史研究》课题组成员囊括了国内围棋文化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如宁波大学的张如安教授.围棋规则专家陈祖源先生等。  相似文献   

18.
建桥同好会     
张晓茵 《围棋天地》2014,(23):93-93
提到建桥,棋界无人不知:赞助了建桥杯,新人王赛等多项围棋大赛,并且长年支持上海国际象棋队、跳棋队。建桥学院董事长周星增先生是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与上海围棋协会主席,想必棋迷们早已不再陌生。  相似文献   

19.
张云慧 《围棋天地》2013,(20):117-117
2013月8月.聂卫平围棋道场万柳青少部暑期围棋国际交流之旅日本站活动顺利结束,此次为期八天的国际交流活动在日本棋院、孔令文先生、山口雄司先生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20.
王群 《围棋天地》2005,(22):21-28
十月北京,正值金秋。10月23日,在应昌期先生88岁诞辰纪念日,第2届倡棋杯中国职业围棋锦标赛在京开幕。1988年,应昌期先生创办应氏杯世界大赛,是为了让古老的中华围棋国粹走向世界。今天,应昌期之子应明皓先生创办的倡棋杯中国职业围棋大赛是为了让中国的职业棋手有更多的大赛之磨练,使之成为夺取世界冠军的“跳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