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诗,是研究中晚唐牛李党争与文学关系的重要文献,诗歌虽然从自身的角度记载表现史事,但涉及到众多的人物与事件,尤其是党争激烈时,官场上、人事上倾轧的程度与复杂的关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特别是党争使他的政治命运受到很大的挫折,对他心态的变化更有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与时代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晚唐深州名士张读《宣室志》中的征兆类作品与晚唐政治紧密相关。张读假托种种荒诞不经的异兆暗示晚唐诸多名臣的命运,隐晦地表达对时政的看法,深刻揭露了晚唐时期官宦专权、牛李党争、藩镇割据种种政治乱象,揭示出唐代统治集团的昏庸与腐败,体现出晚唐文人对现实政治既悲观失望,又对唐王朝仍抱有些许期待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是世界和中国变革激烈、跌宕起伏、英雄辈出的世纪。在这众多的英雄或杰出人物之中,有一颗璀璨的明星,他就是晏阳初。杜学元教授等主持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结题成果——《晏阳初年谱长编》一书是对晏阳初一生事迹的详细记述,为我国第一部按年谱长编体例编写的晏阳初事迹的学术著作。介绍了该书的选题价值、史料选取情况、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对该书做了公正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真采于乾隆甲申年修成的《西山真夫子年谱》,为有关真德秀生平事迹的现存唯一年谱。该年谱虽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也确实存在着不少讹误.需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有助于对真德秀文献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隋唐史>是岑仲勉在隋唐史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书中对陈寅恪隋唐史研究的观点多有批评,主要集中在关陇集团、隋唐制度渊源和牛李党争等问题上.二者观点相异的原因,在于岑氏<隋唐史>和陈氏"二稿"在编撰目的及体例上不同;二者立说的视野、侧重点亦相异.陈、岑二氏在隋唐史研究领域的各自建树乃至局限,恰恰构成后来研究者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泪李商隐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李商隐(812—858),晚唐著名诗人,仕途不顺,年轻时便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沉浮挣扎,做了大半辈子仰人鼻息的幕僚。他曾靠牛党重要人物太平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得以提拔重用,开成二年(837),有赖令狐楚之力,好不容易进士及第。但两年后,却做了李党铁杆人物王茂元的乘龙快婿,于是背上了忘恩负义之骂名,进退不由。糟糕的是,后来李党被击败,牛党擅权,当朝宰相是令狐楚之子令狐綯,诗  相似文献   

7.
近日,笔者读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的《张伯苓年谱长编》。该书分为上、中、下三卷,煌煌126万言,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著名学  相似文献   

8.
近二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外化交流史的研究成为学界的一个“热点”。最近,李喜所教授主编的五卷本的《五千年中外化交流史》经过6年奋战,已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该书260万字,按五千年来中外化交流的历史顺序,清晰而重点突出地再现了中外化交流的风姿,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大型学术专。  相似文献   

9.
顾颉刚先生在其为<崔东壁遗书>所作的长篇序言中,对中国学术传统中世官世畴的王官之学、"良史"和"实录"史学典范、<春秋>义例等编纂体例、"微言大义"与"实事求是"的今古文经学传统等内容均视而不见,认为中国自先秦两汉以来都"缺乏历史观念",完全以"造伪"与"辨伪"一组概念解释中国学术传统,其厚诬古人的不宽容态度以及缺乏理性的治学态度都是不应该出现的.由此而演生的"造伪史"与"辨伪史"的中国学术史的诠释体系也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荆贵生语言文字论文集》进行了评介,认为该书具有“实”、“新”、“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古今多以“爱情”、“艳情”论注此诗。本文认为,这是一首怀念兰台往事的忆1日诗。围绕这一主题,作者倾述了自己遭遇的不幸,深刻揭示其原因,则是由于晚唐时代南北司,牛、李党之争的残酷政治现实所致。  相似文献   

12.
笔者作为初中的一名语文教师,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已经教过好几遍了,但有关“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句中的“说”字一直不敢详加解释,因为手头的几种参考资料各“说”不一,那就是究竟是谁在“说”丰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师教学用书》中解释为“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呜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谈论着今年的丰收。”  相似文献   

13.
《上海高校招生考试发展史纲》记录了上海高校招生考试的百年变革,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为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进行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艰难探索。《上海高校招生考试发展史纲》对上海高校招生考试发展资料的历史梳理为研究者提供了"米"的资源,其对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深入分析也为研究者贡献了"炊"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昴英是南宋时期岭南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对当时乃至后世岭南学术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在信守儒家理学的同时,他也常常游览寺院,与佛教徒有密切的交往。从《文溪存稿》的诗文中可以看出,李昴英视禅宗为佛门正宗,但同时认为儒家思想才是佛教信仰的根基,他接受的只是被儒家改造过的佛教。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一篇读书札记。从容谈及清代小说《浮生六记》的笔记特征,曰散,曰杂。思想内容,重视分析其“全面高压”下的人性“潜流”,初具人文主义萌芽,指出沈、陈因身份普通,其悲剧也才更具普遍意义。艺术上既走明小品的路子又颇具近代特色。最后指出其美学价值在于清晰体现了“历史挫折期”的感伤主义特点,在艺术情趣上,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普遍的追求:幽、朴、巧。  相似文献   

16.
曹雪芹一生铸成一部小说,几经变改书名,到清乾隆十九年(1754),最后定名《石头记》。由于历史原因,书稿仅整理出八十回清本,就“问世传奇”了。七年后(1761),曹雪芹应已完成了他的《石头记》全部书稿,由于突如其来的灾祸,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末除夕,这颗文星陨落了。一个完全的《石头记》真本也没流传下来。30多年后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突然冒出了由宫廷武英殿活字印制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来,此即由程伟元、高鹗搜访多年,获得残稿,编缀成的“全璧”,改《石头记》名为《红楼梦》,次年,程、高之流对曹雪芹前八十回原文大肆阉割篡改达2万多字。至《石头记》神韵风貌,文采风流尽失。使这件真假合一,盗名欺世的假《红楼梦》冒充珍品,风靡天下200多年。周汝昌先生与家兄周祜昌二人满怀一腔义愤和热情,发愿终生校辑一部接近曹雪芹原来文字的《石头记》(《红楼梦》),这就是《石头记会真》的契机与发端。二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历尽难言的艰苦,宏愿欲尝,《石头记会真》即将梓印,周祜昌先生不幸抱恨阖然长逝。红学资深大师周汝昌先生在其女儿周伦苓的协助下最后完成了《石头记会真》书稿的核订。本文作者侯廷臻同志应出版社特邀承担了《石头记会真》书稿全部审核校勘工作,经逐字反复审核,耗去了5年的心血,终于使第一部接近曹雪芹真本原貌的本子《石头记》,奉献给世人。全书共lO卷,800多万字:8000余页,即将由海燕出版社推出,就教于普天下热爱《石头记》者。  相似文献   

17.
《杨万里年谱》融年谱、评传、文化史为一体,建构了年谱编撰的新范式;其丰赡的资料,细密的考订,为读者提供了最翔实的诚斋生平与创作之原始素材;其餍心切理、精辟独到的评议,形成了个性化的评传风格。  相似文献   

18.
在作这部《长编》之初,有两个问题必须予以考虑,而且必须做出回答:一是1980年代前期公开出版的陶行知年谱已经有3部了,重新再做一部年谱的新价值在哪里?二是依据什么去做,如何做,方能实现或接近所期望的新价值?前者是目标问题,后者是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真问题来培养学生的真思维是真语文的重要任务和价值意义所在。真问题的产生需要教师吃透课标精神,凸显学科意义;以读者视角深入文本,充分发现问题;以学生的需要为前提,创设问题情境。以真问题培养学生的真思维需要以问题群推进教学,培养思维的深入性和深刻性;相机追问,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质疑生疑,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真语文课堂呼唤真问题,真问题引发真思维,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才能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禅真逸史》作为《金瓶梅》之后诞生的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其性质归类虽多有歧异,但其核心主旨却在借南北朝后期至隋唐之际的社会背景,以虚拟化的手法,曲折反映作者对理想人生的独特见解。主角人物林时茂由儒及佛、由佛及道、再由道而儒、儒而佛道,其经历的人生四个历程,恰构成中国传统封建知识分子一个完整的生命追求历程和心灵演变史。书中对杜伏威、薛举、张善相三个历史人物的改塑,既是服务于作者这一思想理念,更与作者有意融合《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四大奇书为一体的创作风格密切相关。其世情描摹的生动真切,更使其书在艺术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