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上,张静江不仅费尽心力地为蒋介石筹措庞大的军费开支,而且还慷慨大方地资助其日常生活所需;在军事上,他不遗余力地举荐蒋介石担任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和黄埔军校校长,为其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他更是费尽心机地提携,通过翻手云覆手雨的手段,使蒋介石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集国民党、北伐军、国民政府大权于一身的国民党第一号领袖人物。  相似文献   

2.
大情大义,危难中数次助蒋 张静江(字人杰,1877-1950)虽系病残之身,却是那种一言九鼎,为了哥儿们可以粉身碎骨的硬汉.他一生不仅倾其所有,资助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事业,还多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帮助危难中的蒋介石.蒋介石一生曾多次面临政治危机,尤其在1927年北伐战争之前,历经坎坷,屡战屡败,在他的盟兄陈其美(著名革命党人,辛亥革命后任沪军都督)被袁世凯刺杀后,他更需要一个有钱、有义、有实力的人物作后盾,尤其需要一个在孙中山先生身边说得上话的上层人物.这时,他选中了同为浙江人的张静江,与之交换兰谱,结为把兄弟.  相似文献   

3.
4.
马丽 《湖北档案》2014,(10):40-43
周佛海曾是中共“一大”代表、代理书记,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后来他从共产党投向国民党,成了“三民主义理论权威”,抗战爆发后又当上汪伪阵营的第三号人物。周佛海一生可谓投机善变.朝秦暮楚。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周佛海遭软禁,在全闻民众及舆论的强烈呼吁下,国民党当局在南京对周佛海进行了审判。  相似文献   

5.
1947年1月,蒋介石亲自下令:在北平将一个国民党海军上校执行枪决,一时之间轰动全国,他就是当时天津的接收大员刘乃沂.更令人瞠目的是,此案始终都与一个女人有关.  相似文献   

6.
邢逸群  杨远大 《档案天地》2012,(4):31-33,51
20世纪的中国,变动剧烈,革命旗帜高涨。形形色色的个体,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历史。奇人张静江与民国的关系,更是与众不同。孙中山称他"革命圣人",蒋介石称他"导师"张静江,字静江,又字仁杰,1876年出生于浙江吴兴南浔镇。其祖父,当时的大盐商张颂贤比较,  相似文献   

7.
说起蒋介石的侍卫长俞济时,可谓是大名鼎鼎,尽管他没有显赫的战功,却是人人都不敢开罪的特殊人物,连戴笠那样骄横的特务头子也要经常给俞济时抛抛媚眼才行,可见他在国民党军  相似文献   

8.
1944年3月,蒋介石应邀赴印度访问,与夫人宋美龄乘机偕行。当座机飞越喜马拉雅山时,飞机发动机忽然发生故障,这时,飞机上所有的人都必须弃机跳伞,蒋介石夫妇和  相似文献   

9.
1949年上海战役失败后,逃台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议论纷纷.当时,汤恩伯部队装备精良,然而只抵抗了十多天就全城崩溃.为了弄清失败原因,蒋介石指示陈诚在台北主持召开一次上海防卫战失败检讨会.  相似文献   

10.
《兰台内外》2011,(3):56-58
龙云因受到蒋介石的青睐,成为举足轻重的"云南王"。但他在执政过程中,却多次让蒋介石感到不满,关键时刻的"叛逃"举动,更是让国民党一方大受震动。他是怎么从蒋介石的"天罗地网"中逃脱的?又为何要"联共反蒋"呢?  相似文献   

11.
1948年11月2日晚上.陈布雷前往南京黄埔路总统官邸。他本是这儿的常客,这一回,却有点非同寻常,他不是去开会.也不是应总统的召见,而是去探望病人蒋介石。“龙体”欠安,以陈布雷的身份和他对领袖之忠诚,不能不有所表示.这也是个单独面谈的难得机会。有些话是不宜在公众的会议上说的。  相似文献   

12.
1948年10月18日,并不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日子,只不过碰巧手头上有两份形成于这一天的材料,而且有点意思,随手写来,以为试笔。一份是大溪档案中蒋介石给当时上海市长吴国桢的电报,见《筹笔》第10册《京沪失守与反共戡乱上》,编号16280。上海吴市长:关于扬子公司事,闻监察要员要将其开办以来业务全部检查。中以为依法而论,殊不合理。以该公司为商业而非政府机关,该院不应对商业事业无理取闹。如果属实,可属令侃聘请律师进行法律解决。先予详讨其监察委员此举是否合法,是否有权,一面由律师正式宣告其不法行动,拒绝其检查。并以…  相似文献   

13.
<档案春秋>编辑部: 2007年第一期的<档案春秋>上,载有江沙和建仁两位同志撰写的<韩庆恂的十六年军统生涯>专访稿,该文就韩庆恂对往事的追溯,披露了国民党军统特务参与的若干重大事件中鲜为人知的内幕,极具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中 《兰台内外》2006,(5):18-20
广州马棚岗,李宗仁险遭不测李宗仁,字德邻,1890年出生于广西。军校毕业后开始步入军界,与白崇禧、黄绍声气相投,匀拥护创建民国、矢志革命共和的孙中山先生,并先后加入国民党,共组桂军,先后击败陆荣廷、沈鸿英、马晓军等广西大小军阀,统一广西。1926年,李宗仁又率第七军参加北伐战争。其实他的搭档白崇禧则出任北伐东路军前敌总指挥。两人有勇有谋,能征善战,立下赫赫战功。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李宗仁被任命为国民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兼武汉政治分会主席,并奉派指挥桂系主力两个军与蒋介石、冯玉祥等军共同进行“二次北伐”,联合对张作霖统…  相似文献   

15.
杨瀚 《兰台内外》2007,(3):59-60
事变结束被迫出国西安事变结束后,蒋介石被迫修改了政治政策,容纳了政治上最大的反对派_——共产党。但对其内部持不同意见者的压制与迫害却丝毫没有减少。张学良表面上被恢复了“公权”,实际却继续被关押。  相似文献   

16.
李毅 《档案时空》2003,(11):14-15
1949年9月,云南即将解放。蒋介石得到军统云南站站长沈醉的请示电报,回电时就八个字:“情有可原,罪无可逭。”蒋介石肯定了90名进步人士做出的事有点过份,但死罪难免。“无逭”即不能放,该杀。《尚书》中有“自作孽,不可逭”,意思是自己做了坏事,不能逃避,正好当时密电收发先送云南省主席卢汉手中,然后才再转送沈醉,不然到了沈醉手上90名进步人士要被杀死了。卢汉知道沈醉不是省油的灯,一旦知道蒋介石的电报内容,会秘密出动军统特务,将进步人士杀死,得想个万全之策,保住这批革命志士生命。更重要的是,卢汉已决心投靠共产党,一心想早日结束战…  相似文献   

17.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以宋哲元为军长的第二十九军在平津作战失利,退守冀南。随着中日战局的急剧变化,蒋介石于1937年12月退出南京,驻足武汉,几经权衡,决定把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准备入川。此时,对蒋介石亦不满的地方部队首领刘湘(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韩复榘(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均因不满蒋借抗战之机消灭异己,于  相似文献   

18.
陈明仁(1903-1974年),湖南醴陵人,1924年春入广州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11月19日转黄埔军校第1期,曾参加广东革命政府两次东征,官至国民党兵团司令,被授予中将军衔,1949年8月率部起义并加入解放军,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19.
[上期梗概] 17岁的沈安娜和二姐伊娜为反抗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从老家泰兴来到上海.1934年冬天,伊娜与我党地下党员舒日信结成终身伴侣,开始了地下革命生涯.  相似文献   

20.
“史迪威事件”作为直接影响到抗战后期中美关系演变的重大事件,历来受到研究的关注,有关的述颇多。本则拟从蒋介石的日记出发,参照其他相关史料,勾勒蒋介石本人对史迪威使华态度之嬗变过程,并探究其缘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