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石涛 《科技风》2011,(13):161
本文主要对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矿井综合生产能力确定、采掘平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徐玉莲  杨德权 《预测》2006,25(1):27-31
本文依据1973~2003年我国各省区GDP增长速度数据,运用均值一方差模型分析我国GDP增长速度与省际经济差异二者的制约关系。并通过定义均方经济系数指标,从均值方差效率的角度定量比较我国各年的经济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3.
我国居民储蓄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十分关注储蓄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认为在较低人均资本水平下,较高的储蓄率有利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我们利用Granger影响关系检验发现,在我国现阶段不存在储蓄率对于经济增长的显著正向影响,但存在实际GDP水平值对储蓄增量的显著反向影响。因此,较高的收入增长是储蓄提高的主要原因,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平稳导致了储蓄率对实际GDP增长率的正向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4.
我国图书馆藏书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赵元章 《情报杂志》2005,24(4):130-131,F003
同世界上不少国家相比,我国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都比较低,如何提高藏书的利用率,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突出问题。要提高藏书利用率,必须找出藏书利用率低的症结,即哪些因素制约着藏书利用率,然后对症下药。作者认为导致我国图书馆藏书利用率低的原因主要有:藏书质量、图书分类加工、藏书借阅管理和读者队伍状况等。  相似文献   

5.
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两大战略任务都有赖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资源环境、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生产成本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制约,进而分析了当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农业资源利用和产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劳动力素质以及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本文从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角度,提出了提高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综合生产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农业投入与产出的范畴,是一个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和涉农相关产业的综合体.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是研究我国农业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基础在于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本文在以往研究的成果上提出了评价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三级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AHP)赋予各个指标权重,从纵向评价了1995-2008年全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横向评价了2007年全国31省(市)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1953-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基础,应用一个时间序列模型,即ARMA模型,对我国"十一五"期间的GDP增长率作出初步预测。判断它是否位于无警区间内,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收未雨绸缪之效。  相似文献   

8.
2013年,我国经济增速结束了2010年以来持续下滑的势头,经济增长进入一个中高速发展期,预计2013年全年GDP增速为7.7%左右。展望2014年,虽受到内需不足和外需不确定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困扰,但由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推动,稳定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旋律。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呈前低后高趋势,上半年GDP增速约为7.4%;而随着深化改革红利的逐步释放,下半年GDP增速有望达到7.7%左右,全年经济发展比较平稳,全年GDP增速为7.6%左右。在宏观经济的其他方面,CPI增长率预计高于2013年,全年同比上升3.1%左右;外需可能趋于回暖,进口和出口增速预计均为8.2%左右,增幅略高于2013年,贸易顺差有所增加;消费总体上保持平稳增长,预计2014年名义增速比2013年略有上升,达到13.7%左右;投资增速趋稳,2014年增速在20%左右,增速与2013年基本持平。总体而言,2014年中国经济整体上将保持稳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这将为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的实施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型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技术和路线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战略需求,凝练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并综合考虑技术研发基础、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和技术发展路径,以时间序列绘制出我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技术路线图.分析并提出我国应进一步加强新型农业生物药物关键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技术、现代农业智能化装备技术、高效节水农业装备设计制造技术、全数字化土地调查与监测技术研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科技支持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中伟  王宇露 《中国科技论坛》2007,(10):100-103,112
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中,科技具有基础性效应,优质增产效应,节约效应和产业化效应,未来需从健全多元投入机制;明晰研发目标和方向,突出研发重点;完善推广体系和增强农民科技采用意识四方面促进科技支持效应发挥。  相似文献   

11.
我国居民储蓄与GDP增长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世建  付文林 《预测》2001,20(5):29-32
许多研究认为东亚经济增长奇迹的关键原因是这些国家的高储蓄。本文在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在中国的居民储蓄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事实上,与GDP同向变动的应是居民储蓄额,并且我们发现要保证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需要满足一些特殊条件:居民收入必须不断增长、储蓄必须要能顺利地转化为投资。因此本文提出在政策上应谨慎看待我国居民储蓄与GDP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循环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自云 《中国科技信息》2006,(21):319-320,322
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最理想的经济形式。文章通过时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茂存在问题的分析,借鉴发达国家相关优势经验,提出建立国家绿色CTDP和个人信用体制的发展时策,以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区县政府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的同时企业研发支出也不断增长,但是,现有关于两者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并不统一,包括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两种。基于此,选择2年滞后期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引入GDP增长作为调节变量分析两者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区县政府对科技资源的投入对当年和第二年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反而会对第三年的企业研发支出产生挤出效应;(2)GDP增长率的增加对企业研发支出存在正向影响,且滞后期为两年;(3)GDP增长越快的区县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挤出效应越弱。  相似文献   

14.
ARIMA模型在河北GDP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对河北经济年鉴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ARIMA(1,1,1)模型提供较准确的预测结果,可用于未来的预测,可为河北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耕地产能空间分异规律及产能提升主导因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妍  吴克宁  程先军  刘霈珈 《资源科学》2011,33(11):2030-2040
耕地产能能够揭示耕地生产能力及生产潜力的数量和空间布局,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东北地区三个层次产能核算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8个二级区耕地产能的空间格局及其分异规律,并在农用地分等因素与耕地利用潜力的相关性分析基础上,对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与分等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探讨各二级区内耕地产能提升的主导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以西部平原和松嫩平原地区最大,理论利用潜力、可实现利用潜力基本表现为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逐渐减少,理论利用强度、可实现利用强度表现为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逐渐减少。土壤障碍层深度、有机质含量、盐渍化程度、坡度等因子是影响东北地区产能提升的主导因子。研究可为区域耕地产能提升提供参考,为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并重管理、开展土地整理规划、耕地保护和动态监测、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天津北三河水系雨洪水资源潜力的估算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慧慧  冯平  王勇 《资源科学》2008,30(11):1729-1734
基于资源水利的理念,以雨洪水资源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动态性分别引入理论潜力、可实现潜力、现实潜力及待开发潜力的概念及算法。以天津北三河水系为典型区域,分别计算了各流域和整个水系的各个频率年的自产水量、理论潜力、可实现潜力,给出了各频率来水情况下雨洪水资源潜力的年内分配过程,并以待开发潜力为主要关注对象,对其进行频率分析,计算得到50%、20%、10%、5%各频率年下的待开发潜力值依次为4.42×108m3、12.96×108m3、20.02×108m3、27.35×108m3,为以后的雨洪水资源利用模式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养分资源利用状况及调控途径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不仅能增加农业的系统效益和农民的直接收益,而且能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土壤是最大的养分资源库,化肥、有机肥中的肥料养分资源和大气、水体中的环境养分资源又是土壤养分的重要补给源,农用矿产资源中含有作物需要的多种养分元素,是生产化肥的原料.本文分析了各类养分资源在我国的分布、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养分资源合理利用的调控途径,其一是充分了解养分资源的时空变异特征,有针对性地调节养分供应状况,以提高养分资源利用率;二是养分资源的宏观管理与微域调节相结合,以获得养分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三是无机养分资源与有机养分资源配合施用,养分资源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以保持养分供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党跃臣  张荣凤 《情报科学》1998,16(5):460-464
本文分析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现状与趋势,总结了我国取得的成就,针对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