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家庭“三生教育”是“三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对待生命、生存、生活的态度和方式,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家庭“三生教育”中,要对孩子进行生命的可贵、来源和归属的教育,提升生命质量和价值的教育,以及生存能力和生存本领和社会的责任感的教育,等等。此外,还要加强家庭“三生教育”的管理和指导,帮助家长要树立科学教子的思想,充分发挥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三生教育”是从实践领域开始对教育思想变革的有益尝试。探索“三生教育”的本质,解读“三生教育”的内涵,是构建“三生教育”理论的重要基础。何谓生命、生存和生活,其内在的联系是什么,怎样透过生命、生存和生活来理解教育及其“三生教育”的本质,这些都是指导“三生教育”实践、构建“三生教育”理论体系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论“三生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生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研究是深化“三生教育”内涵、完善其理论体系的重要课题。从人的发展的视角来看,“三生教育”丰富和发展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核,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时代特征。“三生教育”的内容与全面发展教育在内容构成上具有直接的相关性,在基本理念上是一致的。“三生教育”通过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对受教育者进行贯穿一生的全面教育,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相似文献   

4.
1995年以来,电大举办了“注册视听生”教育,其目的是要探索出一种不组班教学、以自学为主、宽进严出的现代化远距离教育的模式。“注册视听生”教育是电大发展的里程碑,它将成为电大教学的基本形式。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经验,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注册视听生”教育的发展困难重重,步履艰难。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且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以保证“注册视听生”教育试点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5.
万世忠 《考试周刊》2022,(14):127-130
“三生教育”理念,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生教育”理念是在审视社会现状、反思现代教育弊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教育理念。“三生教育”理念倡导学生要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因此生物学课程的目标与“三生教育”理念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内在联系和不可分割性,构成了人的一生,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人的生命在本质上是生命、生存和生活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决定了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基础的“三生教育”必然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三生教育”把教育与人的本质、人的生存和发展联系起来,已经反映和遵循了教育本质的内在规定性。因此,“三生教育”的本质也是一种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罗崇敏 《云南教育》2011,(21):10-11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上午好! 首先,我要对中国“三生教育”峰会在昆明举行表示热烈祝贺!以东道主的身份欢迎各位光临会议指导。我要衷心感谢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对“三生教育”的关心、支持和参与,没有你们的付出,“三生教育”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果。刚才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云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领导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8.
从马克思人本理性哲学的人本原理出发,可推出其在应用伦理学领域的体现在于对人生的关怀,即对“生命、生存、生活”的关怀。“生命、生存、生活”是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基本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这就是“三生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三生教育”是教育观念的重大创新,把它建立在马克思人本理性哲学基础上是至关重要的。人本理性哲学与“三生教育”是深度相关的,是“体”与“用”、根与叶的内在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自实施“三生教育”以来,昆明市积极响应,各县区积极行动,“三生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全面宣传昆明市实施“三生教育”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全省“三生教育”的进一步开展,云南教育报刊社与昆明市教育局联手,在《云南教育·视界》11期综合版推出昆明市“三生教育”专刊。  相似文献   

10.
彭强 《云南教育》2008,(19):37-38
“三生教育”工作的全面实施和健康发展,必须建设一支相对稳定、配置合理、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这是实施“三生教育”的基础,关系到“三生教育”工作的成败。只有努力提高“三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自觉性、理清“三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路、完善“三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才能保证“三生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工作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红河学院“三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谈谈“三生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育价值观对整个教育活动起着一种导向作用。面对我国传统教育教育价值取向的某些错位和现代教育需求与改革发展的压力,现代社会对教育本质回归的需求日益强烈。“三生教育”顺应了这一需求,它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举起引导社会教育价值观念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变迁的旗帜,是现代社会教育价值观念变迁的助推器。因此,“三生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开展综合性人文教育的实践尝试,应走出校园,扩大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全面实施“三生教育” 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   总被引:33,自引:15,他引:18  
“三生教育”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为目标的本真事业。实施“三生教育”需要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大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开放教育理念和主体教育理念的要求,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的基本途径;需要从体验、实践、认知、感悟、内化、外显等方面着力,从体制机制、研究和宣传、师资培训等方面强化基本保障措施,从认识上正确处理“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从工作上处理好课程资源整合等关系。  相似文献   

13.
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和实施途径,音乐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人的全面发展以生命、生存、生活为基础。从本质目的上来讲,其实音乐教育与“三生教育”都在于追求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升。因此,我们可以说,音乐教育同时也是“三生教育”不可或缺的实施途径之一,是促进“三生教育”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完善三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4.
重读“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教育"是陈鹤琴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出的著名教育主张,旨在探索建立中国化新教育之路.以"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为核心内容的"教育观"是"活教育"最重要的价‘值,并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值得人们研究、重视.  相似文献   

15.
"双高计划"是教育部推出的旨在实现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计划,但从哪些角度入手才能实现这一建设目标,是进入"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普遍感到迷惘的。这是因为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已经有了很大提升,进入了发展的平台期。要突破平台期,高职院校需要在思路上跳出"增强自身办学实力"的思维局限,主要围绕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重难点进行建设。这里有三个关键性建设任务需要关注,即以应用技术学科建设为依托回答高职教育的知识论基础问题,以教学内容标准与教材开发为抓手深度推进能力本位课程建设,以细化企业教学实施环节为核心推动校企合作的育人功能落地。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以来云南省开展的“三生教育”实践探索,使广大师生接受了现代教育理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新了素质教育的内容,有效整合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实施“三生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应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体制,加强教材、课程、学科、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校园文化等方面建设,从而全面推进“三生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三生教育”的内在逻辑与价值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生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理念在云南各级学校得以推广、实施,通过对“三生教育”内容及内在逻辑进行阐述,找出其内在价值及思想渊源,针对当前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指出实施“三生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三生教育”既是教育本身规律的反映,又是教育其价值回归的诉求。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国家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积极应对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加速将高等教育从外延发展转换为内涵发展,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阐述新工科建设的内涵和时代需求,分析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建设现状,提出新工科视域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改革措施,旨在探索与实践传统工科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建设的新思路与新路径,进一步创新建立工科专业教育培养机制,为船舶与海洋工程类传统工科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等教育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为依据,以培养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师为突破口,从新疆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层次、课程体系、支持平台、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考核评价等多角度、多领域研究和探讨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及保障机制.其目的是培养以实践为导向的学前专业新型人才,创新培养体制,满足自治区学前教育及学前双语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