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第8届传媒发展论坛暨"2017传媒蓝皮书"发布会近日在京举行,《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7)》发布。发布会上,"2017传媒蓝皮书"主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崔保国说,亚太地区是全球媒体及娱乐产业最大的市场。在中国,传媒产业正处于第二个"黄金十年",2016年中国传媒产业总规模达16078.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9.1%,并有望在  相似文献   

2.
杭敏  张亦晨 《传媒》2021,(19):17-21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与经济下行的影响下,全球传媒及娱乐产业经历了数字技术的持续变革与消费行为的深度变迁,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纵观现有产业格局,全球传媒与娱乐市场整体呈现与世界经济同步波动的趋势,细分行业发展态势各异,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加剧.与此同时,依托于人工智能、扩展现实、大数据等技术而兴起的新业态日益成熟,从中折射出传媒生态体系向数字化与智能化持续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版图不断重构,内容付费、数据服务,以及行业数字化进程加快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媒介、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也将继续重塑全球传媒及娱乐产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国际新闻界》2012,(2):101
12月22日上午,由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1年《全球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和《新媒体前沿》发布会暨全球传媒产业与新媒体发展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405召开。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全球范围爆发了一场传媒革命.大众传播手段迈向"多媒体"和"流媒体",人们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广泛和立体.如何积极应对这场传媒革命?只有转变观念,转变机制,才能使大众传媒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5.
凌晨 《传媒观察》2007,(11):61-62
美国传媒业因其报纸、电视、广播、电影、出版、互联网等在全球首屈一指的产业规模和全球影响力,被誉为"超级传媒帝国"。去年8月31日至9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江苏传  相似文献   

6.
秦晴 《新闻记者》2007,(8):81-82
2007年6月16~17日,"全球传媒发展与传媒政策论坛"在上海大学举行。这次会议由上海大学影视学院、上海大学中外传媒政策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国内外40多位学者和业界  相似文献   

7.
靳旭林 《今传媒》2011,19(3):129-130
二战以后,随着美国全球霸权体系的确立,文化传播在其对外扩张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现代传播技术和媒介渠道的飞速发展,更使其文化传播如虎添翼,它在"民主与自由"的幌子下不断兜售其霸权主义的文化观,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大肆进行文化渗透,利用传媒优势极力为其全球霸权鸣锣开道,以确保自己在全球的文化影响力。在政府的直接投入和政策扶持下,美国建立起了技术超群、覆盖全球的"传媒帝国",呈现出传播手段高技术化、传播方式多媒介化、传播力量强势化、传播渠道市场化等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传媒巨头们纷纷把自己欲图兼并的对象锁定于众多的大中型传媒企业,从而在全球传媒市场上掀起了大兼并、大联合、大收购的汹涌浪潮。2001年底,拥有全球最大传媒市场的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虽然对外  相似文献   

9.
"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全球五大洲进行,国际社会作出了种种反应,中西方的传媒大战在国际舞台上短兵相接.在这一全球瞩目的媒介事件报道中,准确地向社会通报奥运圣火这一涉及公众情感和国家利益的重大事件,及时传达北京奥运会的声音,是中国传媒的首要职能,也是中国传媒破解西方传媒单极化话语霸权垄断,有效实施对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0.
万婧  潘高耸  张志强 《今传媒》2022,30(1):37-41
作为地市级媒体的创新改革者,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以"问题+对策"形式梳理县区发展问题;发挥"专家+记者"调研优势,打造"新闻"+"智库"产品;其"喉舌+智库+平台"发展设计,是全球建设性新闻理念"在地化"的典型案例.本文以惠州报业传媒集团的建设性新闻实践为例,分析其运用建设性监督及融合创新观念,打造与国内一流城市相适应的新型主流传媒集团的路径,探讨地市级专业主流媒体的建设性新闻实践与发展趋势,为新时代的新闻价值与媒体角色创新,以及全球建设性新闻"在地化"提供阐释.  相似文献   

11.
2019年,《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出台、《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修订发布,显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对社会道德及传媒职业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从年初的《甘柴劣火》引发"洗稿"讨论到岁末对《南方周末》"不寒而栗的爱情"报道的争议,2019年也是传媒伦理热点事件频出、引发热烈讨论的一年。与全球各国近年来就新闻伦理、传媒伦理所关注的要点相比(Plaisance,2018),我国在传媒环境快速变迁的过程中,新技术、新主体、新实践带来了诸多传媒伦理新问题,因此亟需深入研讨,促成共识,形塑规范。在此,我们与往年一样,在对2019年传媒伦理实践主要特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相关典型问题案例进行具体的介绍和评点,并对当前传媒伦理问题频发的深层原因、发展趋势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从常规性理论的角度,人们对于传媒经济的解读,通常把握三个角度,即传媒形态的角度、文化经济的角度和应用传播学的角度。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一个新时代,即智能化时代,同其相适应,经济社会又出现了两种新的经济模式:1.线上经济模式;2.线下经济模式。传媒经济共同体是实现智能化时代传媒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在智能化时代,一方面是整体传播媒介自身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有效的、快速的扩充了传播媒介的服务范围;另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各部门,特别是各类产业实体的产品更加离不开传播媒介的推广,于是,经济社会就成了传播媒介功能力发挥的助推器。人类共同体是人类在特定的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组织形态,其典型个案应是欧共体。传媒经济共同体是智能化时代服务于人类共同体的各类传媒实体结成的集体组织形态,是智能经济条件下由纸质传媒、传统电子传媒、互联网传媒、量子互联网传媒结成的理念性传媒集体组织形态。在信息技术时代,"传媒+"资源总量同全球社会性资源总量成正比,同信息技术的发达程度成正比,同"传媒+"资源行动计划的实施度成正比。这三个成正比就是当代传媒人必须确立的传媒资源意识,简称为"三正比传媒资源意识"。实践已经证明:确立了"三正比传媒资源意识"的传媒人就是传媒的赢家,反之,传媒人就会不自觉地走向衰退。  相似文献   

13.
从2010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新媒体用户最多的国家,不仅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继续一路高歌,高新科技与媒体相结合的"三网融合"也初露锋芒。但是新媒体在便利受众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使传媒环境凸显后现代化趋势,向去中心化、泛娱乐化、虚拟化方向发展。在这种后现代传媒环境下,道德价值体系是解构还是建构、选择标准是"义"还是"利"等问题给新媒体营造良好道德环境设下重重阻碍。本文结合伦理学的相关观点,为新媒体影响下的后现代传媒环境道德重建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一、资源整合:全球传媒的共同难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个接一个大型并购案搅得全球传媒市场沸沸扬扬。如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案、国际传媒航母--维亚康姆在世界各地的连续收购等等。但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一家传媒巨头在大型并购完成后盈利。原因主要是并购后的整合出现了问题。与西方传媒的大规模并购相对应,  相似文献   

15.
上海城市地方主义与传媒想象——周立波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立波现象在全球化背景下构成了地方主义崛起的文化景观,传媒对于这个文化景观的阐发,表明在以民族国家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中国,城市这个中观层面的地方主义开始浮现.在上海迈向中国唯一的"全球城市"的背景下,传媒借由上海的独特历史,建构了关于"上海隐情"的话语叙事,赋予上海城市地方主义以多重文化意义,重构了上海城市与民族国家的历史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媒国际空间拓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拥有13亿人口、全球第二的经济总量、安理会五常之一的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主要还是通过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媒体来描绘,来定调。以前中国是"人微言轻",而今"人重"了,可"言"依然轻。在面向国际,争夺国际话语权,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传播垄断格局的进程中,中国传媒军团必须内部协调,整合资源,利用借船出海策略,开展国际合作,同时利用资本的力量开展国际传媒并购,打造国际传媒集团。我们的国际传媒机构应该转变成一个市场化的主体,用文化价值理念的魅力、资本的力量、市场的面孔,科技的手段去开拓。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腾飞,综合国力的强盛,更由于中国传媒人对争夺国际话语权重要性的认知和觉醒,在不久的将来,全球由美国主导的传播格局将会被颠覆,在这个格局中,来自中国声音会异军突起,与中国国力相符合的国际传媒话语权将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传媒生态环境在全球传媒业的推动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传媒业面对全球化的新局面,必须改变固步自封的旧面貌,学会用开放、包容的新姿态来应对传媒发展新变化,主动参与并积极融入世界传媒的大环境里,主动出击以适应世界传媒市场的新环境,迎接跨国传媒集团的新挑战.借鉴其它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的开放办法,研究出既能符合我国国情的传媒开放策略和应对措施,又要符合全球传媒秩序的新方法和新规则.  相似文献   

18.
在新兴媒体异军突起、全球传媒业发生急剧变革的新形势下,转型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生存的必由之路。淮北日报社审时度势,按照"做强主业、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创新驱动"的思路,大力推进传统报业向现代传媒集团转型,走出了一条"主业突出、多元并举、跨越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出版以主宾国的身份亮相2009年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把这一届"全球出版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正如国际传媒大亨默多克所说的:"一份报纸希望在全球畅销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把中国放在头版."这一届书展虽然结束了,但中国书籍的清香在德国却越来越浓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批高校正以"共建"方式重构、调整、更新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积极应对全媒体语境下传媒环境复杂化、传媒技术更新、传媒生产变迁以及媒介用户成熟等对高等传媒教育带来的挑战。"校政共建""校企共建""校校共建""校政企共建"等办学模式,将传媒主管部门、传媒业界纳入高等传媒教育体系,开拓了学校教育的视野,延展了传媒教育的内容,有效地实现了教育与业界的对接,是我国高等传媒教育在全媒体时代的积极探索,反映了传媒技术发展与传媒生产变迁对高等传媒教育提出的新诉求及其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