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觉器官(眼睛)主要的部分是眼球。眼球由眼球壁及折光装置(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构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到达视网膜上,形成物象,物象刺激视网膜上感光细胞使之兴奋,沿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中枢就产生了看见物象的视觉。幼儿眼的特点1.眼球前后径较短,往往远视。经测定95%的新生儿是远视。但随年龄的增长,儿童远视逐渐减少。2.晶状体较大并富于弹性,具有较强的调节能  相似文献   

2.
从3岁开始,幼儿近距离用眼的机会就越来越多,比如看电视、小人书、绘画等,持续用眼的时间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长。人的眼球包含晶状体、角膜、虹膜和睫状肌等几个部分,而人的视力发生改变最主要就是晶状体的改变,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从出生开始,幼儿的视力由只能看近处的一点东西发展到越看越远,但是直至三四岁,他们的视力也才到0.8左右,也就是他们还在发育,还在变化,可想而知,这个时期用眼对孩子来说多么重要。这一时期,幼儿晶状体的弹性比较大,即使是很近的物体他们也能看清,正常人看得太近会产生模糊和眩晕感,  相似文献   

3.
打乒乓球能预防眼睛近视众所周知,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是眼睛疲劳。由于眼睛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增加,以便增强曲光能力,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清物体;看远处物体时,则不需调节。因此,长期从事近距离工作的人由于晶状体总是处在高度调节状态,易引起视力疲劳;同时,看近处物体时,两眼球会聚向鼻根方向,使眼部肌肉压迫眼球,天长日久,眼轴就会慢慢变长,造成近视。而打乒乓球时,双眼必须紧紧盯着穿梭往来、忽远忽近、旋转多变的球体,使眼球内部不断运动,血液循环增强,眼神经机能提高,因而能使眼睛的疲劳消除或减轻,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弹…  相似文献   

4.
阅读的卫生     
阅读的时候,眼睛和脑要进行紧张的活动,身体的其他部分也要消耗体力。为了保护眼睛、脑和身体的其他部分的活动能力,减轻疲劳,提高阅读效果,就要讲究阅读的卫生,注意下列几点: 1.保持眼与书本一定的距离。眼睛看东西,就象照相机摄影,要看清远近、大小不同的物体,眼球里的晶体和瞳孔以及眼球两侧的肌肉就要进行调节活动。物体离眼睛愈近就愈需要调节。如果所看的物体离眼很远,几乎不需要调节。这种调节活动持续到一定时间,眼睛就会发生疲劳,疲劳了还不休息,长此下去就会损害眼睛,尤其是眼睛的调节能力,这是形成近视的一种原因。要减轻这种调节度,阅读时书本与眼睛必须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这种距离因年龄长幼和视力的好坏而不同。小学生一般最好保持在35—4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5.
防近知识     
据医学研究,我们眼球的视网膜上具有一亿三千多万个小细胞——光电管。它们能把外来的光能变成电能,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使人们看到外象的形状、明暗和色彩。如果光线太暗,物体模糊不清,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将眼睛凑近物体去看。这样就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膨胀,使眼外肌肉压迫眼球,日久天长,眼球就慢慢变长了,造成近视。光线过暗,容易近视,但光线过强了,会耀眼刺目,引起瞳孔缩小、调节紧张和眼睛酸痛,有损于视力,所以光线的强弱要合适。通常视物时有刺眼的感觉,表示光线过强了;如果要费劲才能看清,表示光线太弱了。  相似文献   

6.
何连勇 《生物学教学》2003,28(10):57-57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观念的更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探索和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获得学会学习和学会探究新知识的方法。在初中《生物》“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中 ,我引导学生对有关的内容进行探究。1 目的要求(1)探究眼球成像原理。(2 )学会探究的方法。2 分析并作出假设在人的眼球结构中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有折光作用 ,而眼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也与晶状体曲度和眼球前后径长度的改变有关。3 探究过程(1)把一支蜡烛放在光具座上…  相似文献   

7.
幼儿视力下降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1.过多和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幼儿眼球前后距径短,适合看远处的物体。但由于幼儿眼内晶状体较大,又富有弹性,具有较强的调节能  相似文献   

8.
眼睛的自述     
我叫“眼睛”,我是人类和动物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更是人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人们能够通过眼睛看清各种物体,判断距离远近,欣赏那五彩缤纷的美景。如果你对我还不十分了解,那就让我来详细地做一下自我表现介绍吧。介绍一我的结构我就像一架天生的小小照相机:眼球里有一个象凸透镜一样的晶状体,晶状体和里面的玻璃体(透明液体)对光线的折射作用,使整个眼球对光线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双凸透镜,这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这个镜头的焦距约为1.5cm。一般情况下,物体总在眼球的二倍焦距之外。当人们看物体的时候,来自物体的光线会通过我的瞳…  相似文献   

9.
有些人认为,近视眼患者上岁数以后不再会老花眼,实际上这是不确切的。正常情况下,外界物体发出或反射出来的光线进入眼,经过眼内折光系统晶状体的调节活动,形成的物象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这是人能够看清物体的基本前提。正常人眼对6米以外远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无需作任何调节,即眼的睫状肌完全放松,它牵拉着的晶状体处于相对扁平状态就正好让物象落于视网膜上。  相似文献   

10.
1 改进原因 生物教学中讲述眼睛成像时,有眼球模型结构介绍眼球的构造而不能具体成像,演示成像时用蜡烛火焰,凸透镜和光屏分别代替所视物体,晶状体和视网膜,观看远物和近物时晶状体厚薄形状的变化和焦距的变化,是用换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实现的,由于眼睛视网膜与晶状体距离是固定的,在实验时若保持凸透镜与光屏距离不变,更换凸透镜后像很难清晰地成在光屏上,要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上,则需改变凸透镜与光屏距离,这与眼睛的实际结构不相符。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晶状体形状改变引起焦距变化时,也只能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来实现,晶状体形状变化无法演示。演示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时也不能把像准确成在视网膜上。  相似文献   

11.
1改进原因 生物教学中讲述眼睛成像时,有眼球模型结构介绍眼球的构造而不能具体成像,演示成像时用蜡烛火焰,凸透镜和光屏分别代替所视物体,晶状体和视网膜,观看远物和近物时晶状体厚薄形状的变化和焦距的变化,是用换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实现的,由于眼睛视网膜与晶状体距离是固定的,在实验时若保持凸透镜与光屏距离不变,更换凸透镜后像很难清晰地成在光屏上,要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上,则需改变凸透镜与光屏距离,这与眼睛的实际结构不相符.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晶状体形状改变引起焦距变化时,也只能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来实现,晶状体形状变化无法演示.演示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时也不能把像准确成在视网膜上.  相似文献   

12.
《小读者》2006,(10)
许多父母只知道要求孩子学习,却忽略了对他们卫生习惯的教育。其实,不讲卫生习惯的学习,对孩子身体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的幸福。因此,父母指导孩子纠正不良的学习卫生习惯,应做到以下几点:(1)教育孩子不要长时间地连续看书:看书是非常用眼用脑的,孩子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不能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每次阅读以30分钟为宜,最多不要超过1节课40分钟的时间。看一段时间后应起立活动一会儿,或向远方眺望,使紧张的眼球和大脑得到放松。(2)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要适当:眼睛离物体越近,要求睫状机调节晶状体的度数越大,当物体与眼球之间…  相似文献   

13.
部分人长时间看书后,立即看远处的物体时,往往模糊不清.什么原因呢?晶状体(又叫水晶体)是眼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相当凸透镜.观察物体时,物体经晶状体所成实像落在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上,于是就观察到了物体.大家知道,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增大时,对于固定焦距的凸透镜来说,物体经它形成的实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减小.当先观察书上的字后再观察远处的物体时,物体经晶状体所成的像从视网膜上移到视网膜前.为了使像落到视网膜上,必频调节晶状的凸起程度,即调节“凸透镜”的焦距.对健康的眼睛来说,这种调节功能很强,随着物体…  相似文献   

14.
模拟眼球成像是初中生物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九年级复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仍然很困惑:眼球的晶状体到底怎样调节才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近视眼为什么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眼为什么只能  相似文献   

15.
我在高三《生理卫生》复习中,常感到学生对于正常眼与近视眼、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的区别和联系认识不清,容易产生混淆,为此,我设计了一道简答题如下: 题图中画有3个不同形状的眼,以表示眼球前后径的长短和晶状体曲度的大小。学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对这三种眼的区别有所认识。也就是说应该知道,在这3个眼中,乙眼的眼球前后经和晶状体曲度都正常,呈正常眼;丙眼虽前后经正常,但晶状体曲度过大,为假性  相似文献   

16.
王侠 《高中生》2008,(24):50-50
眼睛的晶状体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凸透镜,视网膜就是屏。眼睛看到的物体,是该物体经过"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实像的结果。物体所在距离不同,人眼可以通过肌肉松紧自动调节"凸透镜"的焦距,使像落  相似文献   

17.
原来,晶状体是有弹性的,它的弯曲程度可以靠周围的肌肉——睫状体来调节.在观看远处物体时,由于周围肌肉的作用,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变小,晶状体变得扁平,眼睛的焦距变大;在观看近处物体时,由于周围肌肉的作用,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变大,晶状体变凸,眼睛的焦距变小.因此,无论是远处的物体还是近处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可见,眼睛是一个精巧的变焦距系统,在物距改变时,它能靠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来改变焦距.眼睛的这种作用叫做眼睛的调节.眼球非常类似于一个神奇的照相机(或摄像机).  相似文献   

18.
<正>人的眼睛堪称大自然创造出的绝妙光学系统,晶状体则是这一器官最重要的部分。在动眼神经和睫状肌的调节下,晶状体随着人的意愿舒张或收紧,从而改变其内外两面的凸度,使得距离远近不同的物体在眼睛后方的视网膜上投下倒影。很显然,晶状体有效发挥作用的一项重要前提在于它要保持透明。我们常说孩子眼睛纯净清澈,而“混浊的眼泪”则更多属于老人。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用随着人体衰老,晶状体日渐混浊的生理现象解释。因晶状体混浊而损害视力乃至致盲的疾病,就称作白内障。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在他们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眼球也随之不断发育,由远视眼逐渐发展成正视眼。这时期,眼球的晶状体富有弹性,调节能力强,眼内压也容易发生变化,眼轴易于伸长,如果对眼睛的卫生注意不够,较易于发展成近视。根据近几年来的调查,一部分学校学生的近视率和近视程度有所增加。其中初中学生比小学生严重,高中学生又比初中学生严重。这说明,有些学校对教育学生预防眼睛近视,保护学生视力  相似文献   

20.
人的眼睛是一个光学系统,眼睛的晶状体可以近似看成是一个凸透镜,视网膜就是屏。眼睛看到的物体,是该物体经过“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实像。根据物体所在距离的不同,人眼可以通过睫状肌的松紧自动调节“凸透镜”的焦距,使像落在视网膜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