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探索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一种“扬弃”的方式,历史性地开拓出一条以驾驭资本逻辑为显著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创性地构建了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模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根本上实现了对资本逻辑主导的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全面超越,主要表现在:以人民为中心超越以资本为中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超越贫富两极分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超越片面追求物质财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越人与自然分裂对立、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超越对外侵略扩张。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至上”为遵循,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价值追求,超越了西方现代性以资本为主导的资本逻辑;以“共同体和平发展”为遵循,坚持合作共赢的新型发展模式,超越了西方现代性主体主义的对抗逻辑;以“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路向,超越了西方现代性文明优越的霸权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性的合理扬弃,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是党领导人民在百年现代化进程的内生性实践探索中的历史选择。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的模仿,而是兼具自主性和内生性的全新选择,是对资本逻辑主导、理性主义催化和主体性觉醒后西方生态现代性弊病的智慧反思和历史超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了对资本至上发展观的超越,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实现了对工具理性价值观的超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实现了对人类中心自然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清朝末年,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世界扩张运动大背景下,西方列强携工业文明和军事技术的优势强势进入中国,中国经济被卷入了资本主义全球市场体系,加速了政权的衰败和解体。政权崩溃、经济危机和信仰弥散的叠加让整个中国旧社会一盘散沙,结构性困局中的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明的覆灭危机充满了焦灼和反思。相对于西方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路径,中国现代化之路除了建立现代国家,聚合资源开启工业化,还要进行文明重建和新生。这种独特的历史境遇使得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必须经由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来为之奠基,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聚合关联让这场社会革命历史地采取了社会主义的定向。中国式现代化由此深深地烙上了文明开新的特殊基因。相较于西方,中国式现代化在文明向度上,实现了对资本占有劳动并控制社会的西式现代化逻辑和“文明冲突”偏狭文明思维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化的实现方式上,中国将现代化的一般发展规律与自身的独特制度属性、基本国情与发展实际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统筹推进的现代化、成己达人的现代化,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相较于西方,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规模大、效率高,而且步子稳、可鉴性强,它以...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新道路,是基于“社会改良—社会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管理—社会治理”这一社会变革逻辑脉络进行的历史性嬗变,取得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及拉美、中东、非洲等区域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成功。中国式现代化浸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人本、民主、法治、文明和共富等价值理念的现代化,彰显了鲜明的中华民族风格。必须牢牢把握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动,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放置在世界现代化、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等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中进行考察,建构古今、中西、内外等多个维度坐标的融通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与时空超越,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永续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虽然源于西方国家,但不独属于西方。由于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现实国情不同等原因,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远大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实现现代化挑战性更强、影响力更大;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受资本力量高度控制而形成的普遍两极分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两个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优于西方现代化的物质优先的单向度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避免了西方国家在现代化发展中造成的资源环境危机;中国式现代化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摒弃西方以暴力掠夺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的动态概念,在不同的社会发展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标志。西方现代化是以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为根本标志,历经蒸汽机时代、化学革命时代和电器化时代、信息化时代。西方现代化走的是一条由资本催生的现代化道路,这种性质的现代化在推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管理进步的同时,相应滋生出人的主体地位的缺失,这是西方现代化衰落的重要原因。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经济、科技、国防、教育、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彰显出多方面的人本特征,而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本质区别,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可有多方作为。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就必须厘清中国式现代化背后深刻的六重逻辑。结合党的百年历程,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六重逻辑大抵可分类归为角色逻辑、理论逻辑、道路逻辑、价值逻辑、实践逻辑和使命逻辑,此六重逻辑相互独立而又辩证统一,体现了“六位一体”的本质规律与内生优势,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历史脉络、理论韵味、实践意义、价值导向、问题意识和世界情怀。在建党百年视域下探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六重逻辑,不仅是深入推进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际需要,更是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天地,成就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应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于西方人文思想的理解和认同,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认识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思想界结束了长期的封闭状态,开始全方位地借鉴和吸收西方人文思潮中的先进思想和理论,并在与其对话和交流中开始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命题的理解。文本对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进行对比,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式现代化的四重相对逻辑:政党主导逻辑与寡头主导逻辑;人民中心逻辑与资本中心逻辑;全体共享逻辑与少数独享逻辑;和平发展逻辑与战争驱动逻辑。深入阐释和分析这四重逻辑既是全面、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本身包含着新时代生态建设的现代化要求。在核心内容上,将生态要求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概括提炼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本质论、发展与共享统一的生态共富论、清洁美丽的生态目标论、生态与经济文化协调发展论。在理论视野上,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从人与自然关系、发展观、价值主体等维度,实现了对西方生态观的扬弃与超越。在实践指向上,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强调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捍卫人民的生态利益、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定做全球生态治理的引领者,开拓了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的新方向,为破解西方生态危机创造出新契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基于自身国情的独特性,对资本的扬弃便是其中之一。不同于资本主导的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和管制资本的苏联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通过以党的全面领导应对资本的渗透性、以共同富裕原则制约资本的增殖性、以独立自主方式管控资本的流动性等方式,改造资本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所有制形式。通过对资本的扬弃,中国式现代化向受困于资本带来的现代化问题的世界各国提供了独特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理念。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实现了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的超越。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于资本的认识,创造性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展资本,以此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新的时代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关于资本问题的重要判断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新发展,为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发展,在党的全面领导、价值目标导向、经济制度设计、全面协调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等方面,开创了驾驭与超越资本逻辑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从根本上取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令人称道的地方在于改写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强国的现代化逻辑,由此,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较强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全面超越于西方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又不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体现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作为动力之源,从发展活力上创造了巨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从发展初心上创造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科学发展上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从文明跃升上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人类共同进步上创造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曹禺在借鉴国外戏剧的基本理念与特色技巧的基础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他不拘泥于对单一对象的学习,而是集思广益,在戏剧风格的不断转换中实现了对希腊戏剧与自我的双重超越,这是他对世界戏剧的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局限,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核心要素内植于现代化建设的使命之中,为人民谋幸福与为民族谋复兴在现代化建设征程中实现了内在的契合.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三重逻辑特性:内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现代化的同构性;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性;具有人民作为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致力于探索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真正创新机制,推动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以人民立场为依托,彰显了执政党的根本价值遵循,致力于塑造和设计完备的制度系统来保障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世界情怀为人类发展共同价值理念,抛弃了狭隘的西方文明霸权逻辑,增加了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多样选择,为后发国家实现自身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现代化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从18世纪一直延续到今天,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特点,经过不懈努力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的碰撞中应运而生。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理论彰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蕴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经验,同时揭示了引领中华民族接续奋斗实践路径。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典范;从文化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从实践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熔铸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引领中华民族沿着正确的方向接续奋斗。从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实践逻辑三个方面着手,探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真理性、价值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20.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赓续奋斗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共同富裕涵义丰富。共同富裕是党领导全国人民百年奋斗的使命方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不断探索实践共同富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不断实现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不懈追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在高质量发展中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需要协调处理“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合理关系,完善好社会保障体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现实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不断探索实践共同富裕,牢牢把握党的领导这一关键,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向,坚持系统观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