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刘兰芝所面临的伦理环境和伦理选择困境,表现出封建伦理环境对伦理个体的束缚与压迫。作品揭示出刘兰芝伦理悲剧的深层根源在于伦理环境与伦理个体发展诉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冲突,警示人们应该重新思考伦理环境与伦理个体的应然关系,以良好的伦理环境促进伦理个体的发展,以伦理个体的努力创建良好的伦理环境,实现伦理个体发展与外在伦理环境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清嘉道之际全国范围内爆发了严重的霍乱疫情。疫情来得突然,传播迅猛,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对普通百姓和社会上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疫流行期间出现了瓜果有毒、鬼神司疫等数量众多的谣言,事实上,这些谣言是社会群体心理的一种反映,特别是民众对威胁的抵御性反应和缓解心理压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清代对瘟疫的防预与救治颇为重视。囿于医疗技术水平,清代北部地区的瘟疫防治多依靠于中央。康熙皇帝统治期间,在北部地区瘟疫的预防与救治方面采取了积极的举措,使清代中央对瘟疫的防治系统初成规模。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伦理的类别以及伦理与悲剧的联系 ,对《哈姆雷特》和《雷雨》这两部戏剧作品进行粗略的比较研究 ,并指出伦理在悲剧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校丹尼斯.约翰逊的《烟树》以美国越战为背景,通过对弗兰西斯.桑兹上校等人的叙事,反映了作者对美国越南战争的伦理思考。揭露了美国出兵越南的动机是遏制共产主义、美军在战争中虐待俘虏和强奸妇女的兽行、滥杀无辜的暴行、使用生化武器等反人性和违背伦理的行为,这场战争是时代和民族的悲剧,更是伦理的悲剧。  相似文献   

6.
校丹尼斯.约翰逊的《烟树》以美国越战为背景,通过对弗兰西斯.桑兹上校等人的叙事,反映了作者对美国越南战争的伦理思考。揭露了美国出兵越南的动机是遏制共产主义、美军在战争中虐待俘虏和强奸妇女的兽行、滥杀无辜的暴行、使用生化武器等反人性和违背伦理的行为,这场战争是时代和民族的悲剧,更是伦理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翻译伦理是目前翻译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其理论为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翻译伦理为理论基础,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并指出译者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遵从和选择相应的翻译伦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生态电影"的共名之下,中西方电影存在巨大差异,电影文本叙事视角的选择及其蕴含的叙事伦理的差异,反映出电影背后中西生态文化观念和文化取向的差别.<2012>式的好莱坞生态灾难大片是遵循经济伦理的超级视听消费品,以特定叙事视角和特效技术实施对观众的控制,实质上是反生态主义的.<可可西里>以朴素的艺术追求和生态关怀叙事抵抗消费主义,代表东方生态理念的影像书写.这种差异促人反思影视传媒如何真正适度地传达生态关怀而不被娱乐消费所销蚀.  相似文献   

9.
罗文清  周波澜 《海外英语》2022,(18):176-177+187
《克拉拉与太阳》是诺奖得主石黑一雄的全新力作,作品反映了在近景想象维度中的未来社会人类既要应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的公共生存危机,又要面对以基因提升为代表的生命科学的发展引发的社会共同焦虑。通过分析乔西母亲的伦理选择及其导致的伦理悖论和生命伦理困境,揭示了作者意在通过解答机器人能否替代人类这一问题引导读者反思在科技与伦理的冲突面前人类社会伦理秩序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学视域下,展开对“奥运伦理”的审视,将对社会的和谐和人们素质的提高,带来较为显著的影响。而所谓的“奥运伦理”,是指在体育运动及相关联的各方面中,由人文、自然等凝和而成的相关伦理知识。关于在社会学视域下的奥运伦理审视,可以通过对社会上的各项人文指标,如人民的生活水平、奥运期间的就业机会和相关就业情况,  相似文献   

11.
《艰难时世》以批判功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为出发点,旨归则落在坚持人性、宏扬人性上面。人性有许多内容。小说中,狄更斯在不止一种场合,强调过幻想、娱乐、信念、个性等问题。作者通过成功塑造一些人性内涵丰富而深厚的人物,达到他尖锐抨击功利主义教育的目的,反对当时工业社会对人性的漠视和压制。  相似文献   

12.
《宠儿》是美国非裔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于1987年出版的小说。作为一部批判奴隶制的经典文学作品,该部小说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小说女主人公塞丝为了摆脱奴隶制的压迫而逃离“甜蜜之家”,她在情急之下的弑婴行为展现其反抗精神及大无畏的母亲形象。而塞丝的逃离及弑婴行为不仅仅在形象塑造上举足轻重,更是体现了莫里森呼吁黑奴解放、重获自由的伦理诉求。文章采用聂珍钊教授构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分析塞丝在特定伦理环境下社会伦理身份和家庭伦理身份的缺失,阐释塞丝伦理意识觉醒及伦理选择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探索《爱药》中印第安人三代人玛丽、琼以及利普沙代表的圣徒型、怨偶型以及互助互爱型的不同家庭伦理模式,发现生活在美国社会边缘的少数族裔的婚姻家庭伦理模式发生深刻的转变,其原因主要有白人基督教的影响,美国主流社会价值的影响,以及其自身婚姻家庭生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章通过心理学上的爱欲本能来分析中西方两大经典爱情故事,以探索人类情感在不同民族间的共通性。在《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当中,不管创作是否有这种意识.爱欲本能都是整个爱情走向的驱动力。但即使同在爱欲的驱使下,东西方的爱情也因创作本身的差异和社会伦理观念的不同而散发出各自的气息。  相似文献   

15.
卡夫卡的《变形记》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异化”主题成为评论界谈论不休的话题,但对于格里高尔由“人”变成真正的“虫”的原因及其身份界定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家庭人伦环境的变化、他者中的自我确认等方面论述,揭示格里高尔的蜕变过程及原因,说明伦理环境的重大作用,同时对其是“人”还是“虫”的身份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16.
《觉醒》是美国女性文学中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从伦理学批评的角度解读该小说的伦理意义,为重估其文学价值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主要观点:在父权制伦理与资本主义伦理双重压迫下,主人公埃德娜陷入伦理困境中,经历了"叛逆—顺从—挣扎—超越"的心路历程,最终在自杀中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觉醒》是一出伦理悲剧,是肖班对美国19世纪末的女性如何建构伦理秩序的自觉探讨。  相似文献   

17.
借鉴关怀伦理以人为本、情感熏陶、回归生活的观点,“职业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让学生体验被关怀与学会关怀,从知识认知走向价值认同;拓展教材内容,从生活中寻找适恰的教学素材,使学生与教材建立联系;创设开放的主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对话中探讨主题。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等第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故高职学生学习更具功利主义,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功利化的引导,树立全素质培养理念,因课制宜地进行思维训练、重视朋辈刺激,并润物细无声地为功利主义学习观念插上理想主义翅膀,以实现高职教育整体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兄弟》在现实悲剧与幽默之间产生了裂痕。如果将视野集中在李光头家庭内部,悲剧占据了主线,而所谓的喜剧和幽默情节却是李光头生硬地牵扯出来的。在兄弟分道扬镳之后,他们之间两条线索的情节推进郝出现了巨大的裂痕。这双重关系直到其中一方的死亡才达到最终的理解和转换。正是这没有血缘关系的、偶然结合的、带有复仇因子的新家庭才存在这样复杂的伦理关系。能够缝合悲剧与幽默线索的兄弟伦理本身也是脆弱而分裂的,这是一个无奈的反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台湾地区的《法官法》专门设有司法伦理一章以规范法官的行为,该法规定了法官的专业义务、法官的保密义务、中立公正的维持义务以及对案件言论限制等法官职业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